关灯
护眼
字体:

空竹夕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站在悠悠扬子江畔,我似乎看见一叶轻舟正由北向南而来,仿佛见到了诗人立在船头眺望的身影。

    当春天的脚步来临,扬子江侧的仪扬河伸出了温柔敦厚的双手,怀抱着秀美的真州古城。鼓楼东侧的小公园里,伴随着悠扬的葫芦丝声,一种“嗡嗡”的声音时不时地钻入我的耳朵。

    寻声望去,一位老人一边吹着葫芦丝,一边头顶着约三、四米高的空竹,在音乐声中舞动。飞旋的空竹在伞尖上欢唱,下面的绸布伞也在转动,一杆双动,惊艳奇特,引来了早起的市民,大家好奇地驻足观望,无不啧啧赞叹。

    这位老人,就是七十多岁的空竹艺人高立根。

    说起高立根爱上空竹这门技艺,还真是个偶然。他原先在新城机械厂工作,退休后闲居在家。有一天,他到鼓楼东侧的小公园来散步,看到一群人在那里玩空竹,那优雅洒脱的动作,敏捷灵活的身手,一下子将他吸引住了。仔细了解后,高老产生了学玩空竹的念头。

    据说在仪征,玩空竹的技艺最高的人,就数原实验小学的丁步青校长了。于是,高老就前去求教,拜师学艺。

    刚开始练习时,空竹是很难转起来的,不是飞出线外滚出老远,就是转一两圈落了地,砸到自己的脚也是常有的事。看着别人玩得潇洒自如,高老想:别人能够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个名堂出来。

    老天从不偏心,勤奋定出成果。高老经过仔细琢磨,将动作分解成几步,一步步地练习。一个步骤练熟了,再连贯到下一个步骤。这样循序渐进,半年之后,他已经掌握了基本动作,左右手可以上下连续转动了,但花样还是玩不起来。怎么办?高老坚持每日上、下午各练两小时。其实,玩空竹是一个费力的技术活,何况是对于一个老人呢?半小时练下来,高老就已经大汗淋漓了,但他觉得,只要提高了空竹技艺,再累也值得。

    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高老终于可以和同伴们一道表演了。从此,他深深地迷上了空竹,除了下雨天,几乎天天出现在鼓楼东边的小公园里。空竹在空中飞舞,一种快乐的感觉在心中流淌,他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

    空竹在岁月中转动,技艺在实践中提高。但是,高老似乎并不满足,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空竹与葫芦丝相结合,一边吹着葫芦丝,一边用头转动空竹?这可是个创新啊!说干就干,他找来了一根4米长的钓鱼杆,一把直径一米的绸布伞,伞顶上装上小孩子玩的小红灯笼,里面还有led小灯闪烁,最上面就是转动的空竹了。

    这么重一个家伙,能转动起来?同伴们为高老捏一把汗,但他很有信心,每天带着这些行头,坚持苦练。鼻子上顶着个4斤多重的杆子,让上面的空竹不停地旋转,嘴吹着葫芦丝,手还要按准乐曲的指法,这可是测试身体的协调能力啊!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难度系数可想而知。起初,高老练上半小时头就晕了,但他咬着牙坚持练习。头晕了歇一下,流汗了擦一擦,他相信:付出终有回报,坚持定能成功!

    四年了,寒来暑往,高老的技艺渐渐精湛起来。从最初能吹几句曲子,逐步达到能吹半支曲子,到最后能够吹一支完整的曲子。一曲终了,杆子不倒,空竹还在上面欢快地旋转。

    生活就是这样,你坚持住就能成功,你放弃了就失去了成功的机会。高老的坚持,换来了这门绝技的成功,赢得了同伴们的羡慕和称赞。这项顶杆空竹伞技在扬州绝无仅有,高老被扬州的高老庄大舞台邀请去进行表演,扬州电视台及仪征电视台也对他进行了专访。商家开业庆典,亲朋好友生日宴会,但凡邀请,高老都会去助兴,却不要一分报酬,他悄悄地告诉我,这个月已安排满了。

    我和他开玩笑,说:你可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了。他笑着说:我喜欢这项运动,既锻炼了身体,又结交了许多朋友,玩空竹是想让自己的晚年过得更精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