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试过后,为了本省学子能够眷赶往长安参加贡举,批改试卷的任务紧张进行着。
改卷的是江都学政的官员。他们各自负责手下分到的试卷,选出其中较好的十篇,上报到三位终极阅卷大人手中,三位大人依照上交文章的质量,选出今年江都省试前十甲名额。
这三位阅卷大人分别是省学的蒙院长,江都学政周潮生,还有江都学管马守臣。三师会首,可见此次省试的严格,想要舞弊都很难。
这日下午,当最后一名考生的试卷改完之后,一位小官拿着数位官员精心选出的十份试卷,走到三位大人跟前,奉上卷子道:“各位大人,下官等一致认为,此十人在数千份考卷中,无论文辞诗歌皆属上者,故挑出来让大人评选”
将十份卷子摆在三位大人面前,那位官员又道:“此十子中,有一篇文章,不知道出自何人之手,是下官近二十年阅卷以来,看到的最好佳作。若不是此子最后一篇考卷稍微差劲,今年省试的会元非他莫属。”
听了这位阅卷官员的话,上面三位大人都已经心动了。到不知是哪位考生有如此魄力,能让阅卷官员都佩服不已,真是不得不看啊。
蒙院长嘴角微微一笑,已经猜中是谁的文章能够引起如此大的效果。他伸手先于身边两位大人拿起那十份试卷,逐一摊开,一眼望见那份用行书写的考卷,他直接递给旁边的学政大人周潮声,道:“周大人请。”
“蒙大人客气了。”周潮声知道蒙院长真正身份,颤抖的接过来一看。立刻就被上面的第一句话吸引。
“敏而好学者,不耻下问。”
这一句虽平平常常,但此考生却是匠心独运,无形中将自己破题的思想拿了出来,比起那些拖沓长篇的文章更简洁不少。
他目光继续往下面看去。
“学贵精不贵博、求务实不贪多。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当看到这句的时候,学政周大人已经被深深吸引住。
迫不及待的看完余下的内容,学政周大人才不舍的放下手中试卷。
“为人当有补于世,凡事求其心所安。入仕、出仕,应无所住而生其智。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独自念了几遍,然后问道:“诸位大人相信这句话会是出自一个二十不到的考生笔下吗?”
身边两位大人没有说话,周大人却笑道:“何谓学而优则仕,忧国,忧民、忧天下。我等高居庙堂,却没有此番见地,看来真如此子开头所写要不耻下问了。”
周大人一句话,就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地位。他一刻也不停留,直接翻开试卷第二页,看完上面的农商策论题,发现此子不但文章一流,甚至农商考题都做的十分完美,就连科举考生认为比较困难的算术更是精通无比。
全才,一定是个全才。周大人迫切的翻到最后的写诗考试,要是再有一首好诗点缀这份考卷,那今年省试的会元,毫无疑问非此子莫属。
可事与愿违,周大人翻开最后一页,上面竟然只字没填。周大人想不通这是为何,摇了摇头,遗憾的放下这份考卷,开始审阅其他考生的卷子。
旁边两位大人都心知杜明那份卷子是谁的。见周潮生原本期待的表情瞬间失落,两位也知道此人已经没有高中会元的希望了。
蒙院长倒不觉的遗憾,孟星河果然天赋过人,只考了两天就能考进前十甲,就算中不了会元,也可以确保到长安去参加贡举了。
不知道外面的孟星河知晓这件事,会高兴成什么样子。蒙先生神秘了笑了笑,拿起孟星河的卷子仔细看了起来。
先前从周潮生口中偶尔听见几句都已经欣赏不已,现在亲自看过之后,更是大发感慨。此子审题、破题、答题的技巧的确无人能及,文中那些连珠妙语更是层出不穷,虽然有些地方用语稍欠火候,衔接不是很好,但总的来讲不失为考场一篇佳作。
待三位大人将所有卷子审过之后。周大人从十份卷子中选出三份,其中有一份就是那份没有写诗的考卷,道:“两位大人觉得此次省试会元头衔该赐给那位考生适合?”
蒙院长没有说话,以孟星河的本事,只要贡举不出意外,今年的金科状元他还是有能力夺取的。能到长安考试就行,没中会元或许能替他挡去许多风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旁边的马守臣可不同,孟星河要是高中会元,以后飞黄腾达是迟早的事。到时候马家还不被他踩在脚下践踏?他装着正直的样子,拿起一份试卷道:“从三门科考来看,此份考卷应该属最佳,特别是最后的那首诗,优胜其他九份试卷,下官认为此子当取案首。”
马守臣真会抓孟星河的疼脚,避重就轻,把重点提到写诗上,就算孟星河文章写的很好,但总体排名下来他也占不到好处。
“蒙大人,你怎么看。”周大人客气的说了一声。毕竟这是省试,三首会审才能确定名额,他也不敢自作主张。
蒙院长心中早就有了数,很随意道:“依本官看,马大人手中那份试卷的确不错。当选为此次省试的案首。”
有两位大人做出定论,周大人也同意这份考卷当选案首。唯一遗憾是那份自己欣赏的考卷,终究因为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