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留洋姑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石告辞出来后,何先生追出屋来继续训斥他,天素姑妈和罗衡站起来目睹着那场景,只觉得气氛紧张。蒋介石却一转身,两只靴子跟一碰,腰板挺得笔直,中规中矩地甩起胳膊并起五指,给何先生来了个举手礼,一脸逆来顺受、尊敬前贤的表情,倒让何先生身后的两位年轻随员忍不住抿嘴发笑。而何先生却仍在气头上,蒋介石已经走远,她还站在门槛里数落了他好一串话。

    何先生对蒋氏夫妇彻底失望后,对天素姑妈和罗衡说:“国民党现在被搞得乱七八糟,你们年轻人还是出洋留学的好,等以后再回国发挥作用。”

    这样何先生就亲自为天素姑妈要了一个国民党官派留学的名额,并且对天素姑妈说:“你去打前站,我过些时候也要离开这些污七八糟的名堂,到国外去生活一段。”

    天素姑妈1929年夏天去法国后,当年深秋果然迎来了何先生。姑妈的遗物中有当时何先生题赠她的画册,上面写道:“民国十九年以国事紊乱寄迹巴黎,晤故人天素于法京车站,异地相逢,悲喜交集,天素留学于法,赠此以留纪念。”

    从1930年至1931年,天素姑妈一直同何先生住在一起。何先生抵达巴黎后,先去了一趟德国,在德京柏林会晤了宋庆龄,并设法营救当时因参加反帝同盟会而被德国拘禁于汉堡监狱的爱子廖承志。回巴黎前,她来信给天素姑妈嘱代租房,当时我祖父的义女李洁民正自费留学巴黎攻读生物化学专业,何先生早知其人并觉可靠,天素姑妈便同李洁民姑妈租下了桑特米切尔大街公寓楼中的一个小单元。这里除厨房卫生间外只有三间屋子,何先生来后住一间,我的两位“留洋姑妈”住一间,当中一间作饭厅,饭后便将餐桌收拾干净,变为何先生的画案。何先生的一系列绘画名作,如红梅菊花、红叶雪景、月虎、雪虎,便都是在那里完成的。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时有去那里探望何先生的,当时罗衡和张邦珍也在巴黎留学,自然更常出现。罗衡不仅完全男装,而且自我感觉也全盘男性化了,张邦珍是全盘西化的巴黎小姐时装打扮,浑身上下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香水气味,留学生中都传播着她俩同性热恋的绯闻。这两个人1949年都飞往台湾,据说均已作古。天素姑妈回忆起那时侨寓巴黎的生活和后来的人事变迁,总不免百感交集。

    后来曾庆集来巴黎与天素姑妈商议婚事,廖承志也终于出狱到了巴黎,李洁民则转往里昂就学,姑妈他们就迁往巴黎郊区红山威尔乃街一处公寓四楼居住。那套公寓房共四间,何先生住东头一间,曾庆集住西头一间,廖承志住北面一间,中间一间则天素姑妈住,他们母子、师生四人构成了一个有趣而和谐的家庭。他们自制四川泡菜和广东卤菜,保持中国式的饮食习惯,何先生分工煮饭,廖承志分工切菜,天素姑妈分工炒菜,而曾庆集即后来我的姑爹则负责餐后洗涮碗盘。

    他们自己洗衣服、搞卫生,生活简朴而快乐。

    岁月悠悠,何先生和廖承志后来有着更为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天素姑妈和曾庆集在巴黎结婚后,因姑爹曾庆集后来在美国学军事取得学位,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任职,姑妈也就回到中国,断断续续地搞了些教育工作,其间生育了四女二子。解放战争时,姑爹在成都起义,作为起义有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解放后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后来以山东省政协委员身份病逝于济南。1949年后姑妈几次到北京拜见昔日情同母女的何先生,何先生总是嘱咐她要好好发挥一技之长,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文革”中天素姑妈去何先生家,发现前面廖承志居住的房间门都上了锁,隔窗可望见里面一些坐椅都倒放到了桌子上,显然廖承志已不知被移到了何处。但回想起三十多年前在巴黎一起生活时,廖承志一边切牛肉一边将刀子敲击肉块发出砰砰的节拍,并辅之以谐谑的口哨声那一类的情景,也就觉得以廖承志乐观的天性和旷达的胸怀,兼以早经风雨浪涛的历练,眼下的处境不管多么诡谲,总能突破化解的。那一回何先生见到天素姑妈格外激动,坐在轮椅里,双手拍了几次膝盖,连连地说:“天素来了!

    天素你来了!好啊!”她们坐在一处回忆起侨寓巴黎时的一些生活场景,天素姑妈有意没提廖承志,何先生也没提起,就仿佛她儿子还住在前院一样。

    1972年何香凝先生逝世,当时“文革”还未结束,天素姑妈没有来北京参加追悼会。1982年何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廖承志把姑妈请到北京,嘱姑妈撰写关于何先生的回忆录,后姑妈写成一万余字长文,收入北京出版社回忆与怀念一书。在北京时,廖承志几次询问姑妈的情况,嘱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都可写成材料,好给予解决。当时姑妈生活上确实遇到一些困难,我们晚辈都劝她趁这难得的机会递上材料,顺理成章地获得迅速解决。她却认为我们晚辈太不懂事,她告诉廖承志自己一切都好,无所要求。

    天素姑妈多少年来从不向外人道及曾与何香凝先生有过一段异乎寻常的亲近关系。我发表留洋姑妈一文,她颇有微辞,不过文中并未提及她的名字,也并非专门写她,涉及到她的事比这篇文章还少,所以她总算没生我的大气。现在天素姑妈已然仙逝,我把从她那里零碎听到的关于她追随何先生的一些事情(远非全部)写了出来,恳请她在天之灵原谅。我想有些闪现于历史流程中的雨丝花片是不应任其湮灭,而是应该留下记录的,这有助于我们对那些历史的大关节永志不忘,也更能丰富我们的历史想象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