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口,这才道:“我原想与格格如此相逢,实是上天对我的恩赐。能为格格尽一分薄力便好,其它的事,实在是不想多嘴让格格伤神。”
他看看东莪道:“何况我还曾听闻格格与皇上、皇太后之间尚属亲厚。因而更是不敢造次。却没想到格格聪慧至此,看出了端倪。”
他叹了口气道:“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自王上仙逝以来,这朝中便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朝臣中俱是郑亲王的人,当年与王上出生入死的诸多满汉大将,无不被杀的杀贬的贬,几乎消磨殆尽,能保得性命便已是不易之极了。尼堪大人也已于前年告老还乡,退出了这一方是非之地。”
他抬头向东莪望来,目光之中满是愤慨不平。这目光在东莪脸上停了一停,便慢慢移向窗外。屋外不知何时已吹起阵阵疾风,墙角那围青竹的枝叶相互击打抖动,却给这初春之景,平添了一分萧条。
只听常之介缓缓道:“当年王上不记满汉之分,任人以贤,唯才而取,这才有了我等立身之所。在下能得到尼堪大人的重用,也全仰王上的推荐赏识。自立报效之日起,我自问所做从不曾愧对国家。可是却屡次遭到污蔑排挤,全得尼堪大人保存才得!唉。那次听闻大人要告老归田,我赶到之时,大人已经走了。只是他留有一封书信给我,信上只有“刘睦遣使”四个小字。”
说到这里,常之介神色渐沉,独自出了一会神,垂首道:“我当时不知是何意,回家苦思良久,却忽然明白了他的苦心。”
他看看东莪道:“这’刘睦遣使’四字出自一个典故。汉时北海靖王刘兴之子刘睦曾派中大夫进京朝贺。临行之前刘睦召这位使者前来,问使者道:“假如朝廷问到我,你将用什么话回答?”使者答道:“大王忠孝仁慈,尊敬贤才而乐与士子结交,我当据实回答!”刘睦道:“唉!你可要害我了!这只是我年轻时的进取行为。你当说我自从袭爵以来,意志衰退而懒惰,以淫声女色为娱乐,以犬马狩猎为爱好。你要这样说才是爱护我。””
他微微苦笑道:“这四字用在我的身上,说实话是太看得起我常之介了。我一介小吏又怎能与那靖王公子相比。只不过,这官场中的生存之术,古往今来确是真没有丝毫分别。尼大人便是见我耿直不群,放心不下,这才出此言提点。也便是这般,那以后我纵情风月,得了个放诞无为之名,被贬到这小小县城来做个芝麻小官。但也正因如此,才保留下了这一条不值钱的性命。”
他忽然自嘲的笑了起来,东莪向他注目,不知怎地却觉心上仿似变的沉重了一般,不是滋味。常之介转向她道:“叫格格见笑了,在下真是无理之极。”
便在此时常立来到了门外,他走出去与常立轻声说话,过了一会转身进来道:“在下还是先安排格格住下,让那伙人逃离之法,还是得细细斟酌。”
东莪站起来道:“不用了,我看我还是回去牢房吧。这些年来,我从未离开过他们身旁,长年相处,便如同亲人一般。我倘若不回去,是要教他们担心的。”
常之介忙道:“可是在下又怎能这般亏待格格,此事断断不行。”可东莪执意要去,他久劝不下,沉默了一会,只得点头道:“既是如此,在下也只得依着格格。在下必早早想出脱身之法,能让格格脱离此处。”东莪点头答应。
他与常立一同送东莪至院门外,又道:“格格此去,只怕在下此次不能再与格格想见了,盼格格一路平安,信郡王那里,在下自会派人送信。他日,格格在哪里驻足,又或是有什么事情,都请您给在下带个信来。”说罢眼圈又微微发红,东莪见他真情流露,忙点头应允。转身随常立而去。常之介站在门口,目送东莪上轿远去,这才自回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