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售宝玉巧缔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前临洛水,背负邙山,地势险要,乃豫重镇。

    自东周建都起,历经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均在此建都,历经千年,素称九朝古都。

    东汉时,就以它的规模宏伟,经济繁荣,著称于世,而隋唐时期,尤为兴盛。

    洛阳不仅曾经长期为我国政经中心.而且是我国文化的中心。

    经学,兴盛于洛阳。

    佛学,首传于洛阳。

    理学,渊源于洛阳,我国古代的三大派主流,先后总汇于洛阳。

    同时古代-些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云集于此,留下了著名的作品,如

    伟大的史学家班固,在这里写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一“汉书”

    小说家虞初,在这里写出“周说”是我国小说的开端。

    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仪器。

    而他在公元一三二年制成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器的制成,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马钧创造了翻车(灌溉水车)和指南车。

    张华的“博物志”和陈寿的“三国志”也都是在这儿完成的,而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在这儿写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匡广义和石中玉爷俩,来到洛阳之后,当然是要先拜祭“河洛双侠”的坟墓了。

    爷俩带着香烛纸马,由匡老爷子领着石中玉来到了他当年收殓双侠的墓地,谁知。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没人祭扫的孤坟,早已不见了,只剩了满山荒草。

    石中玉道:“爹!您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不错呀!当初我你亲生父母盖墓时,记得很清楚啊!这是埋在龙门石窟古阳洞与洛阳东门和白马寺之间的三角形中心点哪!”

    说着用手指着道:“你看东面不是白马寺么?西面是洛阳东门,南面是古阳洞么!八成是年久没人管理,被雨水冲刷,成为平地了,咱们找农村借副锹,稿,挖挖看,一定能挖到!”

    两人借来之具,依匡老爷子测定的位置,开始挖。

    没多久,果然挖出当年匡老爷子所立的碑,上面刻的果然是“河洛双侠之墓,不第书生立”字样。

    这一来.二人信心大增,继续挖。

    没多久,果然发现了已经朽的棺材。

    原来当初匡老爷子没钱,只买了两口薄棺,草草埋了,经过二十年.可不全朽了么!

    匡老爷子立即叫停,然后点燃香烛,烧化了一些金箱钱箔,跪拜了下去。

    石中玉一见.忙跑在侧面陪谢,并道:“爹!您这么大年纪,拜先父母骨骸,先父母受不住啦!”

    “孩子,死者为大,我该给他们一拜的。”说完默默通灵道:“石兄、石嫂,我总算把中玉抚育成人了,而且你们那本王禅秘笈,我也全教会了他,今后就要由他为你们二位报仇雪恨啦!”

    拜毕起来后道:“孩子,该你拜啦!”

    石中玉由侧面膝行至正面.拜了下去,叫了声:“爹、娘!”心中一痛,晕了过去。

    匡老爷子见状,在他背后“心俞”穴上拍了一掌,他才悠悠醒转。

    匡老爷子道:“孩子,不必如此.看你爹娘的棺木已朽.想秘尸骨已腐,你去买两个坛子,我们拣骨先葬吧!”

    石中玉听后,立即上马去了西安.不一刻,骨灰坛买回了,爷俩于是破棺拣骨,谁知,一揭棺材盖,出了奇迹。

    棺木虽朽,可是棺内尸体却是栩栩如生,真是奇哉怪也!

    匡老爷子道:“这真是苍天有眼,让你们爷子能见上最后-面。”

    石中玉这时跪在一旁,抱着父尸,嚎啕大哭。

    匡老爷子这时并没拦他,叫他哭个够,也好把心中的郁结,疏散疏散。

    直到他哭晕过去,再自动醒过之后,才道:“孩子,上苍除了让你们父子见上最后一面.还为你爹娘的死,留下了线索。”

    “爹!上苍留下了什么线索?”

    “你爹的死,尸体上绝对会留下伤痕,你岂不就可根据伤痕,追查仇家了么!

    石中玉听了,就要检查先父遗体。

    匡老爷子道:“且慢!”

    “爹!您”

    “你现在就移动你父亲尸体,那检查过后该如何?”

    “这”“你在这儿守着别动.我去洛阳买两口上佳棺木,等我回来再检查你父遗体.我看看何物所伤之后.立即改葬!”

    “是!”“把你身上带的玉镯给我几只。”

    石中玉从怀中掏出一包玉镯交给匡老爷子.匡老爷子收了镯子,骑马去了洛阳,他首先到珠宝店出售玉镯。

    洛阳既是九朝古都,又是政经重镇,大珠宝店当然不少,因为同行一多,价钱就也公道了,珠宝店对匡老爷子的玉镯,居然一只肯出一千两!匡老爷子为了买上好的棺木.一口气卖了四只。

    珠宝店付了银票,他立即去买棺材。

    洛阳有钱人多,不管有钱人是真孝,还是假孝,对先人的棺材,-定会用上品。在让人起码的感觉上,他们是孝子,所以到棺材店买棺材,只要有银子,就可以买到好棺材。

    匡老爷子花了三千两银子,居然买到了两副阴沉木的极佳寿材.另以一千两交给棺材店,负责造墓之碑。

    匡老爷子带着棺材店大批伙计,抬着两口寿材回来了。

    石中玉问道:“爹!现在该怎么办?”

    匡老爷子道:“你先把马背上的那床毯子,铺在盖上。”

    石中玉照做了,然后匡老爷子同他们石鉴的尸体.小心翼翼地抬放在毯子上,然后开始小心检查。

    由于尸体已埋了二十年,虽然尸体完好,可是衣服早烂了,尸体早巳污秽一身,所幸抬棺来的人,知是迁葬,早备下了火酒和清水,预备涮尸。

    经他们的协助,石鉴的尸体.才被刷洗清洁。

    这爷俩仔细检查,发现了石鉴尸体上,中了很多暗器。取下一数,居然有十一种不同的式样.而且-半以上全淬有剧毒。

    匡老爷子见这些蓝汪汪的淬毒暗器道:“怪不得你父亲的尸体不坏,原来打了防腐剂啦!”

    “爹!先父的尸体怎么会打了防腐剂呢?”

    “孩子!这也是天意.先前杀害你父母之人,使用了这么多种有毒暗器.各种毒药在你父的身体内-聚合,就变成防腐剂啦!”

    “爹!这些都是什么暗器?谁在使用?您知道么?”

    匡老爷子咧了咧嘴,尴尬一笑道:“我哪儿知道哇!当年我是个文弱书生,哪知武林中事,如今纵学会了你爹交我译的王禅秘笈.你不也练会了么!那上面要有关于武林中之事么?”

    石中玉一想,可不是么!爷俩对武林中事.一无所知,于是问道:“爹!哪咱们今后该怎么办呢?”

    “咱们路上不是结识了童化子么?童化子我可以确定他是武林高人隐士.所以我叫你拜在他名下,你将来的复仇行动,大部分得仰仗他啦!”

    “爹!他并没有收我作义子啊!”“那不要紧,武林高人一诺千金.他不是答应今后照顾你么?”

    “爹!可是他有事先走啦!”

    “他临时不是交给你-个竹牌子么?说拿着竹牌子只要问身后有炒米口袋的化子,就会告诉你,他的去处么?你将来不妨试试?”

    “是爹!”

    “好啦!这些暗器,你好好保管,等着问童化子吧!.现在我仔细看看,你父身上还中哪些伤痕!”

    古代读书人多懂医术,而不第书生尤精,仔细检查了石鉴的尸体,对伤痕-一指给他看。

    这处是一柄宽一寸半的剑伤。

    这处是-种特殊弯刀所伤。

    这处是一种窄剑所伤。

    这处是一处厚背窄刀所砍。

    全部都检查过了,才为尸体穿上棺材店带来的寿衣。

    然后又打开了他娘芙蓉剑冷女侠的朽棺,涮尸之后,发现所在暗器与伤痕同石鉴一样,又穿上寿衣,然后双双入殓,石中玉烧纸上香毕,由随来伙计,重新营墓!

    墓修好了,又重立墓碑.这回刻的是“显考石公讳鉴、妣冷母心莲孺人之墓,孝子石中玉叩立。”

    一切就绪之后,石中玉问道:“爹!咱们去哪儿?”

    “老家我离家二十年啦!也该回去看看我那破窝啦!至于你么可以开始千里寻仇啦!”

    “爹!那您怎么回去呢?”

    “爹有两条腿,还走不回去么?何况我如今是武林高人.还怕谁欺负我不成?”说完哈哈大笑。

    “爹!您不管我啦?”

    “该管的我都管啦!我对江湖武林一窍不通.不但帮不上忙,还成了你报仇的累赘,不如我回去养老太爷啦!哈哈哈哈!”

    “爹!我舍不得离开您!”

    “孩子!天下没不散的宴席!”

    “爹!起码让我送您回去.知道您住哪儿,孩儿今后也好常去拜见哪!”

    “你既有这番孝心,那好吧!先去我那儿,然后你再江湖寻仇。”

    这爷俩一马双跨,去了浙江乌义市。

    乌义市本来不大,过了骆家桥,就是匡家村。

    匡家村的人,本来全姓匡,后来因为穷跑了几家.才有了几户杂姓。

    匡老爷子找到他那几间破草房.他离开了二十年,居然没倒没歪,看起来似乎比以前还结实了.他感到十分奇怪!他们进门一看哪!原来已经有人住了。

    这时从屋中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妇,手中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幼子,见有一老-少突然上门,于是问道:“老大爷,您二位找谁?”

    匡老爷子笑了,原来他的窝,鹊巢鸠占了,反而问他找谁?只好笑道:“我们爷俩走了长路,累了,想到你们家歇歇腿,喝口水,行么?”

    这少妇倒还懂得恤老怜贫,马上请二人堂屋坐。

    二人坐定,少妇送上两杯水道:“寒家未备茶叶,二位将就点,喝碗淡茶吧!”

    二人一听,她虽是乡下少妇,但出言不俗,匡老爷子于是问道:“府上除你们娘俩之外,还有什么人哪?”

    “老大爷,除我们娘俩之外,就是我先生了。”

    “那你先生如今在”

    “我先生去乌义市卖字书啦!往常这时候也该回来了.不知今儿个怎么晚了!”

    他们正说着,就听外面有人叫:“文君哪{你看我给你们娘俩买什么回来了!”

    原来这位少妇叫文君,可别是卓文君耶!

    这娘俩到外面一看,她丈夫带回来的竟是一块肉,两条鱼,-坛酒跟一匹布。

    文君忙问道:“敬哥,怎么今天碰上财神爷啦?”

    “可不是碰上财神爷了么!在乌市有位财主不但买了幅富贵牡丹图,另外还订购了十幅寿联呢!”

    “那你一共卖了多少银子啊?”

    “牡丹图十两,那十幅寿联共二十两,预付了十两订金,我想你们也跟着多三月不知肉味了,买两斤肉,两条鱼打打牙祭,这匹布正好咱们每人做一件过冬的衣服。”

    “敬哥!刚才来了两位过路的父子,想在咱们这儿歇歇腿,喝口水,可惜咱们很久没有茶叶了.我只好用两杯要待客,你带回来的鱼肉,正好晚上待客!”

    她看来该是大家出身。

    敬哥问道:“文君,客人现在?”

    “堂屋呢!你快进去陪客吧!东西交给我,我去厨房整治去!”

    这位敬哥进了堂屋,可不正有一老一少陌生人坐在哪里.见他进屋全站起来了,老者问道:“来者可是居亭主人么?”说完-揖!

    “不敢,不敢!老先生请坐!”然后这位敬哥问道:“二位从何处而来,怎么会经过这里?”

    按说匡家村即不靠大路.应该不会有人路过。

    匡老爷子笑道:“老朽多年前也是匡家村的人,如今想回来看看故乡.不过当年老朽好像没见过阁下,阁下何时搬来的?”

    “老先生.在下搬来十几年了。”

    “噢!老朽离开匡家村二十年。怪不得没见过阁下.阁下贵姓?”

    “在下匡敬,未请教老先生尊姓?”

    “噢!原来咱们是一家子,这-来可不是外人了。”

    “那可真巧了。”

    “老弟台,你以前住哪啊?”

    “咳!提起来惭愧呀!先父匡直公.本在朝为官。因为林则徐申冤.得罪了穆彰阿,被无辜下狱,竟然气死狱中,然后全部家产又被没入,等完办了先父丧事,只剩了孤身一人,流浪天涯,靠卖卖字画糊口,而内人也是遭难官眷,彼此同病相怜,就结成了夫妇,来到乌义市,住在破庙里。

    “我每天在街上摆书画摊糊口,有一天这匡家村的村长,匡老爹路过破庙,见我夫妻住在破庙里,十分同情.-谈之下,又是同宗,对我说,这匡家村有位本家.外出十多年啦!从未回来过.他本是位不第书生,不是遇上贵人有了好的去处,就是已经在外乡亡故了。

    “家有一屋子书,这么多年没有照管,虫吃鼠咬,霉烂了太可惜,就叫我过来,一者我也有了个较好的住处,二者我也可以为那位匡老书生整理整理书籍!”

    “噢!原来二位全是宦门之后,失敬,失敬!”

    “岂敢.岂敢!老先生您以前既是匡家村的人.以前住哪啊?”

    石中玉听了笑道:“我爹就是那位不第书生.他既没遇上贵人,可也没丧于异乡,不过这些年来为我可吃了不少苦.倒是真的!”

    这位匡敬一听大惊,原来屋主回来了,十分尴尬。

    匡广义见他这副尴尬相,笑道:“老弟台,不必如此,我还没谢你替我整理那些破书呢!更何况我只孤老-个,能有你们一家子作伴,岂不更好!”“孤老?那您少爷”

    “他啊!抱养的,就是为了他.我才离家近二十年,如今他也长大成人了,该去办他自己该办的事情,这次跟我回来,只是认认地方。将来有空好来看看我。”

    正在说着,文君夫人已把菜整治好了,端了出来。

    这时候匡敬对她道:“文君!匡老爹正是这房子的主人。”

    文君夫人-听,当时就愣住了,心想,正主儿回来了.可怎么得了?又得去住破庙!

    匡敬却道:“匡老爷答应叫我们留下来,陪老人家做伴。”

    石中玉这时候道:“爹!您何不认个干亲,彼此有个照应,孩儿在外也好放心。”

    好!这匡敬夫妻也是福至心灵.立即叫了声“干爹”拜了下去.谁知被石中玉一手一个架住了.他可没管什么男女授受不亲,弄得文君夫人的脸跟红布一样。

    石中玉道:“大哥、大嫂,爹不喜欢这套俗礼。”

    二人也只好作罢!

    这时他们的儿子却对匡老爷子磕了个头.叫声“爷爷”

    匡老爷子只乐得哈哈大笑,问道:“你叫啥呀?”

    “爷爷,我叫不威!”

    石中玉一把拉过去问道:“叫我什么呢?”

    小威翻着小眼不知怎么叫好。

    文君夫人道:“要叫叔叔1”

    小威冲他叫了声“嘟嘟!”原来他有点大舌头。

    石中玉把他搂在怀中,为他摸骨,然后又送给了匡老爷子道:“爹!您摸摸,是块练武的好才呢!”

    匡老爷子接过去一摸,可不是一副绝佳根骨!

    匡敬夫妻见他二人动作,眼睛全都一亮,这爷俩不但能文,而且会武。

    石中玉道:“爹!您那套可以传给他啦!”

    匡老爷子一面点头,一面道:“慢慢来,慢慢来,我这趟回家,就是想回归乡里,如今有了匡敬这个好帮手.我想在村里开班授徒,他教文,我教武,我们匡家村,可也算得上是人杰地灵呢!”

    石中玉道:“当然了.想当年唐初四杰骆宾王就生在对面骆家桥嘛!嘻嘻!”

    “小免崽子!我几天没骂你啦!骨头发庠啊!”他这话一出口,大伙全笑了。

    文君夫人道:“菜都快凉了,快吃饭吧!”

    大伙入座之后,文君夫人却没一起吃,只是在旁照料着。

    石中玉陪老爹在家住了一个月之后,道:“孩儿想到江湖上去探查仇迹,您还有什么交待么?”

    匡老爷子道:“你探查仇踪,那是大事,不过江湖上的‘鬼蜮技俩’.防不胜防,可得处处要小心提防啊!”“是!爹,我会提防的。”

    “在江湖上你要多交朋友,不过有时候可也得注意,初见之时,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哪!”

    “是孩儿记住啦!”

    匡老爷子取出两颗雪莲子道:“这东西在天山虽不用钱买。可是在内地却是万金难求,它的功能不但可解百毒。起死回生,练武之人还可增加内力,这两颗你好好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你哪天要路过直隶(河北省)安国县的时候,那儿是全国药材集散地,我给你个药方,照方抓药,给我送来,我可以把剩下的雪莲子炼成一料‘解毒万应丹’也好济世救人。”

    “是,爹!孩儿就先去把药抓来,给您炼药。”

    “那倒不急。你只要记住,顺带办罢!”

    石中玉临行之前,全家为他饯行,文君夫人特为他包了饺子.所谓“上马饺子.下马面”嘛!

    石中玉吃过上马饺子,在互道珍重之后,上路了。

    头一站在哪儿呢?

    他们回来的时候,卖了几千两银子的玉器,可是他全给老爹留作家用啦!

    江湖行走.没钱哪行?好在匡老爷子把珠宝玉器全交给他啦!先卖两件,换点银子路上好用!于是他头一站去扬州。

    因为扬州是全国最富庶之地.更何况那儿还有全国最有钱人家四海盐商!

    他这天来到了扬州。

    扬州亦称江都,为我国维持繁华最久的都市,处江津要地,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也分新、旧二城。

    新城建于明嘉靖年间,风景幽美,临近运河-带,遍植垂柳,故有“绿柳城郭是扬州”之名句。

    石中玉进了扬州城,头一件就是先找家大珠宝银楼,好出售他的玉器,他在城内转了一圈,发现大珠宝店很多,其中最大的一家.可就是算“天宝银楼”了!

    他进门一看.这家珠宝银楼虽大.可是只有一位客人。

    他仔细打量这位客人,看年纪也不过二十郎当.头戴一顶青缎子瓜皮小帽.上面嵌着一块雪白的上好和阗玉.顶上还有一个宝石的红帽疙瘩,乌溜溜的大辫子.垂在背后。身穿一件蓝绸子褂,外加一件礼服呢的坎肩.白底缎鞋!好一富家公子哥儿的打扮,再看脸蛋,俊!别提有多俊啦!白里透红的面颊,水汪汪的一对乌黑明亮的大眼睛,弯弯的两道细眉,要不是这身公子哥儿的打扮,准会成了迷死人不偿命的大姑娘!

    再看他这双手,真跟青葱嫩笋一般。

    石中玉由于这位公子的美,把眼都看直了。

    店伙问了他两声,他才惊醒过来。反问道:“你刚才说啥?”

    好!人家问了他两句.他一句也没听到。

    这时那位公子开口了,道:“这位兄台,刚才伙计问你想买什么珠宝?”说着瞟了他一眼。

    这一眼哪!差点没把他的魂给瞟了去,可是他却结结巴巴的道:“我不是来买珠宝的,是想卖点玉器!”

    伙计在旁边一听,他是来卖玉器的,再一打量他这土布衣裳,心说:你就是有玉器,也准不值钱,没好气的道:“咱们这儿可是全扬州最大的珠宝店,从不买劣货,你要没有上等货,就不用丢人现眼啦!”

    他可真是有点狗眼看人低呀!

    石中玉没跟他计较,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袱,放在玻璃罩子上,慢慢地打开包袱问道:“货色如何?尚能入得法眼否?”好!他也绝,曳上了!

    他这一打开,别说伙计了,就连这位公子哥儿的眼.都瞪得铜铃一样大。

    这时轮到伙计结巴了,结结巴巴道:“您这玉器太名贵了,我得请小号掌柜的亲自来跟您谈!”

    他说完,进入内屋,把掌柜的请了出来。

    掌柜的出来一看他这些珠宝,心是一愣.看了看玉器之后.开口了,问道:“客人贵姓?您这玉器是打哪儿弄来的?”

    他还没回话,那位公子哥儿打抱不平了,道:“贾掌柜的,你这是查赃啊!”掌柜的陪笑道:“袁大少,您有所不知,这位客人的玉器太名贵了,普通市面上,根本见不着,除非是来自皇宫大内。”

    石中玉现在明白了,掌柜的把他当成了飞天大盗,玉器是从皇宫大内偷的,于是哈哈大笑道:“掌柜的,这些玩艺,要是偷自皇宫大内,岂不早就出皇榜,天下查拿了么?我还敢明目张胆地跑到你这儿来出售?”

    “那您这些玉器是”

    “我也用不着瞒你,一半是拣来的,一半是换来的,你瞧我这副德性,也绝不会是家传哪!哈哈哈哈!”

    “你的本事真大,不知在哪儿能拣到这么好的玉器?”

    “我说了半天,你还在怀疑我呀?我老实告诉你,我是从和阗,玉龙喀什河下游的黑龙潭底捞起来的.除了-匹玉马跟这个玉蟾蜍之外,全是璞玉,后来把璞玉交给和阗老玉匠琢玉成材之后,并以玉马换了他几件玉器,我怕小珠宝收不起,所以才来找上你们!”

    “噢!原来客人来自和阗哪!那就怪不得啦!”

    “除了和阗,全国还有别处产好玉么?要没有老玉匠的手艺,别人琢得出来么?少罗嗦,给我估估价,值多少?我先说下,你可得老实点估价,别蒙我!”

    “-定,一定!”掌柜的很小心的一件一件地看。

    他首先拿起玉蟾蜍仔细地瞧,还用放大镜照着瞧.然后问道:“这真是天然生成的?”

    石中玉道:“我骗你干啥?值多少钱吧?”

    掌柜的又看了半天道:“它真要是天然生成的,小号愿出白银-万两。”

    石中玉听说值一万两,就要点头答应,谁知那位袁大少说话了:“老贾!你可真够老实啊!老实得吃人都不吐骨头,这玉蟾蜍只值一万两么?我愿出十万两买!”

    掌柜的被袁大少这一来,可不敢乱唬了。

    石中玉也机灵的跟猴一样,于是道:“这只蟾蜍我不卖了,你估别的吧!”

    掌柜的先估小件,拿起一只绿玉板指道:“这是小件.我出三百两!”

    石中玉点头道:“好!你-件件的估完了,咱再谈交易吧!”

    掌柜的接着估,拿起鼻烟壶一看,竟是羊脂玉的,道:“这件值三干两!”

    石中玉点头道:“好!继续估吧!”

    掌柜的看了绿玉瓶,估二千两。

    黄玉壶估五千两。

    绿玉的高山流水估五千两。

    黄玉大肚弥勒佛估五千两。

    石中玉道:“好!这六件,除玉板指我留下自己用.其余的照你所估的价钱卖啦!现在你再估另外两件吧!”

    掌柜的一听,他这五件根本没议价,照他所估的卖,心中大乐。这五件他最少可以赚一万两,再看另外两件,一是玉佩,一是玉观音,他一拿玉佩,就是一愣,入手温热,原来是温玉的,可没敢再乱出价。不山低头沉吟。

    袁大少看他这样子,有点奇怪,出手就从他手里抓过玉佩,惊叫道:“哎呀!温玉呀!这可是无价之宝哇!”

    经他这一闹,掌柜的更不敢乱开价了。

    石中玉看他们这样子,笑道:“这件不用估了,我不卖了!”

    好,玉蟾蜍同温玉这两件宝物他不卖了,掌柜的只好把握最后一个机会一-只半尺多高羊指玉的“玉观音”啦!

    他拿起一看,这只玉观音一点瑕疵没有。

    他怕再失了这个可赚大钱的机会,一开口就十万两。

    石中玉一听,很干脆的一声:“卖啦!”

    掌柜的听他这么干脆就卖啦!又有点后悔,出价太高了,说不定五万两他也会卖,都是袁大少搅和的。

    没法子.话已出口,又不能收回来,心里面把个好管闲事的袁大少恨得牙痒痒的。

    他心里恨归恨,还得办事啊!问道:“客人是要银子,还是要银票?”

    石中玉根本不知道银票是啥东西,问道:“银票是啥呀?”他真是土包子。

    袁大少笑道:“老兄,银票是国内大钱庄开出来的,拿银票可以到指定的钱庄提银子,也有的信誉好的银庄,银票全国通用.到哪家钱庄都可以兑到银子,为的是钱太多了,换成票子,带着方便。”

    “原来如此!多承指教!”转对掌柜的道:“你给我二百两银子,其余的给银票吧!”

    掌柜的到里面去取钱。

    不一会儿,银子、银票取来了,袁大少-看,银票是“宝通钱庄”开的,笑道:“老兄放心吧!票子是全国通用的钱票。”

    掌柜的把银子与银票当面点清.交给了石中玉,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收买的玉器.搬进内屋去了。

    石中玉,钱也收啦!玉也卖了,走吧!不过今天要是没人家袁大少,他不知得吃多大的亏呢!对人家毫无一点表示就走,像话么?

    于是他对袁大少道:“袁兄,小弟多承指点,才没吃亏上当,所以我想”

    “你想干什么?”

    “我想请兄台吃个便饭,顺带表示点意思!”

    袁大少初起见他一身土包子打扮,并没注意,如今见他卖了那么多玉器,有了钱.似乎人也好看多了.再仔细一瞧,才发现他虽然穿的破,人可是非常的英俊。不但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清目秀,鼻直口方,而且还有股子逼人的英气,一笑时,满口小白牙,更使人感觉亲切。

    如今人家诚意相邀,当然乐得亲近,于是点头道:“好哇!不过太打扰了吧!”

    不知石中玉怎么冒出了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春风得意楼”是扬州最大的一家酒楼,二人一进门.伙计们一见忙喊道:“袁大少驾临,楼上好好伺候!”

    石中玉一看这情形.这位袁大少不但是熟客,八成还大有来头呢!

    二人上楼,伙计们早在楼梯口候驾呢!忙把他们请入雅座,送上香茗、等二人喝了一口之后,才过来请示道:“袁大少!今天想吃点什么?”

    袁大少笑道:“今天我白吃!”

    伙计没听懂.也不敢问,只站在那儿尴尬的傻笑。

    袁大少道:“今天这位爷请客,我白吃,当然客随主便啦!”说完,吃吃的笑个不停。

    伙计转问石中玉道:“爷!您点菜吧!”

    石中玉他哪儿知道该点啥!只好实话实说:“兄台.这个小弟外行,还是你来吧!”

    袁大少翻了翻白眼笑道:“我点的可全是贵菜哦!”“越贵越好!越贵越好!”“兄台!我点喽!你可别说我拿你当呆子,吃人头哦!”“没关系,没关系!”

    袁大少对伙计道:“除了我往常吃的,把你们最贵的,往上搬吧!再来几壶各式各样的好酒!”

    伙计转身走了。

    袁大少笑道:“认识你半天了,还不知道你贵姓呢!”

    “袁兄,小弟石中玉!”

    “原来是石兄.小弟袁铭竹(明珠),不知石兄府上哪里?”

    “小弟本是洛阳人氏。”

    “河南洛阳?怎么你没有一点豫西口音呢?”

    “袁兄.我从小被养父带到关外新疆,一住就是十八年,当然没有家乡口音了。”

    “噢!那你养父八成是阿啦浙江宁(人)可对?”

    “咦!你怎么知道的?”

    “你虽然讲的是官话,可是掩不住浙江土音嘛!”

    “一点不错,我养父是浙江乌义市匡家村的人。”

    二人说到这里.酒菜上来了。

    好!八个菜,石中玉一个也叫不出名字来,腼腆问道:“袁兄,这菜都是啥呀?有的那么多脚.又有红红弯弯!”

    袁大少看他这个土样儿.噗哧笑道:“石兄啊!我来给你介绍介绍!”

    他一指长脚多的道:“这是中堡醉蟹!”

    再-指红红弯弯的道:“这是清蒸对虾!”

    然后一一介绍道:“海烩鱼翅、湖荡麻鹑、爆炒野鸡丁、靖江肉脯、干贝白果、扬州肴肉!”

    他介绍到这儿时.伙计又送来几壶老酒!-

    壶陈绍女儿红。

    一壶云南茵陈绿。

    一壶沪州大曲

    一壶贵州茅台。

    一壶衡水老白干。

    袁大少又把这几壶酒,一一介绍了.然后问他喝哪种酒。

    石中玉看厂看,哪一种都没有喝过.只有嘿嘿傻笑道:“袁兄,我以前在新疆.那儿只有葡萄酿。”

    “哎唷喂!你倒真会挑,哪壶没有你要哪壶哇!葡萄美酒夜光杯,那只有酒泉跟关外才有.内地产的葡萄少,没人舍得用来酿酒,你一样一样的尝尝,准比葡萄酒好喝,你认为哪种好,就喝哪种吧!”

    他倒是真实在,每壶钱倒了一盅喝了,最后他认为女儿红最好喝,于是就把酒问青天,一下子把酒壶把过去了,笑道:“这个好喝!”

    袁大少看他这样子,抿着嘴笑道:“那壶你包啦!不够再叫!”

    “我喝茵陈绿,那比较淡。”

    好!二人自顾自的喝上了。

    喝酒,要吃菜呀!石中玉这下子可又遇上难题啦!

    他进关后,虽然学习用筷子一个多月了,可别瞧不起那两根小棍,成年人新学,一时半会儿的,还真不灵光呢!

    就见他手抓着那双筷子,跟三岁小孩刚学吃饭一样,笨得很呢!在那海烩鱼翅盘子戳了半天,也没戳起来。

    袁大少看他这样子.笑问道:“石兄.难道你以前在新疆吃饭,不用筷子?”

    “咳!袁兄啊!我们在新疆吃饭全是用手抓呀!”

    “好嘛!五股叉,那你就用五股叉吧!”

    “他们新疆人在吃饭前要先净手啊!”“哈哈哈哈!这还不好办么?”然后叫道:“伙计!”

    伙计马上进来问道:“袁大少您有什么吩咐?”

    “打一盆净面水来!”

    伙计送来水带毛巾,石中玉洗过手后,开始抓了。

    袁太少见他那吃相,真是好不豪迈,笑问道:“石兄,好吃么?”

    他一面吃,一面喝,口中唔唔道:“好吃,好吃!”

    袁太少只喝了两杯茵陈绿,菜也吃了-点点.剩下的菜,叫石中玉一个人吃了,而且还喝了一大壶女儿红,足足有三斤.他才酒足饭饱,叫道:“伙计,算账!”

    伙计一进门,袁大少就说了:“记我账上!”

    石中玉一听,忙道:“那怎么行?说好的我请你。”

    袁大少笑道:“你忘了,你也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远来是客,我这算尽地主谊啊!”石中玉拧不过他,只好任由他请客啦!

    出了饭店之后,袁大少道:“石兄,可愿到寒舍坐坐?”

    “袁兄,咱们既成了好朋友.我当然应该去拜见令尊令堂啦!”

    二人来到袁府,石中玉一看,哇!好大气派!

    但见七开间的正面.中央是大门,门外是三尺高五尺宽的月台,大门外还有一对上马石、下马石!大门正对面是一溜八字粉白影壁,影壁两旁则是一排系马桩。

    大门内外,各有两位劲装汉子,坐在板凳上,似是在守门。

    石中玉把他那匹红鬃马拴在系马桩上。

    这时袁大少才发现他这匹马上没备鞍子,只搭了一条毛毯,原来他是铲骑的呀!于是问道:“石兄,你这匹马那么好,怎么不备鞍哪?”

    “我看他们哈萨克人,全是这样骑的,这样骑有一个好处,可以多骑两个人呢!”

    “你真是个怪人!”

    “嘻嘻!一马双跨,方便多啦!”

    袁大少没来由的脸一红,然后道:“快进去吧!”

    二人来到门前,里外四名汉子,全站起来打下千去,并叫了声:“大少爷回来!”

    “我爹呢?”

    “他在上房呢!”

    袁大少一拉石中玉道:“走!见我爹去!”

    石中玉看袁府这气派,心说:他爹准是大财主!

    可不是么!袁太少的爹.袁尚任,在扬州地面,除了四大盐商之外,可不就数他有钱了么!他在全国各地,到处开的绸缎布号、银楼钱庄,真可谓日进斗金,他有钱还不算,而且是位远近知名的大善士,不但冬施棉灰.夏舍汤药.哪家要是生活过不去了,找上他.他是有求必应!

    黄淮经常泛滥,只要一泛滥.他必定放粮放账,你们别看四大盐商有钱,可是他们的钱是官商勾结,弄的是昧心钱,叫他们行善?可全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若要叫他们花天酒地呀!那可是一掷千金,毫不吝啬!

    袁大少带着石中玉到了上房,还没进屋,他就嚷了:“爹!我带了个朋友来看您!”

    就听屋内-位老人道:“珠儿!快请他进来!”

    早有小丫环掀起了门帘。

    二人进屋,石中玉只见一位英明老者和一位慈祥的婆婆。

    袁大少介绍道:“这是我爹和我娘!”

    石中玉赶紧一揖到地.叫了声“袁大妈!”

    袁老爷问道:“这位是”

    “爹!他是我新交的好朋友,石中玉!”

    “嗯!好名字!你们吃过了没有?”

    “吃过啦!在春风得意楼吃的。”

    “孩子,你跟石世兄是怎么认识的啊?”

    “在天宝银楼,他要卖美玉,老贾想吃他,我帮了他个小忙,就这么认识了也嘻嘻!”然后一甩头道:“不跟您聊啦!”一拉石中玉道:“走!到我那小楼上去坐吧!”硬把石中玉拉出去了。

    这时就听屋内老两口子说道:“这孩子就是这样子,十八九啦!还跟野马一样!”

    袁大少也听到了.对石中玉伸伸舌头,作了个鬼脸。

    二人穿过后进到了院墙,原来院墙上还有个月亮门,门外是座大花园,花园中又有座二层小楼。

    袁大少道:“石兄.我就住在楼上,咱们上楼!”

    石中玉随他到楼上一看,是两明一暗,三间房,明间是书房兼客厅,不过书架子上的书可并不多,没看到经、史,小说与诗、词、赋倒是不少,尤其女作家的特多,像曹大家的啦!李清照的啦!近人龚志珍的啦!另外还有本女儿经,石中玉心说:这位袁兄也是怪人!

    二人落坐之后,小丫环送上香茗,二人品茗聊天。

    石中玉喝了一口茶问道;“这是什么茶?这么香?”

    “这是君山碧螺春!难道你在新疆没喝过好茶叶?”

    “我们在新疆喝的全是砖茶,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在壶里煮,酽得很,因为在新疆天天吃牛羊肉,不喝酽茶不行,会胀死!”

    “我问你,新疆的人,跟咱们内地人,有啥不同?”

    “还不是一样,一个鼻子,两个眼睛!”

    “你这不是废话么!要是三个眼睛,岂不成了马王爷啦!我是问你,新疆女孩子与关内的女孩子,有什么不同?”

    “这个么你叫我怎么说呢?”

    “新疆女孩漂不漂亮?”

    “漂亮!因为新疆盛产水果,女孩子天天吃很多的水果,自然皮肤很好看啦!她们身体健康,个性豪迈,能歌善舞,而且人人是天足,不像内地女人,把脚弄成-点点,弱不禁风,全都像病歪歪的!”

    “对!我也反对缠脚!好好的脚干嘛裹得跟粽子一样啊!你不知道,缠足女孩子有多受罪呢!”

    “可不是么!简直是暴殄天物!”

    “哎!新疆男女之间,谈情说爱怎么谈?”

    “他们那!对歌!”

    “对歌?”

    “是啊!新疆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喜欢歌舞,青年男女谈恋爱,全都是彼此对唱,唱着唱着就唱成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