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虎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在用望远镜观察敌情,其实,他却用余光在探视明军将领在看到新华夏炮火后的表现。
最近几年,虽然新华夏与大明依旧是比较亲密的盟友关系,但是力量渐增的大明还是重拾了自信,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以军工为代表的科技都有所提高。虽然新华夏对大明进行了技术封堵,比如舰船蒸汽机最大不超过5000马力,即使装备这样的4台蒸汽机,也不过能够驱动3500吨舰船。但是大明凭借自己的工人,刻苦攻关,还是制造出了上万马力的蒸汽机。毕竟,后世天朝的山寨能可是举世公认的,作为他们的祖宗,大明人显然也不会太差。
有了雄厚的实力,还有较为先进的技术,更有庞大的人口,大明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洋溢着一种自信,对于偏远而又人口稀少的新华夏自然没有了以前的敬畏。外在表现就是,在与新华夏的交往中,锱铢必争,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罔顾双方的共同利益。比如,大英帝国在此时与新华夏算得上是敌对关系,按照互助条约,对方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大明不应该与英国有任何经济、军事乃至政治往来,更何况此前双方还宣布对满清禁运,主要敌对对象就是大英帝国。但是现在,大明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还是悄悄的放开了大英帝国的经济联系,向大英帝国出口丝绸、瓷器、茶叶等,从英国输入呢绒、烟草什么的。
当新华夏试图抗议时,大明就以限制人口移动作为主要手段,逼新华夏就范。
林航之所以配合大明此次的行动,力主向满清用兵,主要有两个用意,首先是南方大明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绝对优势,剿灭满清无非是早晚问题,新华夏不值得枉做恶人;另外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杀鸡儆猴。
陈小虎利用余光,发现新华夏的炮火果然让涂宏达等明军将领产生了敬畏,心中暗爽,“小样,以后再不老实,给你们也来上几发。”
半天功夫,大沽炮台失守,联合舰队进入海河。由于无畏舰体积太大,只能在外海徘徊,联合舰队在巡洋舰的率领下,进入天津。
天津所在地原来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冲积平原。古黄河曾三次改道,一直到金朝时黄河南移,夺淮入海,天津海岸线方才固定下来。原本天津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在元朝时期还曾因为海运的缘故而繁荣,在明朝也有所发展,可惜在满清就不行了,因为他们一贯的禁海政策,导致天津的港口地位直线下降。清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设立民政、盐运和税收、军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卫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
虽然已经升格为府,但是相比较一国首都的北京,此时的天津就如同没有长大的丑小鸭,城池十分狭小。好在刚开始是军事卫所,天津城墙虽小高度却也有10米左右,内部是夯土,外面包砖,巍峨高耸的天津城墙看起来是那么的威武不凡,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坚不可摧的坚城。
只是,在华夏人的炮火之下却是那么的无助,在被整整炮轰了2个小时后,天津城墙塌了一个上百米的口子,涂宏达下令明军入城。
天津此时的守军不足2万人,还多是老弱,因为精壮已经被派到了徐州战场。而进攻一方,却是十四五万的精兵,如何能够守住?
结果就是,天津知府周元理自杀身亡,天津驻守将军阿鲁直知道事不可为,逃窜到京都向乾隆请罪。
乾隆听闻天津竟然在不到2天的时间内陷落,怒不可遏。天津可是京师的门户,一旦失守,将使得北京直面敌人的威胁,这可是危及到满清生死存亡的大事情。虽然由于阿鲁直满族身份,没有灭其全族,仍然全家发配宁古塔。
然后召集大臣商议。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
京师此时只有不到5万的部队,虽然不像天津那样大部分数老弱残兵,但也算不上精兵强将,想要抵抗南方的十几万大军,无疑是痴心妄想。
乾隆已经萌生退意,但是一贯好面子的他显然不能主动提到撤退,只能巴巴望着此时的军机首领大臣阿桂。
阿桂这几年可是混的不错,因为南方强敌大明的存在,让乾隆不得不依靠此时作为定海神针般存在的昂贵,让阿桂一扫以往的抑郁,活的似乎越来越年轻了,充满了干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