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名鹤的建议很简单。
“世子年少,不过毕竟是正统。自然是继承王位了。但是……”白名鹤先一句支持世子,让许多人非常的失望。从许多权贵眼中,这个世子不仅仅是年少,而且没有什么主意。学业也不行。
正如同李氏高丽立国之后,这一百多年来昏君无数一样。
这一位,也是昏君的料。
“但是,毕竟世子年少。为无数百姓计,还是需要一位老成持重的人帮助世子的。”白名鹤说话的语速不快,也在观察着这些人的表情。很明显,世子的老师那双老眼都能变回十八岁去,是那么的清亮。
可白名鹤怎么会给他这样的人机会。
“国之重器,自然不能在年幼之子手中。当选一位贤能的大君来辅助,为摄政大君。当然,遇到了非常重大的事情之事,作为世子的母亲自然也应该出面帮助的。所以日常国务应该有摄政大君来辅佐,处理政务。遇到国之大事,就需要三印合一,方为善。”
三印合一,那应该是王妃印、大王印、摄政印。
李瑈心说:小家伙现在才十二岁,等到他长大自己至少有六年时间可以从中谋化,眼下如果自己非得要逼着小家伙让位的话,怕是会在将来的史书让给自己很差的一笔记载呀。实权与名声可以双得。
想到这里,李瑈示意自己手下的人试探着询问两句。
“尊贵的上国贵人,如果三印的意见相左,应当如何?”
“这只是建议,日常的政务自然是由摄政印来处理的。些许小事还不值当三印同用。有些不大不小的事情,还是应该王妃印与摄政印共用的。当然,意见如果相左的话。各位都是精英人才,自然能够分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当意见相左的时候,有资格的臣子就应该帮着拿一个意见了。”
此时,所有人的心中同时闪出了一个名字。
吕不韦!
曾经中原大秦帝国,同样是少年继位,可同样手上没有权利。李弘炜一派也不得不承认。李瑈是一个很有才干。并且忠心于李氏高丽的人。那么李瑈就象是吕不韦,王妃自然就是赵姬了,最后的小王,那么就象是千古大帝,始皇赢政了。
可行,这个办法可行。
“敢问上国贵人,这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呢?”
“本官只是建议嘛,具体还要看各位的意见。毕竟是自家事,自然应该是自家人操心。就算是兄弟之邦也是外人。些许建议就有些逾越了。接下来本官还是不插言的好。当然,如果真的需要更详细的建议。我大明胡老、高老都是五朝老臣,自然可以寻一些经验。礼部杨尚书,为官多年,也在礼部多年,非常懂得礼、乐、政、经。自然也是可以请教的,至于本官,心思还是放在防御倭寇以及为我两国百姓多一些福利的好。要说起来。本官还是希望可以在瓷瓶上有深度的合作的。”
白名鹤这话就已经挑明,自己不想管这些事情了。
眼下。谁来继承王位,才是李氏高丽各位权贵最关心的。其次才是他们的钱包。
保住的地位,然后再保钱包是正确的选择。
李瑈起身:“上国贵人果真是智慧超人,这件事情对我李氏高丽来说是极大的事情。可否允许我等回去商量细节,还请上国贵人为我李氏高丽把关。最终的结果如果没有上国贵人的印鉴,那结果也不成结果了。”
“恩!”白名鹤点了点头:“那今天就到这里吧。你的要求本官明白了,有了结果之后本官一定作一个见证,也会报请我大明皇帝御笔亲批。”
“谢上国贵人!”众李氏高丽的权贵齐声谢礼。
午餐也没有吃,这些人急急就散去了,自然是各回各家。各人联系各人的党羽。
“胡老,这样的结果您如何看?”看外人离开了,白名鹤这才问胡濙。从开会到最后,胡濙等人都一言不发,此时听白名鹤发问,胡濙摇了摇头:“没什么好说的。你越是不急着动手,就代表着你所图更大。也罢,至少你的建议是李氏高丽眼下最好的结果了。”
白名鹤笑了:“有人想成为秦王,可未必如愿。同样,只是给未来的六年之中,多了一个博弈的时间罢了,有人博弈,那晚辈可以更进一步的再选择。为什么非要立即就作出选择呢?更何况,等下去机会更大。”
“白名鹤,别忘记你自己说过的,太祖训:李氏高丽为大明第一不征之国。”
“绝对不征!除非他们先动武,否则任何人也不可能让大明先出兵。”白名鹤给了一个非常肯定的答复。
胡濙也没有想通,白名鹤打的是什么算盘。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