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咱们连夜赶路?”
高志山觉得和鞑子死磕实在不是什么好主意,所以认为不该停留,而是要趁着对方没能完全合围之前,能跑则跑。
“公公,以在下之见,鞑子虽然纠集人马,可数量绝不可能太多,不管怎么说,这里离稒阳已是极近,若是鞑子纠集人数多了,势必会惊动稒阳城中的并州边军,所以他们至多来个二三百人,而且如今还未到齐,此处地形开阔,这点人马想要包咱们的饺子,却是不易!咱们连夜上路,逃出生天的机会,反而更大一些!”
不得不说,高志山的这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确实是个可行的方案,就连常浩也再一次的暗中吐槽,觉得这高老爹还真是逆天了,连打仗的事儿他都这么在行,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真心不知道他究竟还有什么事情是不懂的,话说自己自从穿到了这大汉朝之后,从他那边得到的信息量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多。
可提议虽然是不错,魏公公却依然没能打起精神来,因为这时候任谁抬头一看,都能发现天空上那越来越是密集的云层——老天爷放了这么些天晴,偏偏今天却开始阴了,没了月光,黑灯瞎火地要骑马赶夜路,真心不是件容易的事。
而且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不但人乏了,角马也累了,原本的计划就是今晚好好歇一宿,可被鞑子这么一弄,这真要不休整休整,人困马乏的继续赶路,也不知道这些角马还能支撑多久。
万一角马撑不住,另一边鞑子又是一人双马,那十有**还是会被对方给赶上,到时真要拼命,以步对骑什么的,人数又不占优,决计是没有胜算的。
所以说,高志山的主意虽然不错,却有些不太切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所以魏公公沉吟了一会,还是决定赶到地头看看再说。
于是众人又是一阵埋头急赶,终于在天黑之前,到了魏公公原本约定要晋王前来接应的地点,位于稒阳东南面的刘家堡。
刘家堡其实是一个小村,原本叫刘家村,后来当地的村民为了防范鞑子,合力在村中修了一座小型的坞堡,于是刘家村便随之更名为刘家堡。
而魏公公之所以选在这里接头,也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周校尉如此建议而已。
不过在众人到达之时,刘家堡早已是人去堡空,从里边留下的种种战斗过的痕迹来看,这刘家堡虽然坚固,但还是被鞑子给攻破并劫掠了一番,里边的村民看来不是战死便是已经逃了,总之,这里现在是一个人影也没有。
而且破堡之后,鞑子似乎还曾经纵火焚堡,这也是鞑子们惯有的作风,只是不知为何那火却烧得并不大,所以那坞堡虽然毁了一大半,可却竟然还有小半部份保存的相当完整。
也因此,魏公公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在这里利用这尚算完整的部份坞堡,固守待援,而不是冒险连夜赶路。
让人马进了坞堡休息,又安排了人手值守,魏公公找来了常浩、高志山和牛富贵,在坞堡的一个哨楼上,一边观察着远处鞑子游骑的动静,一边说起了自己接下来的打算。
“咱们人困马乏,走不得了,不如在这里好好歇息一晚,明日也有力气多杀些鞑子,而且在这坞堡里,鞑子的角马便没了用处,只能和咱们步战,受地形所限,他们的弓箭和人数优势也会大大削弱,咱们就未必不能守住!”
不得不说,魏公公的眼光确实独到,而且极有决断的这位老太监并没有一昧地只想着固守。
“不过这样下去终究还是死路一条,所以咱家觉得,不管晋王殿下那边有没有收到咱家传去的消息,咱们都应该再设法和晋王殿下联络一次!”
魏公公看向了高志山,正色道:“若是让志山带着小友,连夜突围,往稒阳去寻晋王殿下,不知志山可有把握?”
常浩等人闻言都是一愣,高志山想了想,沉声答道:“若是能多带几匹角马,在下倒是愿意试上一试!”
魏公公见高志山应了,笑道:“想要几匹角马,自个去挑便是,反正咱家带人守在这里,角马也没甚用处!”
说着他又看向了牛富贵,道:“富贵,这些天咱家在晋王府里,多得你关照,咱家在这里先谢过了!”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