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那边,总算是落了个风平浪静。也许,风平浪静不过是假象,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也未可知。
假象也是好的,至少落个清净。在办公室里,我的耳朵简直都快被战斗机轰炸掉。苏总平时挺温和的,做事谨慎,待人亲切,几乎待每个人都亲切,连打扫厕所的保洁人员,他都记得他们的名字。当然,苏总人也挺有本事的,没几把刷子,企业也做不到这么大。但每个人都有弱点,差别只在于掩饰的好坏而已。苏总的弱点是他儿子,这点想掩饰也掩饰不了。
这几年由于市里的发展战略一直侧重于东部,良辰集团下面的一个占地两千亩的纺织厂也渐渐成为了开发区的前沿阵地,位置如此优越,苏总便决定开发房地产。苏总的意思其实也是政府的意思,想在那边建一个大型商场。我看过苏总的发展构想,他不仅仅是想做地产,也不仅仅想做商业,而是采取“商业—地产”互动模式的双引擎发展战略,分一期商场二期商务酒店三期ShoppingMall的战略步骤,来打造城市东部的商业丛林。他的理念很先进,可以说与时俱进,当CBD(中央商务区)越来越多地被当成房产概念作为推销的噱头的时候,他却喊出了要做“中小城市CBD运营商”的口号。这确实新颖,设想够大气,但同时,投资也巨大,不可否认,只要某方面的资金链中断,就有可能就成为空中楼阁。而这个设想,与政府的牵扯也多了,哪怕政策上稍微变动或领导班子的些许变化,就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比较而言,杰瑞的想法就很保守。保守才能稳扎稳打,私底下,我更倾向于杰瑞的构想。杰瑞提出的房地产策划方案中,一直围绕城市园林做文章,说什么大隐隐于市,想要建一组高档社区。他一直强调,我们的城市现在就缺一些档次高、景观一流的楼盘,而他想亲手打造,并真正定义好房子的标准。
老头子一直在苦口婆心:“创业不是凭空想象,你做那样的高档社区打算卖给谁?又能卖给谁?以咱们二线城市的水平,你觉得会有多少客户资源?我造房子是用来卖的,不是用来摆设的,更无意打算为城市添什么亮丽独特的风景。”
杰瑞一开始还想凭耐心来好好说服:“房子卖得好是硬道理,老百姓需要也是硬道理。而事实上,现在的房子满足不了一部分人的需要,房子不仅仅是用来住的,需要高端,需要高品质、高品位……”
老头子打断他:“你说的那部分人,有几个?”
“老爸,你知不知道巴列特定律,在这个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在0%的人手中,80%的销售额是源自0%的顾客。我们只要把握好这0%就已足够,妄想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其实什么都抓不住。现在已盖的和正在崛起的楼盘已经够多了,咱们怎么做都不占优势,不如另辟蹊径,建设高档社区。我知道,那边原先是工业老区,要山没山,要水没水,环境资源欠缺,所以我们要大建园林,园林中大兴土木,创造意象化中式园林,坐拥城市繁华,独享园林静谧。”
老头子声音开始不耐烦:“消费者又不是傻子,你多种几棵树就成了园林?我最烦做生意投机取巧,看看房地产那些广告,地势高就美其名曰‘视野开阔,俯瞰全城’。地势低洼就被包装成‘私属领地,冬暖夏凉’。挨着臭水沟就说什么‘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挖个水池子就成了东方威尼斯,演绎浪漫风情。你别还没走上正道,就先学他们搞些歪门邪道。”
“这叫销售策略,懂不懂?你也说了,房子是用来卖的,卖出去就是第一生产力,你管别人怎么卖的?”看得出,杰瑞已经开始生气,他一生气就容易乱阵脚,明明有更多更好的道理用来,偏偏挑没营养没说服力的说。
连苏总也开始跟着跑题:“我的前提是,房子是要适合人居住的。中国人本来买房子就难,辛辛苦苦一辈子,好不容易买了套房子,还紧邻臭水沟垃圾站。昧着良心,睁眼说瞎话,这种事我可做不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