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既然这是命,那就让四公子自己决定吧。”卫绯儿咬着嘴唇,盯着长公主的眼睛说。
长公主握紧了拳头,又松开,揉搓着自己的手指,反复几次,终于下定了决心:“眼下之计,也只有如此了,绯儿,你把李维叫来。”
半个时辰后,李维飞马冲出了长安城。
卫风在年前赶到了五原郡,徐自为将军出城相迎,然后陪同着卫风将天子的恩赐送到驻守在边疆的将士手中,同时也向卫风介绍了五原边境的防守情况。徐自为六十多数了,他为大汉国征战了三十多年,他虽然不知道卫风是什么原因受宠,但卫风不久的将来会领兵出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情。作为他来说,他也希望能有一个年轻有为的将领镇守边关,挡住匈奴人的脚步,护佑境内子民的安全。
因此,面对好学好问的卫风,徐自为毫无隐瞒,详尽的向卫风解说了边境的形势。他对卫风说,这十来年虽然大汉也出兵讨伐,可是不管是兵力还是领兵的将领,都不能和当年相比,对匈奴人的威胁并不大。匈奴人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休养生息,他们又恢复了一定的实力,虽然也不能和漠北大战之前相提并论,可是相对这几年的大汉而言,他们的实力恢复得更快一些,入侵也更频繁了一些,在塞外修建的烽燧,大部分都被他破坏了,汉军因为骑兵不足,只能防守,无法追击,当然更谈不上大规模的骑兵对战,这些年一直比较被动。
卫风听得很仔细,问了很多问题,甚至带着胡骑营深入匈奴故地一百多里,实地熟悉了一下塞北的苦寒。五原城从秋天八九月就开始下雪,一直到春天三四月才能结束,这段时间是最难熬的,一来补给困难,二来匈奴人这段日子也不好过,有些冻饿得受不了的部落,只好冒着风雪前来打劫。虽然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但是零星的冲突却常有发生。
看到边疆战士的辛苦,卫风十分感慨,他对这些护卫大汉边疆的将士由衷的感到佩服,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比自己长不了几岁,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根本不情不愿,可是他们毕竟在这苦寒之地守卫着大汉的安宁,立功封侯对他们来说太遥远,能够活着回到家乡,也许是他们最大的希望。他不辞劳苦的将一份份其实很微薄的赏赐送到将士的手中,嘘寒问暖,向他们传达天子的问候。短短的一个月,他马不停蹄的走访了塞外三百多个哨所,接触了两三千名身在一线的将士。
正月底,他告别了徐自为,踏上了归途。没有了大批财物的拖累,他们又全是骑兵,卫风加快了速度,全力赶路。他在五原城的时候就听到了巫蛊事发、公孙贺一家、两个公主以及卫伉下狱的事情,他心急如焚,只是差事在身,他不敢大意。现在差事办完了,他恨不得一天就能赶回长安城。
二月中旬,卫风在河东郡遇到了风尘仆仆的李维。
“江充上任了?”卫风一听,就跳了起来。
“嗯。”李维连连点头,他一路狂奔,一天两夜要赶五百里,马都快跑废了,要不是遇到了卫风,他还得去买马。他把长安城里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和卫风说了,不过,他打听到的情况也都是街头的闲言碎语,有用的并不多,只知道廷尉府先后两个廷尉都倒了霉,现在是江充走马上任,据淖五传来的消息说,他在天子面前摆出一副执法严明的样子,要去挖驰道找木偶人,否则不能定罪。
卫风破口大骂:“找个屁的木偶人,谁跟他去找?”
“听说是一帮胡巫。”
“要坏事。”卫风头皮发炸,他知道以江充的手段,就是没有木偶人,他也能找出一个来。必须立刻赶回长安,否则事情将不可挽回。他将赵安国和司马玄操等人找来,把事情一说,然后对赵充国和卫督说:“我要立即赶回长安,只带期门郎先行一步,赵大人带着羽林郎,卫大人带着胡骑营随后慢行。”
司马玄操摸着下巴想了片刻,摇了摇头:“公子不可,我们的速度本来就不慢,也不急在一时,以我之见,江充不会这么快就拿到证据。”
“什么证据,证据就在他手里攥着呢。”卫风一撇嘴,横了司马玄操一眼。司马玄操一到他的身边,他就隐隐约约的估计到了太子的意思,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对太子不利的意思,既然这样能让太子满意一些,自己也能多一个帮手,何乐而不为呢。再说了,他一直对司马迁心存敬意,对司马玄操这个司马迁的族人,也自然有一些好感。这两个多月来,他已经和司马玄操成了不错的朋友。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