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祗的身上,便是刘备,也望着陈祗温言道:“奉孝,汝虽为入备之幕府,却也是备之致交,备今有难,还望奉孝为备寻一良策才是。”
没办法,陈祗的大姐、妹妹,亲戚都还在益州,加之其与刘璋关系不睦,若是效力于旁人,若是刘璋起什么坏心眼,伤及陈祗的要本,那陈祗可真是想哭都来不及。所以,陈祗从曹操的地盘回到了樊城之后,便向刘备言明,刘备倒也不计较陈祗唤不唤自己主公,最主要的就是,陈祗能在这里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才是他所需要的。
既然刘备都发话了,陈祗也不敢再卖关子,不过,还是装模作样地苦思了一番,然后面露笑意:“玄德公,祗倒是有个想法,成与不成,还望玄德公与诸位斟酌。”
“哦,奉孝直言无妨。”刘备见陈祗的神情变化,不由得也露出了一丝喜色,最主要的就是,自从认识陈祗以来,还真没见什么能难到跟前这位陈奉孝,自己每次有疑难相询之时,陈祗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答案。这一次,应该也不会让自己失望吧,刘备下意识地在心中想到。
陈祗略略一思,便言道:“玄德公可信予大公子,使大公子前来,拜见其父……”说到了这,陈祗没有再说下去,在场之人,没有一个不是聪明人,已然明白了陈祗话里的含义。
庞统不由得抬手捶了陈祗一拳笑骂道:“汝当真惫怠可恼,主公如此烦忧,汝何不早言?!”
陈祗干笑两声:“小弟也不过才想到这个主意罢了。”转而把目光投向两眼放光,正低头思量的刘备身上。“玄德公,祗以为,此事当悄然行事方好,让大公子悄然前来樊城最是妥当。”
“奉孝之言甚善。主公,愚以为,最好能得到刘荆州准确的消息之后,再护送大公子往襄阳,大公子乃州牧嫡长子,首先,名正而言顺。主公已然站在了道义一边。”诸葛亮脸上露出了一丝淡定的笑容。刘备不由得抚掌而笑:“好好好!便依诸位之策行事。”
建安十三年一月初七,太守府内,药室内,总有三位医工,皆是府内所养的,专为太守及府内亲眷诊治病患的,这个时候,正在斟酌如何给刘表用药。其中一位年约五十许,另一位也是四十多岁,而最年轻的那人,却不过二十余岁,虽然年轻,但其医术之精湛,加之为人谦虚,在府中甚有人缘,便是这二位老医工与其之前,亦没有同行相轻的行径。
“州牧大人久病缠绵,身体脆弱,如今心脉皆虚,我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可,还是照原来的方子,再添上等人参三钱,诸位以为如何?”最年长的那位放下了药方,问向身边的二人。
二人皆点了点头,表情也是很沉重,刘表的病情,已然是大坏,别说是扁鹊复生,就算是华佗与陈祗还有张仲景蹲在这儿,也只能干瞪眼。
取了药之后,照例交给了那年少的医工,吩咐他拿去煎煮。“在下省得,定会小心。”这位年轻人拿着药包而步入了煎药房,放下了药之后,熟练地从袖口里边取出了一包细细地粉末,怕是连一钱都不到,混入了药内,然后,一齐倒入了药罐之中,加水煎煮了起来,神色悠然,似乎此事已经做过了千百遍一般的熟练。
太守的寝室之内,浸着一股子浓浓的药味,时不时传来的喘咳之声,像是在预示着什么。而那碗煎好的药汁,已然由侍女端到了床榻前,一位中年美妇,小心翼翼地接过了药碗,吹了吹之后,扶着那病床上已经瘦得犹如干柴的老人坐了起来,小口小口地喂着药汁……
而在太守府另一处厅堂之内,刘琮跟前,正是方才那位煎医的医工,医工从怀里边取出了一个不大的瓷瓶,恭敬地摆放到了案几之上,刘琮两眼一亮,喜不自胜地将这个瓷瓶拿到了手中,像是把玩珍宝一般。半晌,才向那医工笑道:“陈云,你做得不错,幸亏有你在某的身边,不然,某家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
PS:第二更赶到,有票就投,没票的也来书评区吼吼,凑凑热闹啥的。开始进入高潮了,嘿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