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不敢违背父令。”
此事看上去就是凑巧,王岱因为畏惧受到家法责处,自己说服自己——其实五石散和玉粉都不是毒物,那么多人服食了,也没人被毒死,可我有家法限制,不能违法,但小温又不姓王,吃点玉粉应该没事的吧?
结果,暴毙了。
让王岱坚信玉粉无害,且还有益的那个人,也因为服食玉粉下了黄泉。
是真的,前后贯通,因果顺畅。
瀛姝的前生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事件,虽然现在听说了,一时间也想不透这个事件是否关键。
“女公子,四娘现在已经住进了栖玄街的贺宅,虽是寄人篱下,不过贺常侍待裴六郎裴九郎及其家眷却十分礼遇……”
“这不重要。”瀛姝打断了丹媖的话:“我只是想知道祖父的态度,原来,祖父其实对二伯父的厌弃,并非因为二伯父爱好玄谈,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二伯父和二伯母没有本事兴风作浪,因为四姐活下来了,这才造成祖父不惜家丑外扬,也必须和裴瑜、四姐割裂。”
这话一出,让丹瑛倒吸了一口冷气。
瀛姝又拉了丹瑛的手:“其实五殿下知道你是重生人,五殿下与我们一样。”
——
似乎,尘埃落定。
可陈扇仙却不满足这样的平静,为何仅只是虞皇后倒霉,太子仿佛半点不受影响?她起初是站太子阵营的,可她感觉到了,这个时候的中女史,明显和前生的王淑妃大不相同,中女史根本不愿屈从太子!
有一件很可笑的事,也许。
她择中的依靠、伴侣,从来不是太子和任何皇子,她想追随的是王瀛姝,不管她是中女史,还是王淑妃,她就想跟着这个女人走出一片新境地,因为莫名其妙的,她就是这样的笃信的,女子才会怜惜女子,曾经的王淑妃,现在的中女史,本来就是同一个人,理解女儿家的心情,也愿意伸出手,团结志同道合的女儿家。
男人可以妻妾成群。
女人也不必把一个男人当成所有。
尤其是在宫廷,很漫长的岁月,其实女子只有女子相伴,如果把所有女子当成敌人,那就自然四面楚歌,前生时她是在幽居离宫时才悟到这个道理,可当她听说王淑妃真心实意佐助卢皇后时,才知道原来身在局中的人,也有局外人的通透。
太子妃日日都会来昭阳殿,谢夫人因为明知中女史对太子妃友善,自然不曾为难太子妃,陈扇仙是看不透谢夫人的心思的,却知道乔嫔有何企图,别看乔嫔的愉音阁已经冷清多年,可乔嫔却还有本事在永福省安插耳目,这几日,乔嫔显得尤其快乐,这不,现在又提起了中女史。
“妾前些时候,眼瞅着五郎竟像是刻意疏远了帝休,心里急得很,就怕他们两个闹了矛盾,五郎那性情,执拗起来也是寸步不让的,帝休再是如何明理,到底是女儿家,在家时是父母亲长的掌上明珠,哪怕是入了宫,连陛下待她都是和颜悦色的,受不得委屈。
好在妾那日委婉劝导了五郎几句,他才终于又主动去寻了帝休,妾听说啊,昨日帝休去了五郎的府邸,是用了晚膳才回的宫,夫人那日不是也看见了帝休佩着的禁步么?垂绦上串着的是相思子,应是五郎相赠,他们两个小儿女间,看来是彼此交心了,就不知道陛下是否下了允婚的决断。”
此时,太子妃正在一旁,看阅着谢夫人特意让宫人呈来的内务文书,陈扇仙的目光往太子妃那边晃了一晃,果然看见太子妃抬眼看向乔嫔,虽焦急的神色不明显,却已经不再关注手头的事务了。
太子对中女史动情之事,看来没瞒住太子妃。
也是很难瞒住的,太子既然已经恳求过陛下允同中女史入东宫为良娣,甚至还说服了虞皇后居中斡旋,虽然虞皇后不情不愿,刘庶人更是把中女史当成了郑莲子的绊脚石,正因如此,恐怕虞皇后背着太子,早早就提醒了太子妃务必提防中女史。
太子妃不似虞皇后,这位的确具有母仪天下后宫之主的心胸,前生时,只是招架不住诸多各怀企图的妃嫔明枪暗箭的算计,到底还是得依赖王淑妃出谋划策,才没有彻底失去帝宠。
陈扇仙不知道后来的事,她死于太子登基后的第四个年头,只知道虞氏、郑氏相继落败,有一个宫人出身的女御,诞下了司空北辰的庶长子,她那时还在想,淑妃盛宠,皇后在上,小小女御却能顺顺利利先于皇后、淑妃诞下皇子,建康宫的内廷在虞碧华和郑莲子死去后,真有了前所未有的,风平浪静的局面。
那个女御,还真是顶幸运的人了。
虽然事轨于今已经有了大改,可太子妃应当跟前生一样,是不会违逆太子的心意的吧?且中女史光风霁月,明知道陛下有意让太子妃主理后宫事务,还助着太子妃取悦谢夫人,太子妃自然也不会对中女史怀有敌意。
只是中女史毕竟不是当年的王淑妃了,中女史现在佐助的人,应当已经变成了鬼宿君。
陈扇仙又窥察谢夫人的神色。
谢夫人在微笑:“陛下有何心思,我是猜度不透的,帝休入宫之前,五郎便已经跪求陛下允婚,就连这件事,阿乔不是也瞒了我许久?”
“唉,妾也是事后才听说的,又听说虽然五郎开口相求了,陛下并没有恩准,未落实的事,妾也不敢声张。”
“如今二、三两个皇子,还有四郎的婚事都没定呢,陛下应也顾及不到五郎,帝休虽然及笄,可入宫后,到底是不比待嫁闺阁的女儿了,不受及笄后便要议婚的限令,不过我寻思着,陛下将帝休是当作自家晚辈看待的,又明知道王侍郎和阿陆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帝休的终身大事啊,陛下自然会慎重决定,不仅不会让帝休受委屈,多半还会和王侍郎商量,考虑帝休高堂父母的意见,五郎是王侍郎和阿陆双双相中的人,阿乔你也不必为这桩事发愁。”
陈扇仙似乎听到了太子妃轻轻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