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一大早就去外面,在干嘛呀?”
“保密!”林晓芸说出两个字。
“神神叨叨的。”他不禁撇撇嘴:“不就是国企改革吗?”
“你知道啊!”林晓芸吃了一惊。
“我是谁啊,啧啧,几大部委,没有我不认识的人,整个北平,没有我不知道的事,这点新闻,在我眼里,不是秘密,再说,你一个学经济的,不去搞这个还能干啥?”他缓缓摇头。
安洋旁边走着,笑笑不说话。
“那你说,国企改革的进程。”林晓芸翻个白眼,对他的大话并不相信。
林晓光一边走着,一边说开了:“国企改革是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理论研究,一个是实践探索,理论研究嘛,改革开放之前就有了。”
“比如?”
“1956年,高尚全就提出企业自主权过小,主管机关集权过多。1961年,孙冶方鲜明地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范围内的事情是企业的小权,国家不应该再管。1978年,也就是去年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时候……”
林晓光侃侃而谈,安洋看着他眼神放光,一脸崇拜。
“经济学界围绕着按劳分配问题、“唯生产力论”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问题、价值规律问题等进行了理论讨论,而针对传统体制下的国营企业的种种弊端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然后呢?”安洋在一旁,林晓芸也就不打搅弟弟这么出风头。
“就在几天前,蒋一苇在《经济管理》月刊发表《‘企业本位论’刍议》,首次提出‘企业本位论’思想,成为企业放权让利的重要理论基础。”
“那什么是企业本位论?”安洋问道。
这时,旁边突然有人开口说道:“中央高度集中的体制,实际上是把全国作为一个单一经济体、一个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进行内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可以说是一种‘国家本位论’。”
几人回头看去,就见孟兰亭和一个年轻男子并肩走着。
“兰亭,是你?”安洋有些惊奇。
孟兰亭,也是人大77级政治经济学系的学生,和安洋林晓芸她俩不在一个寝室,但在一个班,而且是班上的学委,成绩蛮不错。
孟兰亭笑一下,继续说道:“而把权力下放到地方,由地方作为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是一种‘地方本位论’。”
“而企业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实现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这就是相对于‘国家本位论’、‘地方本位论’的‘企业本位论’。”
“林晓光同学,我回答得可对?”孟兰亭笑着看向他。
“全对,全对。”林晓光有些尴尬,摸摸鼻子,本来要装逼的,都让你给装了。
“这是?”林晓芸看向旁边的年轻男子。
“这是我哥哥,孟羲,他刚刚从美国回来。”孟兰亭介绍道。
孟羲戴着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透露出一股干练的气质,不像学生,倒像是部委的干部,不过穿着洋气,稍微一想,众人就已经想到外交部。
看到他,林晓光突然想起傅老师。
自从她回宜城后,年底又重归外交部,至今,大概有快一年没见了。
孟羲笑着主动邀请:“同学们好,我是孟羲,今天难得周日,要不大家去外面搓一顿吧,边吃边聊,听你们讨论很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