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所说的“Kaizen”是岛国持续改善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管理概念。Kaizen的字面意义就是:通过不断的小改变 (Kai),而逐渐变好 (Zen)。岛国有些文字的发音跟我们的是很像的,“Kaizen”与我们的“改善”发音差不多,意思也相近,我国的精益生产专家就将“Kaizen”翻译为“持续改善”。持续改善的策略是岛国管理部门中最重要的理念,是岛国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它意味着上至最高管理者、到一般管理人员、普通工人每一个人、每一环节连续不断的改善。
我们老祖宗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次改善一点点,假以时日积少成多,最终的成果将是很惊人的。曾经世界销量第一的岛国丰田公司的汽车,仅比其他同类汽车密封系数高 1%、省油 1%、噪声小 1%,几乎可以忽略的 1%差距,却铸就丰田汽车的辉煌。
焦正良饶有兴趣地说:“我听说过Kaizen的概念,却不是很了解它的来龙去脉。田主管,你给我介绍一下这个管理体系怎么演变出来的?”
田东介绍说:“说来话长,其实持续改善也不是岛国土生土长出来的东西,它是当时A国很流行的‘工业内部培训’和‘管理培训’两者相结合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A国的军火工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为了改善员工的培训效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军火产品质量,A国的企业家们在上世纪40年代发展了一套叫做‘工业内部培训’(TWI, Training Within Industries)的标准培训流程,并在A国军火工业中广泛采用。当‘工业内部培训’在许多国家被引进时,在岛国产生的影响最大,至少有一千万的岛国企业界领导、专业人员及员工参加了‘工业内部培训’的培训,对岛国企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的影响。”
“工业内部培训”包含了三部分标准的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叫工作指导培训(JIT ,Job Instrual Training),目的是让公司领导者充分认识到员工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进行这些培训;
第二部分叫工作方法培训(JMT,Job Meth)是关于如何获得完美工作方法的思路,以及相关的操作实务;
第三部分叫工作关系培训(JRT,Job Relati)是关于上、下级关系的管理,和对一线员工的领导方法。
在当时的岛国,这些“工业内部培训”的培训工作是由不同的专业组织来负责完成的,比如说著名的岛国工业培训协会。在那个时候许多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的岛国大公司,根据自身的需要将“工业内部培训”作适当的变动,用来培训本公司的潜在领导者。
“那么‘管理培训’又是什么东东?” 焦正良问道。
“‘管理培训’(MT,maraining)是由A国空军发明,岛国在二战后引入国内的。在岛国工业和国际贸易部近50年不懈的努力下,截止1994年底已有300多万岛国企业界的领导人接受过‘管理培训’的培训。在岛国,为了
进入企业中、上领导层,获得‘管理培训’的培训结业证书几乎是一种必须手段。”
焦正良感到非常奇怪:“岛国企业界居然这么重视这个‘管理培训’?它到底让岛国企业界的领导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我觉得是三个方面的知识:让领导们认识到员工相互之间关系、上下级个人关系的重要性;让领导们知道了不断对产品、工艺进行完善的价值所在,和如何进行改进的方法;让领导们开始思考把人和工作方法相结合,体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益处。总之,岛国企业界通过对‘工业内部培训’和‘管理培训’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并结合岛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先后发展了一些管理理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持续改善’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岛国作为战败国就成了A国的小跟班了。我有一点想不通的是:Kaizen体系是由A国的两个主要培训思想体系揉合而成的,为什么它的威力反而会超过原来的那两个体系?”
“我觉得任何一件事物都当时环境下的产物。战败后的岛国物质资源匮乏,只好在不花费大量资金的情况下,通过消除浪费和发动员工实现改进。而Kaizen的核心就是使企业降低成本,改进产品的质量。在过去的50年时间里,岛国企业通过持之以恒地实施Kaizen创造出了自身的竞争优势,Kaizen也就成为企业打败竞争对手的强大武器了。精益生产专家们认为,Kaizen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参与、全体员工的自愿改变和有效沟通,提高本公司的产品质量、降低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