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不在丹东城,城中却被另一个道士抢了风头。
种种风声似乎一夜之间传遍整个城,连擂台那里都冷清了很多。
听说了吗?有贼道士抓小孩子!有人压低声音说。
另一人缩了缩脖子:小声点我听说,这贼道士颇有来头。
谁说不是呢?咱们辽东这里,从前哪里有过那么可怕的事!
到底有什么来头?又不敢细说。
反正你懂的吧?
没有指名道姓,有的人想反驳,都无从反驳。急吼吼的辩解,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城中的消息,官府也知道了。
卢照邻本来负责教化、税赋,听到崔明等人来商议人贩子的事,他无奈地说:缉捕盗匪,按例是各县令、县尉负责,你们问我,我也不晓得啊!
偏赵太守这节骨眼儿又不在!
崔明苦着脸:安东州地广人稀,各县所辖都大,有些县没有县尉、差吏也没几个,去哪里查匪徒?
又不是寻常偷鸡摸狗,交给里正、村长就罢了,人贩子的事处理不好就人心惶惶,谁家没有小孩子呢?
有没有线索?怎么就言之凿凿的说是道士?卢照邻问。
他就是不懂阴谋,也觉得这事不对劲
赵太守进城,人们就是说这是个吃小孩子的道士!
崔明皱眉:是一个逃回来的孩子说的,如果他没说谎,确实是道士所为,但他也没看到脸,只说是个年纪不大的道士。
偏偏赵太守不在城中,就有年轻道士偷人。
难免有人联想,会不会是赵太守假作出海,实则暗地里偷小孩子?
想到这里,崔明庆幸:好在使君这一年来办了许多事,百姓都认同他,这些流言一时兴不起大浪。
要是刚来的时候就发生这种事,真是百口莫辩!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破案,把人贩子捉拿正法,消除百姓的恐慌。
滕王妃身边有不少护卫,又有王府属官在,或许有些能人。我们能不能向她求助?崔明提出建议。
滕王妃魏氏是魏玄成的孙女,光这个名头,就足够令人尊敬了。
卢照邻也没别的办法,他想了想说:我们先禀告使君夫人,使君常说,他有解不开的难题,都要请教夫人。
崔明急得不行,只想快点把事情解决,立刻同意。
他来安东州是积累资历求升迁的,可不是来背锅的!
如果这件事不是意外,真的是针对赵使君的阴谋,那他们这些属官就是被殃及的池鱼。
董月明也正在打听这件事,赵义建酒肆,雇佣城中百姓,消息最灵通。
赵义说得活灵活现:城外有一条河流经,河流两旁都是密林。从前有高句丽的城主在林中盖有一个别庄,用作夏日纳凉,如今因战事荒废了。
一些外来的流民、无家可归的人,渐渐聚集在那个地方。
幺叔来了之后,招募流民开垦荒地,这个地方又一日比一日破败。
且说那一日,城中有个富户的孩子,大胆又贪玩,偷偷到城外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