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大使启程回长安,越州、扬州等地官员来相送。
等上下官员寒暄完,董昊和赵义也走上前。
武宁终于艰难的生下一个儿子,离“子孙满堂”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
但有一就有二,董昊和武宁都很满足。
“为父亲报了大仇,又得了孩子,这一切多亏姐夫!”董昊握着七郎的手,激动感慨:“姐夫,你一定要再来江南!”
七郎拍拍董昊的肩膀:“你小心谨慎、多保重,我还会来!”
即使江南形势一片大好,危险依然存在,必须得小心。
赵义的娘子易青青生了一个女儿,他凑上前说:“七叔,你告诉祖父、叔伯和我爹娘不要着急,先开花后结果,儿子总会有的。”
“阿义?你啥时候来的?”七郎似刚回过神,“哦……孩子的事,你放宽心,他们不会急!”
他们能想起你再说~~
依依惜别中,船队在蒙蒙烟雨中启程。
离码头越来越远,秀丽的江南城池渐渐模糊,淡得像一幅水墨画,最终再也不见。
七郎在船头站了一会儿,摸了摸怀中的一封信,嘴角勾起。
离城时,一个小和尚跑来给他塞了这封信。
信上只有几个字“徒儿,干得不错。”
一刹那间,他还以为那个小和尚就是转世的师父,下意识让人去寻。
幸而他很快回过神,和尚师父若是转世投胎,也不能瞬间长到七八岁。
所以,离寺出走的师父还没圆寂?
甚至一直就在江南某处,欣慰地看着他大杀四方?
这么一想,七郎觉得很骄傲,又很欣喜。
师父,我答应你的事,都做到了。
你让我补偿江南百姓,我把被迫沦落为奴的人放归良民,还给他们分田地;
那个老铁匠,也找到了他的疯娘子,还给我送了一把亲手打的小匕首。
师父,我是不是比师兄们都能干?
圆真、圆融、圆通,捆起来都不如一个圆润!
七郎因想起和尚师父,心情激荡起伏;船头上,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在兴高采烈地玩耍。
小平虏这回没看到江豚一家出巡,失望得直嘟囔。
赵正大声说:“管叔,我听说海里有巨大的鱼,也像江豚那样会喷水,每一次浮上海面都会引起巨浪,是不是真的?”
管大笑道:“小郎君博学!那是传说中的鲲鹏!”
赵正一脸向往:“我还没机会出海,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海上见一见。”
一旁的喜儿脆生生地问:“见到又如何?”
“当然是抓来吃!”赵正回答得斩钉截铁。
七郎满心思念和离愁别绪,被大儿子的话冲散了。
儿子何时长成了凶残的吃货?是他没尽到作父亲的教养责任吗?
……反正肯定不是跟他学的。
都说外甥像舅,必然是像董昊。
几个孩子叽叽呱呱地说着,商议起鲲鹏的一百种作法。
七郎听不下去了,轻咳两声打断:“鲲鹏很大,一锅炖不下。”
吃货有何不好?
能吃是福啊!
挑了江东士族、把人连根拔起的赵大使,和孩子们议论着鲲鹏需要几个烧烤架,沿着运河,乘风破浪向长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