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上,这首歌已经是榜上有名,而且还是属于讨论度很高的那种。
除了这首歌本体,有关于元稹、薛涛、望江楼、古风这样的关键字也开始出现。
华洲的星联上似乎刮起了一阵古风,大家说话一个两个都文绉绉的。
“这个时候我想引用一句话,‘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难得一见的古风佳作。”
“初听时闻其感伤,复听时暖其故事,再听时念其洒脱。”
“虽不至上天之曲,但亦是人间难得。”
“无人归去,无意归去,无法归去……”
“若此情难再续,莫如小楼夜听雨。”
“我勒个去,我是真的装不过前面你们那些人。”
“我也就两天没上星联,怎么有种跟不上时代的感觉,你们都是怎么了?我就打个战役时代变了?”
“……”
可能是受了这首歌的影响,星联上面的评论都变得文言起来了,有的说的并不是太通顺,但是乍一看就显得很厉害。
这首歌其实在李昱瑾没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并没有特别火爆,只是在网络上很火,很多年轻人喜欢,但是除了经常上网的年轻人之外,其他人知道的并不太多,甚至当时很多所谓的主流对网络上的东西都是持鄙视的态度的。
文学是如此,音乐亦是如此。
不过李昱瑾是知道的,主流的那些东西确实是有很多好东西,但是其实也有很多滥竽充数的,而网络上的固然是有一些不好的作品,但是其中也不乏精品。
对待作品的态度应该看的是作品本身的质量,而不是作品是从哪里来的。
懂得这样道理的人其实不少,只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真的不是很多。
毕竟信息爆炸的时代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了。
李昱瑾逛了不少公众号、营销号、星级号之类的账号,也看了自己和鸿影官方的账号,这次给李昱瑾最大的感觉就是,大部分人说话都开始文言起来了,管他说的对不对,通不通顺,但是大家都在说,就算是反驳也有些都是文绉绉的。
“有意思,哈哈,这都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哈哈。”李昱瑾看评论给自己看乐了,这个时代还研究的文言的其实已经不太多了,大家基本上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去研究,喜欢的就会继续学习,不喜欢的就不会学习。
古文这种领域研究的人并不太多,基本上都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基础教育里面只是涉猎一些,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像是何思雯那样就是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
所以何思雯能够很轻松的碾压其他人,获得第一天的诗仙称号。
其实李昱瑾对这个教育方式也是很感慨的,这样无疑能培养很多专精的人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以后可能都用不上的学科里面。
不过人家的基础教育是很全面的,基本上什么都有一些,也就是到了中级班以后会有选择的分开。
“星联看得差不多了,去看看Y站上的吧。”有些意犹未尽的砸了砸嘴,李昱瑾关掉了这边星联的屏幕,然后打开了自己Y站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