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三郎,大唐的百姓都是用汤下饼,或者吃面条……”
关志义这才想起,除了关家因为他的存在,中午、傍晚吃白米饭之外,其他的人都是这种吃法,就连李世民也是这样。不过,老李吃的东西材料精细一点。
“那好吧!把饼都端出来,汤也放好,不要闹出意外来。”关志义说道。
请客吃饭,大家都遇到过,那些性子急的人,经常闯翻饭局。不是把汤弄得到处都有,就是把汤撞倒。反正,有二货的地方,就必须得小心谨慎。
这么多人干活儿,谁敢保证里面没有一两个二货呢?
关志义对关旭示意了一下,然后就停在旁边。
得到指示后,关旭对着工地吼了一声:“把手里的活儿都停一下,把自己的东西放好,然后过来吃饭了。”
“噢!关刺史真的让某等在这里吃饭?”
“挺准时的嘛!刚到正午就开饭了。”
……
人们一边汇集起来,一边称赞关志义仁义。
可是总有那些人,喜欢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个瘦弱的老者,低着头怯生生的说道:“这饭钱不会再工资里扣吧!”
关志义从一开始就为了区分这次发的钱和以往不同,他就给大家解释了什么叫工资,跟以前的那些月例有什么不同。因此,这个老汉称呼他们领的钱为工资,一点儿也不矛盾。只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关志义可从来没有想过从工资里扣饭钱的事儿。
只是,其他人听到老汉的话以后,都停下了脚背,紧张兮兮的看着关志义。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进账容易,出去难。
人们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到了他手里的东西,很难收回去。
比如:新世纪国家给农民发耕种补助,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按照算法,每一个人应该领多少钱,这个大家心里都有一个账。这些国家给的钱,并不是农民自己的,可是他们已经视为囊中之物。若是发放的结果和他推断的不一样,那么这些人就会上蹿下跳,非要别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关志义觉得,这不应该。
这个老头儿的话也是这样的,我发给你的工资,还没有到手,你紧张个毛线啊!就算不发给你,你还不是忍了。
现在倒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竟然有给老子闹翻的架势,真是人心难测啊!
关志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你都说了给人家,这些钱当然被百姓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务了。他还在埋怨百姓,其实是他自己的理解有问题。
不等关志义解释,那边关云已经出头了,他站在一块石头上,大声的说道:“大家伙儿放心,这些食物都是某家郎君赏赐给大家的,不会扣你们的饭钱。”
这话要是在现代,绝对会招来板儿砖无数。
什么叫赏赐,那是人家劳动所得好不好?
不过,这个年代,哪个会在乎他的用词不当,一个个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关志义说道:“好了,跟着工头,开始排队领取食物。领到食物的,自己找一个地方解决。”
说完他也去舀了一碗汤,拿起三个大饼走到一旁开干了。
这时,那些看到食物的人,又大惊小怪的叫嚷起来。
“居然是肉汤?”
“好香!这是什么东西做的?”
“关刺史好人啊!这比以前大户人家做寿的东西都要好。”
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多。甚至一些人嘴里含着食物,也想要说上几句。
关旭对关志义说:“三郎,某没有跟错了。比起你说的那个包青天,你做的事更多。至少,他没有那个本事改变百姓的生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