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面对辅匡质疑子午道是否能够通行,他当即双手一摊,不以为意道:“可先悄悄修复靠近午口(南边)的一半栈道,待出兵之后再一边抢修剩下的那段栈道一边进军。这样,魏军绝不会觉察。”
“这个办法甚妙!”一直尾随在大家身后,默然不语的讨逆将军吴懿突然赞叹道。
刘永也在感叹,魏延不愧是一时名将,提出的主意一言切中要害、切实可行。
这时,东阁外倏悠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丞相诸葛亮召集大臣们来了。
殿门被推开,光线瞬时一暗,呼喇喇一大批人闪身进来,其中有不少熟面孔,太仆丁、丞相府长史蒋琬、侍中费、黄门侍郎董允等,其中还有两个陌生的面孔,刘永不认识。
其中一人身高七尺有余,可以比肩诸葛亮。并且年纪不大,仪表堂堂,浑身流露出一种儒雅的气质。他的举手投足,充满灵动的眼神都很像一个人那就是诸葛孔明。
而另一人,约莫二十七八,身材中等,酒糟鼻、狭促眉,整个人狷狭、狭傲气息十足。
面由心生,打量完这二位的尊容,穿越者的刘永就已经猜到他们是何许人也了。
马谡与杨仪!
“臣等拜陛下!”一步入东阁,诸葛亮旋即领着众人向刘永行礼。
行礼毕,诸葛亮不开口,只露出一个向前跨步的意图,围聚于地图前的吴懿、魏延、辅匡、赵云乃至李严皆立刻如潮水般侧开,替丞相让路。
显然,虽然刘永凭借一番表现博得了众人的眼球和赞许,但论威望上,即使有皇帝身份加持的他也远不及诸葛亮。众人心中,下意识地仍把这位传奇宰相视作蜀汉的中心。
诸葛亮步伐稳健的走到竖挂地图前,凝视一阵这张代囊括整个汉室天下的全图,才面向刘永问道:“陛下方才在和诸公讨论子午道?”
“不错。”刘永稍稍颔首,又把刚才的谈论内容重新叙述给诸葛亮他们一遍。
刘永一边叙述,诸葛亮一边凝神听,听完,讲道:“其实对于现今汉贼的态势,朝中有识之士都很明了,就是汉弱贼强。这一点,想必陛下也很清楚。”
刘永赞同道:“是。”
“俗语云:蜀地,天下大乱,胜天堂;天下统一,死牢房。蜀中四锁之地,汉室潜龙困渊。”得到刘永赞同,诸葛亮又环视诸人一圈,音量渐渐提高道:“为今之计,汉室想要匡扶,唯有北伐;想要北伐成功,唯有分割战场,割裂敌人,造成以多打少、以强打弱的局面。如此,汉军才有胜算。”
以多打少?以强打弱?
众人包括刘永在内,闻言莫不是耳目一新。刘永、魏延他们先前一直是在探讨如何冒最小风险占最大便宜,侧重具体战术,而诸葛亮这一番论断则是站在战略上看待问题。
高下立判!
刘永很高兴,自己的丞相果然是人中龙凤,非同凡响,大丈夫当得此英豪而任用之!
史上,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优於将略”,意思是说诸葛亮的治军谋略远逊于理政之才,这个评价是有失公允的。
虽然陈寿素有良史之称,但良史也是有董狐之笔的时候,谁说良史就不会感情用事、夹带私货?
事实是,诸诸的学习能力非常之强,他军事谋略在一次次北伐中突飞猛进,到后来直接集兵家之大成,成为一流将帅的存在。并且实力远在司马懿之上,曹真都督雍、凉诸军事时尚敢筹措伐蜀行动,轮到司马懿时坐拥优势兵力却一直被压着打。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依臣之见,妄图攻袭长安、潼关来分割战场、造就优势都太过于冒险,变数太大,不可取。况且,制造优势局面,不一定非得盯着关中,陛下请看,凉州的地形一样能隔绝魏军!”
说着,诸葛亮伸手在地图上一指,刘永及诸人跟随望去,那赫然是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