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的女人又说:“你回来得晚,免得大伙等待,吃过饭我就让他们回了。时候不早,你也歇着吧。”】
【说完,他们离开了。】
【她还跪着。】
【男人站起身,扶她起来。】
【“走吧。”】
【她没说话,牵着男人的手,跟着他走……】
丁文书到家的时候,柳小姐已经和往日一样吃过晚饭了。
这几日,周围的邻居都以为柳小姐是丁文书的妻子。他也懒得解释,于是便对外宣称这是自己刚过门的太太。对西河口的人来说,太太一词实属新鲜,于是干脆还是称其为丁夫人。
“丁夫人”虽说是大家闺秀,但比起别人家的媳妇,做派那是大大不同的。首先她时髦,穿的衣服是乡里人从没见过的,有好几家的闺女媳妇悄悄打听这布料上哪儿有的买;其次她大方好动,从不憋在家里,“丈夫”出门做事,她也出门买菜,而且只要够斤两,便从不与人讨价还价,显得就是那么有身份,偶尔还能看她出门到山上、河边遛弯,实在罕见,乡民无不啧啧称奇;另外她还念过书,这在西河口是不可想象的,女人家哪能念书呢?不符妇道不说,而且百无一用啊。不过,在“丁夫人”引经据典指责了朱屠户不该缺斤少两坑骗百姓后,这个观点不攻自破。
以往西河口的人家教育自己的女儿,都是“你看人王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现在变成了“你学学人家丁夫人,知书达理,为民谋福”。
总得来说,“丁夫人”就是这么豪迈,就是这么有气质。在西河口的大姑娘小媳妇不知追星为何物的年代,她们已经梦想将来要做“丁夫人”这样的女人了。
然而,任未过门的“丁夫人”再怎么洒脱豪爽,大年初一,自己的男人不在身边,也难免生出几分怨气。
“哟,回来啦?”
丁文书面不改色,“嗯,回来了。”
“今天写了几页县志?审了几桩案子啊?”
丁文书不理她,自己摊开笔墨写日记。
柳小姐笑了,她是知道自己未婚夫的脾气的,吃软不吃硬——她父亲的拳头除外。
“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丁文书回了一句。
“今天我听街上敲锣打鼓,是出了什么热闹事吗?”
“确实热闹。红白喜事都有了。”
“这可真奇怪。就说今天是好日子吧,怎么红事白事都让一家人办了。”
丁文书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是一家人办的?”
“隔壁的周婶儿下午来屋里坐了会儿,说起这家人。”
“嗯,那就是了。我记得在我还小的时候,周婶儿就在王家帮工。”
“周婶儿说今天王家嫁闺女。我还想说,这王家真有些罗曼蒂克。”
丁文书没明白,“这和罗曼蒂克有什么关系?”
柳小姐笑问:“按西元算法,今天该是几月几日?”
丁文书算了算,“今天是……二月十四日,啊,原来如此。”说完这话,心里不禁对未婚妻有了些愧疚——既是大年初一,又是西方情人佳节,自己却没有陪伴未婚妻,实在不应该。
见丁文书脸色尴尬,柳小姐岔开了话头,“王家很有钱?”
“乡绅地主呗,就是这个样子。”
柳小姐搬了张凳子,坐在丁文书身边。
“我听说王家今天嫁的女儿是个假的?”
“说假倒也不假。”
“哦?”
“女儿是真女儿,但是不是原先要嫁的那个。”
“是吗?这可真奇怪。”
“奇怪的事多了去了。”
丁文书把笔收起来,将今天的事情悉数告诉了未婚妻。他知道未婚妻一向机智过人,想要听听她的意见。
听完丁文书的话,柳小姐秀眉微蹙,想了想,“你说,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