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幸福也是一种专注,要获得幸福,必不可少的是内心的安宁和满足。幸福可大可小,就看满足自己的程度。凡人,终究脱不了自私,哪怕他自身可能没意识到这点。有时候,人通过一种宣泄或者表达,让对方知道,来转移烦恼或者摆脱精神上的枷锁,也是一种满足自己心灵的平衡的自私表现。事情的发展有其自己内在的规律性,所谓水到渠成,和各人内心的期望大小关系并不大。而大大小小各种事情的成败根据其规律每天都在发生。也许对大部分人来说,失败的次数往往远大于成功的次数是非常正常的,这样就会产生期望越高失望越变大的现象,对自己产生很多徒劳的烦恼。而懂得无为而治的人,不会因为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而扰乱自己的思维,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许反而会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幸福和成功从来都不是想出来的,因为人在追求他们的时候是无暇想太多的。纵使人脑有无限的空间,但我们的心始终都是“一心一意”的,当心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所打扰、变得躁动时,我们便无法再看清眼前的路,只有让心回归本位,扫除心室中的阴霾,这盏心灯才会重新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一天,梁武帝请宝志禅师看戏。结束时,梁武帝问禅师:“今天戏演得好吗?”
禅师答:“我不知道。”
武帝又问:“今天戏唱得好吗?”
禅师答:“我不知道。”
武帝十分奇怪:“禅师明明坐在这看戏,怎么会不知道!”
禅师说:“陛下,明天不妨再要这一班戏子来做戏,并选一名已判死罪就要杀头的罪犯,命他手捧一盘水,跪在戏台前看戏,并对他说:‘等戏好了,这盆水一点都不洒出来,立刻赐你无罪,如果洒出,立刻绑去斩首。’”
武帝虽不知用意,但还是照办。
次日,罪犯看完戏,水一滴也不洒出来。
宝志禅师问罪犯:“戏好看吗?”
罪犯答:“不知道。”
宝志禅师又问:“戏好听吗?”
罪犯答:“不知道。”
宝志公问:“你跪在台前看戏、听戏,怎么会不知道?”
罪犯答:“我心顾着这盘水都来不及,哪有心看戏、听戏。”
武帝一听,终于明白:心不在戏,那么,对戏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罪犯心在生死大事,而不在戏,那么,怎么会知道戏演得好坏?
万事皆如此,如果我们感到外界的杂事无时无刻不在干扰着我们的心智,那就证明我们还不够专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
在平静、和平与宁静的状态中,你像个坚石般,没有人能够伤害你或对你生气。因为你不容许他们那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试图去做。
每个生命的片刻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磨炼心智的机会,这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起心动念思考事情,念头之间都会提升或降低我们内心的力量。在任何时刻,如果你感觉焦虑,你可停止手边进行的事,并专注在平静的念头上,想象你所面对的挑战都呈现正向的结果。你可以观想身处于一个宁静的地方。你的头脑并不知道它是个想象空间,它相信一切都安好并能使你的身体放松下来。
当你到达了内在的宁静深潭,在你身体中的所有紧张将融解,所有的恐惧将消失。你正向光打开,对于挑战的解决方法将呈现于眼前。当门一开启,生命就开始流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