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在身的官员,匾也是有等级和规格的。像敕造荣国府红底黑边金字,乃是开国皇帝亲提。左下角印有晋朝开国皇帝的宝印,右下角印有荣国府荣国公印。
就冲这块匾,一般人家还真不敢随便乱闯。
如果贾琅不分府,那么他本家还是在荣国府,皇帝赐宅只能是别院,不能挂官员匾只能挂平民匾,甚至不能挂匾。
若是分府,那么贾琅作为独立体,便可以挂官员才能挂的匾额,所代表的意义自然不一样。
现在的问题是,贾琅现在有出息了,如今分府,日后只能作为嫡系的一支,甚至会变成旁系。
不分府,贾琅就得罪了皇帝,对于贾琅的前途很不利。
分府,贾家人不想,不分府,贾家人也不想两头都得罪。
于是,贾家就分不分府的事情,从接到圣旨就开始讨论,一直讨论到晚餐结束。
结果自然是分府,他们现在讨论的是如何分府、什么时候分府等等细节。
贾母接到圣旨那会,心下一惊,连着几个大喘气。现在这回,早就淡定。她到底也是见过世面的,心中心明,自然不会做出什么‘脑抽’的事情来。
“咚。”拐杖重重得一咚地,看贾母严肃的神情,众人皆敛声屏气。
“好了,有什么好讨论的。既然圣上是赐婚贺喜,赐宅添礼,分府自然要在订婚前。琅儿。”贾母对贾琅招招手。
贾琅一直保持沉默,他由始至终一句话都没有说,因为无论怎么讨论结果都不会改变。
“三日后由贾府的族长贾珍出面,在祖宗祠堂面前为你举行分府仪式。虽然分府,但你还是贾家人,荣国府依旧是你的家。
琅儿,你且记着。我们荣国府永远是你的家,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等你搬去新府,梨香院我给你再好好返修一遍,永远给你保留着。”
贾母慈爱又坚定得对着贾琅郑重得说到,眼神里面竟然少了几分功利。
贾琅一时之间到真有几分感动,对着贾母重重得点了点头。
三日后,贾琅便在贾珍的主持下,和荣国府分了家。
同时当天正式搬出贾家,当然他只是做做样子搬了一些日常用品,大部分的东西都没有带走。
一是彰显自己和贾家的关系依旧藕断丝连,二是彰显自己大度,没必要斤斤计较。
贾琅的新家自然不可能有贾府那般大,但是却比梨香院大上数十倍不止。
要知道当年和玉公主乃是帝后第一女,自小就宠爱有加。其他公主还未长大就被和亲,唯有和玉公主嫁在京都,与驸马琴瑟和鸣的生活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和玉公主乃是嫡长公主,公主府无论是地段还是规格都彰显她的身份和贵重。
虽然和玉公主已逝去百年,公主府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但在京都之内想要找到更好更大的地方,是不能够的。
贾琅钱多可以用来烧,所以他一点不客气,直接把公主府里面的所以建筑物全都推到,重建。
这墙也要重建,不过连墙都推到未免兴师动众,只能以后再徐徐图之。
贾琅找了顶尖的设计师,让人做出小模型来,让他直观得看到宅子建好之后的模样。
因为贾琅官不高,很多东西不能用,不过想着日后可以加官进爵,贾琅也不着急,让他们先把地基打好。
如果能造出比较现代化的管道来,贾琅日后就有福了。
虽然看了书,知道林黛玉颇喜清幽,爱潇湘馆的几排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潇湘馆格局不错,风景也不错,却未免太清幽,且过小。
对于府中夫人,掌管全府的女主人而言,住处还是要稍微大气一些。可以精致,但太过清幽不好。
贾琅光明正大下帖拜见岳父,也没矫情,更没虚晃,之言这件事。
林如海听贾琅这般请求,到觉惊奇。若是旁人,自然觉得贾琅太过阴柔,受控内宅妇人之手。
可这内宅妇人若是他的宝贝女儿,这心态自然就不一样。
林如海倒觉得贾琅这般体贴他的女儿,心中对贾琅也越发喜爱起来。
在贾琅快要离开林府时,得了回信。
信的内容到叫贾琅有些惊讶,本以为林黛玉会提出不少要求,毕竟林黛玉不是那种虚与蛇委的性子。
没想到信上只有五个字—— 且凭君做主!
蓦的,贾琅深思片刻,最后下定了决心。
设计图很快就定下来,着可靠之人负责一切事物之后,贾琅便回吏部述职,去外地上任。
路途遥远不说,这次管理的地方也大了许多,贾琅自己忖度几分,只怕两三年难回京城。
不过想着两年后,林妹妹过了十五,到时候就可以举行婚礼,贾琅只觉雄心万丈。
走的时候很低调,贾琅就是简单得去述职,然后就离开了。
林黛玉望着一池清水,心中倒有几分抑郁,不知为何心中竟有些许难受。
“姑娘,仔细自己的身体。若是三爷回来,看到我们没照顾好你,肯定饶不了我们。”桑竹连忙把亭子里面的竹帘放下来。
“哪里就不仔细了,天虽热,我又不在外面。”林黛玉反驳几句,自顾自摇着扇子,语气软绵绵的。
“这日头毒,可要仔细。若是发了汗,怕衣服粘着你不舒服。等会回房间,阴冷阴冷,最是怕这冷热交替。
姑娘今日看起来有些提不起劲,可是要午休一下。”桑竹也拿起一把扇子轻轻替林黛玉扇起来。
“你别扇我了,自己坐下凉快凉快。”林黛玉体虚,冬日怕寒,夏日怕热。偏她冬日不能干捂,夏天不能冰敷。
冬天烧炕,她睡上一晚,就觉得整个人都干渴得厉害。以前总是在房间里面加水盆,不过效果也就那样。
夏天炎热,她房中可以放冰,放在床底,她却要垫着棉被、盖着被子睡。不知她该冷,还是该热。
林黛玉常常再想,她这样的身体,真的还有养好的那天吗?
一时之间,脸上带着忧愁之色。
“姑娘,怎的伤感起来?”桑竹对于林黛玉这幅模样已经驾轻就熟,不紧不慢得问道。
“没什么。。。”林黛玉没了心情,闭目养神躺在榻上,连扇子也不摇了。
“姑娘可不能伤感,太医可是说了,要放宽心。姑娘虽有些体虚,但并不是什么大病。姑娘以前年岁小,这药有三分毒,哪能轻易用药。
如今姑娘慢慢长大,我们瞧着气色竟大好,可见食疗还是有用的。”桑竹不知道林黛玉为何伤心,她只是随意转了一个话题。
“太医何时说了这话?”林黛玉睁开眼睛,望着桑竹。
“就是太医过来给老爷诊脉的时候,不是也给姑娘诊过。当时,那太医不是开了两剂温补的药,后来又诊过一次,就说了这话。
太医若是觉得姑娘身体不好,怎么可能不开药。就是因为姑娘身体只是娇弱,所以平日吃穿精细些,便无大碍,所以才没有开药。
因姑娘每每爱忧思,所以叫姑娘平日开心些,自然就会越来越好。哦,姑娘当时在里屋,可能没听见老太医的嘱咐。”
桑竹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虽然有些偏题,但的确是老太医的话。
林黛玉回想起来,的确那日神困倦乏,不记得老太医说了什么。
这桑竹这么一岔,林黛玉的确是忘记自己刚才的担忧,只想着下次老太医再来诊治,真要好好听听太医是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