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漂亮,但是从开始拍摄起,她的表演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对劲。
这种感觉摄影师是第一个感觉出来的,他觉得阿尔沙的表演很奇怪,但是他并没有多嘴,因为他对于伊娃这个导演,本身就存在质疑,所以并不想掺和。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伊娃经验还挺老道的,至少她一眼就看出了阿尔沙的问题。
她走到阿尔沙那儿说道:“阿尔沙,你之前舞台剧演得很多,所以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上镜的道理。”
阿尔沙眨了几下那双大眼睛,“什么道理?我演的不对吗”
伊娃十分简略地概括道:“请你不要看镜头。”
阿尔沙傻眼了,“不要看镜头?”
舞台剧的演员习惯性将眼神盯着下面的观众,但是拍MTV、电影这类影视却不同,演员眼神一直盯着镜头,会不自然。
阿尔沙此刻才恍然大悟,“你说得对伊娃,我不该看着镜头。”
拍摄继续。
很快,摄影师、副导演以及其他工作人员渐渐发现,伊娃和其他导演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她喜欢构建独特的幻想世界,这种审美甚至是独一无二的。
昏暗,浑浊,层次丰富的色彩。
整个画面基本都是一片青褐色的,但是红色的运用非常点到为止。比如高傲的贵族居住在红色屋地的别墅内,再比如阿尔沙穿着的红色裙子,这些都有着无庸置疑的色彩力度。
偶尔,伊娃也会用一点鲜艳的蓝色,比如浅蓝色的海上,阿尔沙在海洋中穿梭,天上略过丑陋的机械飞机。
这是她在阐述自己的世界观。
伊娃的拍摄是打乱顺序的拍摄,所以她第一天先拍摄的反而是最后的剧情桥段。
虽然大部分拍摄是在绿幕下进行的,但是伊娃对演员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此刻,她一直在纠结一个镜头,阿尔沙拍了很多次都没有让她满意。
是阿尔沙站在高处,看着脚下城市的毁灭。
伊娃用了很多时间和阿尔沙讲这一幕戏,“你的眼神应该是空洞的、但是还是要具有悲悯的人性,你可怜人们,你又残酷无情。”
阿尔沙觉得她真的很难消化这些信息,她花了很久才终于摸到一点门道。
她不是什么有天赋的演员,但是在伊娃一整天的咔机中,她终于过了这一条。
因为在这一条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所以伊娃就结束了一天的拍摄。
不过她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一边拍摄一边做后期特效。
当然,那种完整地特效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粗制一般还是可以的,把之前拍的内容粗制一下特效看看效果,可以让她更好的掌握作品。
拍摄进行了几日,某一天晚上席妮德也亲自来了片场监督,想要看看这几日伊娃究竟把片子拍成什么样了。
而当她赶到现场的时候,伊娃正在和特效师制作最后那个阿尔沙的镜头。
那一刻,席妮德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
复古魔幻的风格下,那些超出认知范围尺度的钢铁构筑物、信息爆炸的凌乱都市。
看似五光十色的精致光影,其实内里却布满了阴冷、潮湿、绝望。
这是伊娃内心的那个未来都市。
颓废的、丑陋的、复杂的、压抑的、无药可救的都市。
一缕阳光穿过摩天大楼洒在阿尔沙的脸上,一只雪白的幼猫跳上了阿尔沙的肩头,此时的阿尔沙看起来,像极了降临凡间的天使。
但是她的眼神空洞而悲悯,一切看起来并非那么简单。
镜头晃到她的脚下。
席妮德此刻才发现,比起上面平和静谧的景象,其脚下……却是灰飞烟灭的场景!
阿尔沙的脚下,是无止境的爆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
无数高楼在摇摇欲坠,无数生物不断坠落,世界在脚下毁灭。
阿尔沙的周围是五光斑斓的婆娑光影,身后有着拖长的流彩光晕。
天使带来毁灭,这种强烈的冲击感,在空灵优雅的咏唱声中,震撼,凄美。
伴随着毁灭、残破的躯体、四溢的鲜血、膨胀扭曲的内脏、喷涌而出的残肢。
这些感官冲击太过强烈,那种活生生的被毁灭、被扭曲的感觉,那种无休止的爆破,爆破即是美。
这是伊娃的暴力美学,让一切事物在华丽中毁灭。
席妮德第一次见到这种冲击性如此强大的画面,活生生的割裂和暴力的美感。
她看呆了。
她从未想过这支MTV能在伊娃的掌镜下达到这样的效果。
她也从未见过这种色彩、这种构图、这种分镜。
席妮德敢说,能够拍出这个画面的伊娃,一定称得上是个天才。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如果未来人们看到一个少女站在废墟之上,他们可能不会想到阿尔沙,但是他们一定会想到伊娃-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