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一些的宿怨?
吃完午饭,碗筷都没洗,苏姐儿就直往我身上腻歪过来。
我说:“你还真是过江的树叶呀!”
苏姐儿问:“什么意思?”
我说:“全凭着一股子浪劲!”
苏姐儿哈哈一笑,将我扑倒在沙发之上,折腾了一会,两人抱着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日头已经有些偏软,我跟她说得去看望个长辈。
苏姐儿说你在四九城还有亲戚?
我摇了摇头,说不是亲戚也可以是长辈嘛!
苏姐儿问是不是上次那个人?要有什么事儿,记得跟姐姐说!
我拍了拍她满是胶原蛋白的脸蛋,说放心啦,是真正的长辈!
临出门的时候,我还特意看了看她挂在书柜上的银色匕首,稍微放心。
到了门外,开着车先去了“正隆斋”的老字号饽饽铺。老北京人管点心叫“饽饽”,据说是始于元代。
当年元世祖定都大都后,市面上多是蒙古饽饽为主的民族食品,也称鞑子饽饽铺。到了明永乐年间迁都这儿后,又带来了南方糕点,经营这种糕点的称南果铺。清朝入关后,又带来满洲饽饽。
到了清末民初,逐渐融化为满汉结合的北方糕点,称“北案儿”;南果铺则称“南案儿”;清真则称“素案儿”。
要不说四九城是文化中心,光是点心都透着传承,四时节令,更是更有讲究,正月初开市到正月十五供应细馅什锦元宵,四月鲜花玫瑰饼、鲜花藤萝饼;五月节江米小枣粽子、五毒饼;八月中秋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翻毛月饼,南果铺则供应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九月重阳,应节供应重阳花糕。十月入冬,玉面蜂糕、芙蓉糕、萨其马又上市了。一进腊月门,又准备年货供应了。
那时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要祭灶,送灶王上天,要供应关东糖和南糖,关东糖用麦芽糖制成,形状有糖棍儿和糖瓜儿两种。
杨伯好北方牙口,特别是正隆斋的大小八件,缸炉槽糕、套环蓼花、龙凤喜饼、核桃酥、杏仁酥、杏仁干粮、焦排叉、中果条等。
我也不讲究那么多,买了几个点心盒子,用绳子拴住,就直奔古宅而去。
拍开房门,毫无意外的杨伯依旧一个人,看了我一眼说:“来啦。”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两个月没见,感觉杨伯两鬓的白发又多了几根,我心理有些发酸,将点心盒子递过去,跟着他往里走,空荡荡的有些凄凉,到了正厅给“古老”上了柱香,就回到杨伯的耳房中。
茶香袅袅,我将那张草图拿了出来,杨伯看了一眼,说煞局?
果然不出我所料,杨伯跟着古老多年,要说完全不懂古玩或者风水,那简直就是扯蛋!
我点了点头,说凹风之煞。
杨伯自然知道这个东西的厉害,脸色一沉,说哪儿来的?
我苦笑了一声,将我们小区遇到的事儿都跟他说了,它妈的,一回来就需要这种邪事,我心里也是憋着一股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