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她是地球上唯一的卫星,多年来一直默默地守卫着地球。
在华夏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玉免、素娥、冰轮、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等。
自古流传下来的关于月亮的美妙诗词更是数不甚数。
人们用月亮寄托了自己的情感,时间、愁绪、爱情等等。
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月亮并不陌生,因为在望远镜发明之前,古代的人们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洁的明月。
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状奇特,于是人们就编出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美丽神话。
而古希腊人则把月球看作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并且把女神狩猎时从不离身的银弓作为月球的天文符号。
经过现代观察大家当然知道了,原来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区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作为离地球最近一个天体,地月距离平均有38.4万千米,月球对于地球的作用更是无可取代的。
可是,大家也想知道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如今的科学界这是一个大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
但目前最流行的说法就是“碰撞”理论。
约45亿年前,一个叫做“忒伊亚”小行星,以每小时4000公里的飞行速度猛然撞击早期的地球,力度如此之大,以致这个行星的铁质核一直撞到了地球的中心,而98%的物质因撞击而融合,碰撞结果是产生巨大爆炸,伴随有6000c以上的高温。
而这次的碰撞也让原本是直立的地球轴心被撞歪了,这就是现在地球仪都是倾斜的原因。
而地球的倾斜角度为23.5度,当地球倾斜着围绕太阳运动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四季变化。
撞飞的碎片围绕地球运动,最终又相互碰撞形成了现在的灰色天体,形成了我们熟悉的月球。
而在45亿年之前,地月距离只有两万公里,相当于华夏到花旗国的一个来回。
所以那时候的月球看起来比现在要大250倍!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月球正在不断远离地球,直到现在地月平均距离已经增加到了38.4万公里。
所以在45亿年之前,地球一天只有区区四五个小时。
而现在月球依旧在以每年3.82厘米的速度缓慢漂移!
随着月球消失,地球也受到很大影响。
现在很多人在开玩笑说“时间怎么这么难熬,时间这么长。”
可这个确实不是一个笑话了,随着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在两亿年后,地球的一天将会变成25个小时。
这个结果很难让很多人接受。
毕竟,月亮已经和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那种失落。这种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按照埃塞尔的说法,那现在就值得商榷了。
“阿丽塔,数据库里有记载其他星球的卫星么?”
楚风询问了下阿丽塔,作为飞船的智脑,阿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