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听着箫声悠扬,心里却莫名悲凉。
一曲完了,华砚见毓秀面上有淡淡的失落之意,就笑着问一句,“你不是最爱这首曲子吗?怎么今天听了却一脸难过?”
毓秀强笑道,“我想到了从前,在我还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储时的从前,那个时候我什么都没有,身边就只有你。”
华砚讪笑道,“从前你眼里却看不到我,只看得到姜郁。”
毓秀脸一红,低头苦笑,“其实直到今天,我心里对姜郁还是有执着,天知道这一份可笑的执着根源在哪里。”
华砚轻轻叹了一口气,半晌才颇无奈地说一句,“只能归罪于缘分的缘故。大概是你和那个人前世有未了的缘分,才会拖到今世来偿。”
未了的缘分?
听起来真是虚无缥缈。
毓秀猛摇了两下头,“算了,不要提他了。我和他从一开始就站在对立面,这一世注定有缘无分。”
华砚似笑非笑,“你怎么知道你和他有缘无份?缘分稀奇,如果你们注定姻缘,不管经历多少挫折,最后的结果也并未可知。”
毓秀蹙眉摇头道,“这你就说错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真正阻隔在我与姜郁之前的,是我和他的各自为政。”
华砚不置可否,笑着把玉箫放到枕边,钻到被子里;毓秀也懒得说服华砚,忍着郁闷在另一边躺了。
两人并排沉默良久,华砚却突然问一句,“为你做桃花糕的那个侍子,被你遣到宫外去了吗?”
毓秀紧合的双眼又睁了开,一转身,正对上华砚晶亮亮的一双眸子。
是心虚也好,错觉也好,她总觉得他的表情里含着戏谑的味道。
“突然问这个干什么?”
“像陶菁这种相貌的人本来就惹人注意,他又时时在你身边形影不离,一个皇上面前的红人,却突然不见了踪影,任谁都会好奇。”
比起姜郁,毓秀更不愿提起陶菁,如果她现在面对的人不是华砚,她恐怕会不耐烦地敷衍过去。
“我不是不想留他,只是他知道的事情太多,留他在我身边,我心里不自在。”
华砚嗤笑道,“悦声说陶菁潜入帝陵的时候,我也觉得诧异,你是因为这个才觉得他不可留?”
毓秀哀哀看了一眼华砚,“因为他在帝陵里来去自由的事,我的确对他有忌讳,也有疑惑,可他之后救了我的命,我怎么能因为他救了我的命处罚他。是他之后说的一番话,让我生出送他离开的想法。”
“他说了什么话?”
毓秀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有隐瞒华砚,“他说了两段陈年往事,正因为是陈年往事,又是那么不为外人知的陈年往事,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华砚一愣,渐渐就想清楚了前因后果,“皇上说的所谓陈年往事,可与朝中两位要臣有关?”
毓秀叹息着点了点头,“不错。陶菁身陷囹圄的两年,曾与程棉相交,他得知程棉的事倒也情有可原,可他是怎么知道纪老的事的?”
华砚吃了一惊,“陶菁知道纪老的事?那他知不知道那年冬天我们去过边关的事?”
毓秀叹道,“他没有说,我也没有问,如果我问了,而确定他知道一切,我怕我真的会杀了他。”
边关的那一场大雪,直到今天,华砚还历历在目。
那一年发生的事,是毓秀在局中步下的最至关紧要的一步棋,如果这步棋被破了,他们的这一场博弈,恐怕就会满盘皆输。
华砚心里也知道事态严重,却强装无恙安抚毓秀,“当年知道我们去往边关的人绝无仅有,如果陶菁只是略知纪老的事,皇上不必担心。”
毓秀一声长叹,“在我身边,且知道我所有的人就只有你,除了你,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我可以完全地信任。”
华砚勾唇一笑,调侃道,“可即便我在你眼里是这样的存在,也配不上一枚九龙章。”
毓秀明知华砚开玩笑,她却觉得自己被将了一军,里子面子都尴尬,“你我之间不差这一个约定,我以为你并不在乎。”
华砚望着毓秀的眼睛,凌然一笑,笑中多了许多复杂的意味,“我不是不在乎,于公于私,我都想在你心里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