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一个无功无名的平民为太子太傅本不合祖制,但是帝愧疚对上官皇后的食言与冷落,因为左派人马的再度崛起,三省六部御史大夫哪边都没有刁难,圣旨带着首个寒籍出身的翰林顺利抵达东宫。
庆德帝恢复对左淑仪的独宠后,大臣们似乎没那么反感上官皇后出现在朝堂上,众人以国师为首,开始出谋划策积级调动人事以恢复生产安定民生。
“臣启圣听,青州施卫伯、县程九万、潮州上官锦华等政绩突出,吏部酌调其回都。”吏部右侍郎以户部记载的数据为准,大赞为所列地方官,独辟蹊径改良了水利建设提高了粮食产量为当地民生与社会安定做出巨大的贡献,拟报中书省调入司农寺。
庆德帝看着吏部递上的这份折子,斟酌未准。他对秦关月说,其他两人调入司农寺,把上官锦华的名字划掉。
秦关月忙道不可,上官锦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因地制宜推出种种有利于农工商生产发展的举措,历年上缴国库的粮税为十二州府之最,这样出色的人才是目前安邦定国的首要人选。
庆德帝又说允上官锦华在十二州府间巡游,把他的经验传给各地官员,服务百姓。众臣说无此先例,也会打击有志之士把毕生所学献给朝庭的士气。庆德帝侧过头,问皇后于此调何所思。
上官敏华一贯冷眼旁观,这次是周承熙。她注视着他眉眼间的无情。冷冷笑道:“这天下有用之人遍地皆是,为何非要是上官锦华?还是,”她压低了声音,反诘这样地调动藏着什么特别的心思?
清冷冷的调子似是被深深地激怒,国师与一大帮子官员异口同声,这出任命是为着江山社稷,绝无半分私心。
“那么,本宫也要举荐一个人。”上官敏华的眉角凌厉而锐利,透过金色帘帐刺向秦关月。她推江一流出任太府寺掌管贸易,理由同国师,这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太府这个肥缺与司农寺怎可并列相语,别说秦关月不肯。就是庆德帝也不同意。上官敏华的态度很明确,若不同意她的要求,那晋升上官锦华也免谈。庆德帝要与她说道理,她幽怨无比:“圣上当日何所誓!”
台下还有个靖远侯唯恐天下不乱。提醒庆德帝不要忘记昔日所许下的诺言,不要有了新人就忘旧人,不要忘了上官敏华成就他的皇位所做出地重大牺牲云云。
秦关月怒斥周淡胡说八道,早朝商议的是国家大事。而非儿女情长。上官敏华悠悠地回道,既如此,庆德帝何须过问她的意思。直接准了便是。她也无意与男人争长短。
“吵够没有!”庆德帝一掌击碎龙椅上的手柄。令出如山,不仅准了调任上官锦华地奏。也批准又一个翰林入九寺的举荐,以为安抚皇后的萧然之意。
散场后,众官员三三两两向宫外行,不少人眉开眼笑,聚在国师秦关月左右之人,说起今日早朝上官敏华的言行:无忌惮地安插人手。”
“要胁地话都放出来,不知死活。”
“还与靖远府的侯爷纠缠不清,无知又无德。”
“咱顶上那位,可不是善茬,上官氏,”众人得出一个结论,气数将尽。
秦关月神色淡漠,听着这些似是而非地议论,末了才问:“江一流何时见过元殊皇后?”
江氏,末落家族,何足道哉?秦关月却像是嗅到了一丝阴谋,拒绝了众臣深入详谈的邀约,匆匆离去。
帝后二人从隐蔽处走出,望着秦关月戒慎的背影,上官敏华淡然道:“国师起疑心了,会否急了?”
周承熙冷笑,傲然道:“他若不起疑,也枉称秦关月。”
上官敏华见他这般模样,便知他已定好下步棋,专候秦关月钻进去。她想了想,最近她只需配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