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味地抒情没有力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

    周末的时候,我和儿子去小区周围的书店,买读者文摘。学校的老师要求他们经常看这个杂志。我经常看儿子他们做一些摘抄的笔记。

    我们买了杂志出来,儿子跟我说:爸爸,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我说是什么。

    儿子说:我刚才付款的地方,放了一排的影碟。都是变形金刚、终结者之类的。

    我说:哦,这说明了什么呢?

    儿子说:我猜是因为新的星际迷航要上映了。商家就把这同类的电影,摆放出来,让大家看。

    我说:有道理。商家是在做营销。

    儿子:什么是营销?

    我说:就是商家想一些办法来帮助推销商品给顾客。比如说星际迷航的新电影要上映了,商家就找一些同类的书、影碟和杂志,摆放在一起让大家选。他们就是想办法,让人能顺便多买一点。

    儿子说:原来他们是这样想的!

    我说:那当然,他们是动了脑子的。

    儿子说:哪还有没有其他促销的办法呢?

    我说:有啊。刚才这种,叫同类促销。还有一种,貌似没有关系,但实质上,有关系。

    我说:曾经有超市在卖小孩纸尿裤的地方,也摆放啤酒。结果,这两种东西都同时卖得很好。

    儿子说:我不明白。

    我说:看起来两件东西没有关系是不是?其实,如果这样想,就很容易理解:妈妈在家里带小孩,爸爸到超市买纸尿裤,顺便买点啤酒犒劳自己。

    儿子说:原来是这样。但是,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说:是的,这只是一种猜测。比较合理的猜测。其实,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会出现这个结果。

    儿子说:那谁会知道?

    我说:电脑。我们去家乐福购物,你到出口的地方付款。收银员扫描货物,那些销售商品的数据就汇集在一起。数据会发现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买了纸尿裤的人,同时也买了啤酒。

    我说:是电脑数据在提示人该怎么做,可以更方便卖出更多的东西。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经常调整货物摆放的位置。

    儿子说:难怪上次,我发现卖文具的地方挪了地方,我在里面转了一大圈才找到。

    我说:你进去后,会重新定位。有很新鲜的感觉,也会发现旁边有不同的东西,可以选。

    晚上的时候,儿子要写作文了,还没有题目。我就说白天,我们聊的事情,可以写一写。

    儿子说:就是一些想法。也可以写吗?

    我说:那当然。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写?

    (二)

    我对现在学校里的语文课,基本上不抱过高的希望。尤其是作文课。

    初中生,应该写一些说理性的文字了,很多时候,老师还在强调学生写抒情文字。

    我倒不觉得抒情的东西不能写,关键看你如何抒情。没事乱哼哼,写很多肉麻的排比句。太恐怖。

    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一个抒情时代,是不是现在学校的老师都是阴盛阳衰,不过,我觉得男孩子如果在课外推荐阅读的只是三毛作品,写一些软绵绵的抒情文字,真的是太恐怖。

    有时,我看儿子摘抄读者文摘的时候,就忍不住说:乱弹琴!

    我跟儿子说:其实,读者文摘最大的好处,不是里面的单个句子。语言,或者词语是有环境的。你这个词放在这里很好,放在其他地方就未必合适。词语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含义。

    儿子茫然。

    我说:不知你发现没有,读者文摘里面的文章,一般来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儿子摇头。

    我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多文字,都是这样的模式:讲一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

    儿子说:这样写,难道不是很简单?

    我说:简单又没有错。复杂往往才容易出错。很多人都用这样的简单技巧:讲一个故事,作一个启发,引导出一个结论。

    我说:华尔街日报的文章里面,也有一个很常见的叙述技巧:每次文字开头的时候,写一个具体的人物,或者场景。有点象电影里的处理:用一个近景聚焦,话题引出后,然后,再拉开来。最后,在结尾的地方,有可能的话,又再回到具体的场景中。

    他们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这样做呢?经验证明,这样很有效。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人的大脑从来都是很容易理解故事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