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写在走出校园之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两个月前,我还在壳牌公司做校园招聘,而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

    做的事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原来是为了公司做,现在是为了自己做。

    一直想写点儿什么给将要走出校园的同学们——不管大家将要毕业还是要参加暑期实习。

    六一刚过没多久,就先从小时候说起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谈理想。每当老师问起“将来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这样的字眼。虽然前些天媒体也报道了一个小女孩儿长大后想当城管——便可以对父母这样的小商小贩好一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六一的时候收到一个长我几岁的(前)同事的短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大,长大后又会留恋小时候的纯洁,但愿每个人都童心未泯”

    可“但愿”只是愿望,如果再对大学生们问起“毕业后你想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通常会是“白领”、“公务员”或者“我不知道,边走边看”吧。

    不知道这些年是成长了还是退步了。

    前两天看法国网球公开赛,有一个挺打动人的广告——一款名表,邀请阿加西和格拉芙出演,帮助各种肤色的小朋友读书、画画。打动我的不是网球巨星的慈善行为,而是小朋友们说的四句话:

    ilearntolearn,ilearntorespect,ilearntofindmyway,ilearntobemyself。

    尤其最后两句,可以一下把我们拽回十几二十年前,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能像那些小朋友一样自信的说“我学会了走自己的路,我学会了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可能比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多数同学年长一点,但也终究逃不出八零后的整体生态特征——

    在父母乃至祖辈人的呵护下,从小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上一所好大学——其他事情都在其次。至于“走自己的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这类问题,都“等考上大学再说”

    而到今天,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多数人可能已经拿到工作或者出国的offer,或者已经取得继续读书的资格。但不管你拿到的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百,不管你将去海外名校读书还是到一所国内三流院校继续学习,不管你毕业之后就能立刻买房买车还是每月得算计着怎么租房和坐公交,在终于可以“自立”的时候,再也不能忽略的问题是——这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站在各位同学的立场,如果实际工作经验很少,你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都没有经历过,怎么判断那是不是我想要的?”

    这是实话。

    我想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体验——尽管在bbs上同学们已经能看到很多此类经验分享的文章了。

    拿自己的经历来说

    很庆幸大三暑假就可以到壳牌实习,更要感谢人大商学院在大四只安排了三门课,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到企业安心实习。

    算上暑期实习以及之后的延期实习一直到全职工作,在壳牌总共待了四年。四年中,我从销售部门的实习生,到全职的客户经理,再到负责毕业生招聘市场,四年里,不管在哪个岗位上,不管是什么工作内容,单从工作本身,难度都不大。倒是像浮沉、杜拉拉升职记这类职场小说所描述的情景一样,人际关系方面才是最费神的。没有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建议读一下,这会让你放下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走入职场之前准备得更充分。

    记得我还在壳牌润滑油部做实习生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与一些汽车修理店铺的小老板打交道。客观的说,他们文化层次确实不高,我那时也不太乐意与这些“很土的人”打交道。但壳牌公司的老板当时就告诫我:“千万别瞧不起他们,不说别的,他们收入肯定比在公司里面工作的白领高”当时听到这些挺崩溃的——怎么可能呢?我可是在五百强排名前三的公司里面工作!收入却比不上这些“土”人?——就算表面上不说这些话,心里也是犯嘀咕。后来接触了一些老板后才发现,别看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做事讲诚信,讲良心。他们跟自己的客户称兄道弟,用的不是“专业销售技巧”而就是简简单单的做人。如此简单,但就是能赚钱。

    我现在创业也有体会。刚开始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因为自己不懂,就想到了找代理公司——很小规模的民企。最开始只是网上搜了个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谈了谈代理费用,口头约定之后,对方就立刻开始帮我做企业名称的申报。按理说,我只是给人打个电话,还没见过面,更没走付定金、签合同之类的手续,按自己在外企“正规”的思维习惯,他们应该有所担心——“这个人是个骗子怎么办?我帮他忙活一阵子万一不给钱怎么办?”但不知是因为经验丰富还是其他原因,这家代理公司完全没有这些顾虑,最终只见了一次面,就把注册登记办妥了。

    规范吗?确实不规范。而且依照我在商学院和企业学到的思维方式——这样做有风险,而且企业也不可能做大。但不可否认,跟对方合作,我却感到如沐春风。没有看似冗繁但实则对风险控制无多帮助的“系统”、“流程”我们之间靠的就是最朴素的信任。

    但在大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对外的业务部门,还是对内的职能部门,公司靠的不是个人能力,而主要是“标准、流程”除去一些冗繁、低效的东西,这些“标准、流程”对公司来讲还是有价值的。处于实际操作层面的个人,并不需要太高超的个人技巧,只要“按规矩办事”就好了。

    再看大企业的招聘标准,从校园招“管理培训生”的标准非常高。如果所有的管理培训生都能得到特别的培养(至少是企业所承诺的培养),也倒还好。只是现在同学们都明白,管培招得多了,真正的管培就少了——不是“真的没有”而是“真的很少”

    如此对比就可以发现,很多大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已经出现了错位——企业实务中并不需要很出众的个人技能,却按照很高的标准来招聘,少数达到如此高标准的同学拿到offer,实际工作了却发现跟之前的想象差别很大——都不知道公司干嘛用那么严格的标准招我来干这么简单的活,招聘时对我的潜力测试真的是为我将来的发展考虑吗?我真的有那么多机会吗?要弄清楚这一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同学们能找到早几年工作的师兄师姐,跟他们聊一聊在大企业中的感受,就会知道管培的发展机会有多少,大家生活得是否开心——乃至是否还把“开心”作为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经常想,如果大企业中的多数就业机会不要被一些“大牛”同学垂青,而让很多不那么有冲劲儿、也不那么反感重复劳动的同学得到的话,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配置是不是会更好?

    问题是——

    如果这些“大牛”同学放弃到大企业就职,又该去哪儿?

    为避免一概而论的偏颇,首先要说:大企业中真正的“管理培训生”值得追求,但决心接受管培offer的同学首先应该多方了解,以判断清楚“此管培是否真管培”

    接下来说说所谓的“就业观念”

    从之前媒体的宣传口径来说,似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应该是“当前找不到工作的同学”而跟“大牛”同学们无关。比如有观点会说:“不要总想着去央企去发达地区就业,到基层、到西部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可这种引导透出了强烈的“等级意识”话里话外总透出这么个让人不爽的潜台词——既然你去不了央企,也去不了发达地区,但总得有个着落吧?基层、西部选人标准没那么高,去那儿好了。

    再从同学们自己的心态来看,大家平时喜欢说“某某大牛拿到了某个跨国公司或者大国企的offer”被认为是“大牛”的同学往往也欣然接受,或者表面上谦虚几句,但内心很是受用。但很少有同学会说“某某大牛找到了一份特别适合自己的小公司的工作,真羡慕他每天生活得那么开心”不但这类同学断然不会被冠以“大牛”的称谓,而且就连自己也不敢太瞧得上自己的offer,更是不能很自信地跟别人说“虽然工作单位不大,但自己很开心,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是因为很欣赏老板的眼光以及企业发展前景,或是因为这份工作能积累自己需要的经验以便将来创业。

    可见,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可能不是“一部分同学”而几乎是“所有人”至于当前错误的就业观念为什么能被大家普遍认可,问题在于大家评价就业岗位“好坏”时所使用的标准:

    收入(既包含名义工资,也包含隐性收入)社会地位(当然,主要是依附于所在单位而获得的“连带”社会地位,受单位性质影响。如果是企业的话还要看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就业城市(首都、大都市、省会、中型城市、县城、乡镇、农村,高低等级极易排列)

    还能列出一些标准,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名”和“利”

    追求名利没有错,上面所列的具体标准也没有太大问题,某种程度上,追求这些甚至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推动社会进步。但问题是,我们误把眼前的收入当成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收入,我们误把眼前能迅速通过就业单位而“自认为获得”的社会地位当成了将来可以拥有很长时间的社会地位,我们还想象着会在毕业时的就业城市生活很长时间(或者至少能先拿下“户口”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关于户口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里先不多谈)。

    归结一下,我们的问题在于——短视。

    举个直观的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名校本科的女生,文笔很好,对时事也很感兴趣,同时学习成绩很好,社团活动也很优秀,还有很多公司的实习经历(一个比较典型的校园牛人形象)。

    让我们想象一下你毕业后的生活轨迹:

    情形一:毕业时,你轻松地获得了五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offer,最终选了其中一家,获得非常高的起薪。在本职工作之外,你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一些公司内部的文体活动,还是公司内部杂志编辑部的成员。随着年龄增长,比如过了十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可能已成为资深的中层管理者;如果不那么顺利的话,你可能换过几次工作,或许已经像很多女白领一样学会了怎样在职场中圆滑的保护自己。闲暇的时候,你可能稍微怀念一下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一读很多年前写过的文章,去咖啡厅与大学时代的好友聊聊天,感叹一下年华易逝,并劝慰自己这就是人生。

    情形二:毕业之初,因为没什么背景,也找不到门路,你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报社工作。但你真的很喜欢写文章,所以,就凭着实习时认识的熟人被介绍到一家小杂志社打杂。刚开始,你得学着校对、技术编辑,做些很苦很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但你在工作之外,还是挤出时间写文章,也常跟杂志社的记者、编辑聊天,了解他们怎么工作。一年以后,你终于得到了见习记者的工作机会,这使你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你也借此认识了其他报社的很多同行,终于在毕业四年后有机会来到当初心仪的报社,成为一个版面的主编。你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发挥专长的土壤,你也认为自己管理的这个版面有可能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产生一些影响,你还知道,自己这么年轻,将来有机会成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回忆过去,你很惊叹自己以学校里的出色经历怎么能接受最初那份打杂的工作,但你也知道,如果不从那里开始,生活就到不了你期望中的模样。

    哪种情形更好,坦白说,在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显然是有“偏见”的。同学们尽可有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选择情形一或者情形二不是因为随波逐流,而真的是因为那是你期望的生活方式。

    关于情形一,我没有写太多跨国公司中的人际争斗会给你的生活、心态造成的影响;至于我所偏向的情形二,也省掉了诸如毕业时父母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等“情节”不管哪种情形,似乎都不容易,但说来也没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不去做,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将一些看似“理想化”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不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还会让你更轻易地得到更快乐。而且,必然的,你将名利双收。前提是,不要短视,稍稍有点耐心。

    再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喜欢足球的同学肯定知道温格,这位阿森纳的教练,温文尔雅,被称为“教授”他拥有经济学学位,会说五国语言,但不要以为他有多“学院派”其实2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职业球员。我们或许会带点儿情绪地说“中国的土地上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男足教练”但别忘了,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可能是:某个成绩很好、实习很好、奖学金很多、足球踢得好、又很懂球、英语口语也不错的男生,毕业后直接去某个大企业工作了——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将来做不了足球教练,也不是他完全没有门路加入一个足球队,而是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足球教练会是他这类人的一种“职业选择”所以,原因不在于“中国的土地”而极有可能仅仅是“你没有做”而已。再比较一下名利——一个优秀的足球教练与一个大企业的高管,名?利?谁比谁好还真不好说。

    可见,即便单从“名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