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使用语言表达我们的思维,可是,思考和表达并不总是一前一后的过程,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成长过程中,父亲常常帮助我纠正不良的语言习惯,比如,有一次当他看到七八岁的我指责别人说脏话的时候,告诉我“其实有的时候有些话‘话糙理不糙’其实不说脏话的人不一定不脏;而有时候说点脏话有助于心理健康。”关于这事我就不多作解释了,读者很容易明白这是多么真实而又健康的教育。
但是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禁止我在任何情况下说类似以下的句式:
“本来/原本就是么!”
现在想来真的感激父亲,他就那样简单而又“粗暴”地用几个星期的时间使我一生永不再用这样的句式——它在生活中其实只有一个用处:找(最后的)借口。
长大之后,在一部关于某重大新闻事件的电影里看到报社的老板呵斥一位刚入行的记者:
永远不要再跟我说“我认为[1]”了!你的看法关我屁事?我要的是事实
从那之后,那个毛头小伙刻意让自己的句子都用“事实上”作为开头,而为了配得起这个开头,后面的陈述不知不觉之间就真的剔除了很多“偏见”电影里的这个小细节再次触动了我,这才明白原来在很多领域里,有些所谓的“思维训练”其实只需要改改语言习惯就可以瞬间大有改观。当然,再次在心里狠狠地感激了一下父亲。
有些句式最好回避[扩展],而另外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这些句式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儿,而是另外一回事儿。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不一定。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看起来像,可是。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有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这些句式看起来很简单,然而却往往能带来不同凡响的思考结果。平时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不妨把这些句式套进去填空——就当想着玩了,没多久就会体会到这种游戏的有趣之处。不出意外的话,读者会发现自己不由自主就因为这些句式的运用而发生了思维上的巨大转变。例如“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这个句式往往瞬间就能使一个人“脑子更加清楚[2]”
备注:
1:左岸想:“我认为”这三个字是不是真的不可以说,看来不是的,如果是提建议的时候“我认为”是很好的开头,如果是做重大结论时最好不要用。
2:人们最终习惯于用“概念”组织思考。“概念不清”基本上就是一个人“脑子不清楚”、“逻辑混乱”的根本原因。
遇到弄不明白“爱情”与“婚姻”不是一回事儿的异性,最好敬而远之,否则痛苦的一生“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遇到搞不清“政府”与“国家”之间区别的人,轻易不要与之沟通,否则你可能会因此发现麻烦不断祸患无穷
不知道“目标”与“计划”并非一回事的人,并不知道他们自己可能会因为“死守计划”(sticktotheplan)而最终无法达成目标
没搞清楚“科学”与“科普”与“科普作者”之间相去甚远的人们会骂来骂去——手段比泼妇还不科学
不知道“上学”和“学习”不是一回事儿的人,其中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有博士学位就瞧不起中专毕业的人;反过来,另外一些可能会因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憎恨那些有博士学位的人
不知道“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看法”之间的区别的人,要么可能迷信权威,要么可能把自己当作绝对权威
不知道“action”和“reaction”之间的差异的人,弄不好一辈子都是周遭环境的奴隶而已却又完全处于无意识状态
很多学生讨厌历史课,其实只不过是没弄明白“历史”与“历史书”之间的重要差异
最终,永远是那些能够把概念区分清楚、定义清楚的人才能够想清楚,进而改变整个世界
华盛顿他们一帮人想明白了“三权”是可以分开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美国;
邓小平弄清楚了“政治”与“经济”是可以分开的,于是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有程序员想明白原来“内容”与“表现形式”是可以分开的,于是“html”之外分离出来一个“css”——这个互联网都变了
来自:李笑来——有时候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