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堆信息摆在面前,展现方式设计的好坏可以让用户感觉差异多大?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任务”一天也能“完成”一周也可能没法“完成”?
这个例子是我2007年从google的一位产品经理那里听来的,任务的目的是展示美国的几个城市在不同月份的平均降水量。很自然的,一开始我们就会想到用一张表格,如下图,横轴是一月到十二月,纵轴是城市名称,分别是sanfrancisco、seattle、chicago、newyork、miami,表格中每个元素就是某城市在那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单位是“英寸每月”
上图已经把所有的信息都展示出来了,但重点不够突出,各种信息都用一样的字体让人不知道一开始看哪里,而下图就优化了很多。首先各种文字用了不一样的字体,图表的标题最明显,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图表是说什么的,月份与城市信息稍微弱化以突出数据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用了不同深浅的颜色来突出数据,让人很容易解读出某个城市全年整体的降水情况,降水季节分布等信息。
我常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再回忆一下上面的图表,你还能记住miami在8月的平均降水量么?我是不能,但我记得miami在夏季的降水量很大。这给了我们启发,其实要传递的并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每个城市在全年的降水量整体情况与分布,数据只是给极少数做科学研究的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查到就可以了,在表现形式上,我们可以处理成鼠标悬停在某个水滴上的时候,就展现出相应的数字。于是,我们进一步优化出下图,用很符合读者心智模型的水滴大小、颜色深浅来表示不同的降水量区间。现在更加一目了然了,sanfrancisco最干,冬天稍微好一些;而newyork全年降水很平均
还可以优化么?是的,还可以。上面几个城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降水情况呢?我们可以如下图,把它们放在地图里,从地理的角度得到解释,比如sanfrancisco“因为三面环水,并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旧金山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所以夏季降雨极少,冬天经常下雨。而miami则“拥有温暖、湿润的夏雨型暖副热带气候”所以降水充沛。下图把时间轴做了个动态展现,拖动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几大城市,甚至可以推测出全美国在一年中各地的降水情况。当然,如此炫的表达也有其弱点,那就是没法如上图一次性看到所有信息了,这个需要我们来权衡利弊。
有个细节差点忘记,上图中左上角的logo,有没有让你想到什么?对了,flickr,同样的配色,同样的字体,同样的故意拼写错误,我想这应该是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一种典型的闷骚表现吧。
作者:iamsujie——信息展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