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那么反过来应该怎样呢?”他从右往左继续写着:
岸上穿(鞋子)穿(袜子)水中
孔老师一写完,就期待地看着我们,似乎在等一群人发现些什么
子路一拍手说:“我知道了,为什么不能先穿鞋子呢?因为刚才先穿的东西,现在就要后脱,后穿的要先脱。也就是说,不但穿和脱这样的动作要反过来,连做事情的先后顺序也要反过来。”
“对呀,子路把生活中的道理说得很准确。那么想一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是不是都注意到这点了呢?比如说这样的问题:
哥哥和弟弟俩制作竹简,哥哥制作的数量比弟弟的2倍还多16根。如果弟弟制作了30根,那么哥哥制作了多少根?”
孔老师随口就说出一道数学题来。
冉有举手说:“我觉得要先找出哥哥和弟弟之间的数量关系,就是”他接过孔老师递过来的树枝,也在沙滩上划起来:
弟弟根数x2+16=哥哥根数
“那么30x2+16=76(根)。”他把枝条一放,说:“哥哥76根。”
“对,如果哥哥和弟弟间的数量关系不变,但是现在知道哥哥制作了76根,怎么求弟弟制作了多少根呢?”
子路抢着说:“就是刚才的题目反过来嘛。这回我来!”他在沙滩上划起来:76÷2-16=38-16=22(根)
没等他得意,宰予抢着说了一句:“这和刚才的数量不对哦,弟弟应该是30根呢。”子路也注意到了:“对呀,怎么少了?”
孔老师笑咪咪地说:“你想想吧。”他拿过树枝,在“弟弟根数x2+16=哥哥根数”的“x2”和“+16”下面画了两个“”又在“哥哥根数”上画了个圈,问:“从哥哥根数求弟弟根数,是要反过来的不假,但是你看清楚了应该怎么反吗?”
宰予的反应一向是班上最快的,他对子路说:“你刚才在说鞋子和袜子的道理时,不是很明白吗?怎么现在又糊涂了?”
子路恍然大悟,说:“原来孔老师说到鞋子和袜子是这个意思呀!我明白了,应当是这样列式:(76-16)÷2=60÷2=30(根)。”他长出了一口气,说:“总算对了!看来数学上的许多道理,其实同样是可以用在生活中的呢。”
宰予接着说:“也可以说,在生活中,也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道理呢。像穿和脱这两个动作,其实不就和数学上的乘和除一样吗,相生相反。”
孔老师点点头,说:“对!许多人在解决这种逆向的数学问题时,只注意到运算方法要反过来,例如加要变成减,乘要变成除。但是,却没有注意到顺序也要反过来的,刚才先运算的,反过来应当后运算,后运算的,反过来应当先运算。这就像我们出门时先穿袜子,再穿鞋子,回家时却要先脱鞋子,后脱袜子一样。”
链接:找一找,在数学里还有不少这样逆向求解的问题,遇到时试着画出数量关系变化的流程图来,想一想,求原来的数时,运算和顺序要怎样反过来呢?当然,对五年级的同学来说,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方程解决的,其实,解方程的过程,同样也是“反过来”的过程!
扩展:
[luscky]胡涂涂和他的神奇书签[luscky]趣味数学故事:剪草奶牛[luscky]梅森素数:千年不休的探寻之旅[luscky]趣味数学故事:百米大赛[luscky]趣味数学故事:倒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