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篇文章可以作为80后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艰难是谁给我们带上的“紧箍咒”我们又当如何破解,让梦想照进现实?
一、80后的理想生活在哪里?
小朱回来了,这个26岁的四川小姑娘做了一件同龄人梦想却不敢行动的事情。她在去年十月辞掉工作,背着背包流浪了整整六个月,又神奇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去年十月一日,小朱就离奇失踪了,后来写过一封辞职信寄回公司。
偶后,她的空间里经常有更新的日记和照片。她写着:“我的理想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工作和不断持续的相亲游戏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内容,我的理想被踩在泥土里。我要卸下这一身在城市里惹来的浮华,安安静静地上路,用双脚,双眼去看世界。”
她是现在典型80后。大学毕业,有一份工作,工资34k,感觉前途渺茫,房价和物价上升的速度远远大于工资增长的速度。大学时谈过恋爱,毕业后因为距离随随便便分手了,可看着身边的人一对对结婚,自己却找不到能嫁的男人。偶后虽然也曾努力地想要再谈场恋爱,甚至发誓只要对方条件和自己相当就嫁掉自己。可做为一名长相平凡、工作平凡、家庭背景平凡的80后,即使再努力奋斗,五年后仍平平凡凡。甚至找不到一个平平凡凡的男人结婚,现在的男人也很现实,他们有自己的事业、忙于工作,无暇和你花前月下,你觉得被忽略,甚至怀疑是否还有爱情。每个身边的人都觉得你苛刻,要强,都自以为你拥有一个事业有成的男朋友,注定会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旷世情缘。只有你自己明白,80后,你要承受多少?
在大城市,房价涨得不行了,80后独靠自己在工作五年后估计也只能买个厕所。想要傍大款,没有资本;想要创业,没有原始资金;想要结婚,没有合适的男人。
忽然有一天发现,朝九晚五的生活离自己的梦想太遥远,于是有人堕落了,有人自杀了,有人沦为蚁族了。
当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80后心理时,带着不屑或是说教的色彩。其实80后的理想生活并不奢侈:大学毕业工作五年后,能靠自己首付买个房子,有个爱人,生个孩子,工作稳定。可就是这样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如此骨感。
我可怜的80后,十八九岁时夜里挑灯奋战,拼死拼活,近视上升到600度,高中情窦初开没有恋爱,终于考上了大学,两年后,上大学普遍了。工作五年,存款没有上五位数,单身,工作在上司的猜测中,作为女性,职业天花板在晃。开始羡慕那些高中毕业后,就嫁作他人妇的同学,现在已是为人母的全职太太。而作为职场女性,你要卡点上班,定好闹钟才敢睡觉,你要和一堆人挤地铁,你不能失业,否则你只能啃老本。作为单身职场女性,你除了每周末在商场买衣服时找到一点自信和满足感,你大多时候是沮丧的:情人节没有玫瑰,生日没有蛋糕,圣诞没有礼物,因为你是单身,你甚至不知道未来的那一半将在哪里出现,不知道将会在哪座城市买房安居。
只有安居才能乐业啊,敬爱温总理说要让人民生活得有幸福感,过上有自尊的生活,你忽然会有种想哭的冲动。
什么才是理想生活啊?儿时的你渴望自己是百货店老板,可以吃各种各样的糖果。少年的你渴望能考上北大清华,可以留在北京发展;青年的你渴望能有一个爱人,分享人生的欢乐痛梦;快要奔3的你,渴望能买套房子,娶妻生子。奔4的你渴望能移民,给儿子更好的教育。老了回头一看,原来这一辈子都在追求着理想生活,却只能活在梦想里。
二、80后:艰难的一代(作者:魏武挥)
两周前北上帝都,和一个大学时代的老同学吃饭聊天。说起这个蜗居海藻,我就问她:你能接受么?我这个老同学很严肃地告诉我:不理解不接受。道理是她觉得靠自己奋斗,一样可以得到想要的一些东西,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我这位同学也是个平常老百姓,无权无势,一刀一枪地拼了十多年,今儿个也是某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主要负责人,有房有车,算是个成功人士。早年在国外端过盘子,在国内也以娇小玲珑之躯扛过家具布过展,故而她的话语我倒是相当理解的。
不过,既然是我大学同学,那就也是70后。而海藻大致描写的是80后一代。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特别能理解海藻的行为,说到底,80后是相当艰难的一代。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有那么整整一代是被迫垮掉了。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这一代中只有一小批人去当了重任,还有很大一批人算是“老头子复出”了。故而,对于70一代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天花板。我对我的老同学说,你端两年盘子是有盼头的,因为上面坐着的人快退休了。
但80后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境地。当他们进入工作领域后,发现大大小小的所谓领导都是年富力壮的70后,等他们退休?呵呵,自己也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天花板,而这个天花板,对于整体一代人来说,不是单靠努力就可以逾越的。
第二个原因是几次发横财的机会都和80后关系不大,特别是85后,故而原始积累不足。一次机会是中国股市。中国股市有两次发横财的机会,一次大致在90年代初期,我至今记得当年延中实业收盘40多块第二天开盘300多块的事。第二次就是05年中到07年中的1000点到6000点。对于一个80后人来说,这一波虽可参与,但考虑到刚刚毕业不久,本钱不大,要赚从绝对数而言也赚得有限。
另外一次发财机会就是房市,或者说,即使不炒房子至少能完成个基础建设。在我记忆中,中国房市在97年是个极低的低谷,当时买房子又是蓝印户口奉送又是可以退还个人所得税,有的楼盘还送车牌送车位,售楼小姐服务态度好得不得了。97年什么概念?即使是1980年出身的,都还在高三或者大一。这不现在轮到他们要买房结婚的时候,房子已经是一辈子的负担了。
第三个问题是竞争问题。总体来说,人和人之间的竞争与教育有很大关联,普遍意义上高教育就是高收入的代名词。我记得我这个70后考大学(91年),文科生是4。5取1个,故而杀到社会上之后,发现本科生还是相对吃香的。而到了80后,大学生有啥子稀奇,彼此之间竞争力都差不多,对于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80后来说,踏入社会时的竞争力对于同辈而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父辈们缺少教育的机会而沉沦,但同代人当中也的确有人越过高考门槛而成就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愿意也努力督促80后接受教育。偏偏社会现实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才有了本文上方的配图:知识,真得改变命运么?
第四个问题是家庭问题。80后的父母普遍上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有黑色笑话说这一代人建国后的各项运动一个不差全轮得上,差不多是实情。而80后本身大部分都因为相对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个独苗,于是肩负着相当重的父辈期望但又从父辈那里拿不到什么资源。这是和90后很不一样的地方。相对而言,富二代也好官二代也好,90后居多。更何况,90后可以期盼70后退休,故而没啥子特别的天花板。
有时候想想,真得还不能用“艰难”来形容。两夫妻月入2万不算低了吧?但要买地段尚可的一套三房两厅的房子,算它150平方吧,不吃不喝也得供上个十多年,还不算利息。海藻拼着做一段小三,又是房子又是存款,那会少奋斗多少年?
————说明的分割线————
其一、我是说整整一代人的情况,而不是指某个个体。个体出于各种原因,80后也有混得很好的,70后也有混得很差的。
其二、关于70后和80后,大致上我认为并非70-79年出身的就是70后,8...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