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到六月,你的高中文凭就能拿到手吧?”苏昊问道。
胡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嗯,是的,是混来的。”
说实话,苏昊对陈恩奎的印象确实很不错。
当初,在胡平的爸爸去世之后,就是陈恩奎看到胡平的妈妈一个人靠种地带着三个孩子,还要赡养两位老人,实在是太困难,便赶在接班制度取消前,安排年幼的胡平接了他爸爸的班。
要知道,那时能接班的,除了本身有关系的,哪个不是要送很多礼物。
陈恩奎不但让胡平接了班,还让镇中学保留了胡平的学籍。
好在,这个年代乡镇上的中学对成绩没有明确要求,胡平只要交够学费,再偶尔去班级里混混,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也就能顺利毕业。
有镇书记关照,再加上这个年代的考勤很松,且胡平平时在单位肯吃苦受累,也很好相处,农经站的人自然也不会计较胡平偶尔的翘班了。
当时苏华平提议让胡平进入小组,也是看中了胡平的老实肯干,同时也想着尽量照顾胡平一点。
要知道,这时苏昊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才八十七元,加上乱七八糟的,也不过一百一二十元。
试点小组给每个组员每个月发放五十元的补贴,让整个镇政府里的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对于这几位长期驻守村庄的组员,苏昊还另外发放了二十元的伙食补贴。
苏昊的原则就是,只要跟着自己认真工作,绝不能亏待他们。
这点钱,只要自己在其他方面卡严一点,减少那些招待费用,绝对能省出来。
别的不说,单单高大鹏要他报销的那些招待费,就够给大家发福利的了。
孙健不比年轻的胡平,在苏昊和胡平说了好一会话之后,才快步赶到。
苏昊笑着冲两人说:“是这样的,目前咱们这些猪圈羊圈牛棚的,都建在平底上,我担心万一今年行洪,到时这些猪羊鹅鸭的,往哪里放?目前台子上没有多余的空地,我准备趁农闲季节,组织人员拉土扩展台子。走,咱们看看需要扩展多大地方,需要多少人工。”
孙健听后连连点头,有些感动地说道:“多谢主任操心,我们都没想到这点,没想到你比我们想的还周全。”
苏昊自知,不是自己想的周全,是因为自己知道以后的事。
孙健他们没想到这点,是因为泄洪区已经有七八年没有行洪了,大家也就忽略了这点。
三人在现有的羊圈猪圈转了一圈,认真商量了最小使用面积。然后三人又来到村台上,确定了垫高台子的工序及要求,大致估算了所需要的土方后,再按苏昊所要求的工期,确定了人工数量。
至于其他几个小组,大致情况一样,到时无非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动,暂时没必要一一考察核算。
毕竟,这种工程的要求不高。
经过苏昊的仔细核算,扩展四十来米长,十五米宽的台子,需要一千四百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