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献给“爱吃滋补汤的涅盘果”,以感谢他赠送的催更符。)
孙德文和林琳走出张建国的办公室后,孙德文说:“林部长,到我办公室坐会,我给王县长打电话问问他啥时有空。”
孙德文的办公室和张建国的同在一层楼,只是张建国在东,孙德文在西头。
林琳点头道:“好的。”
张建国在两人出去后,点上一根烟,沉思起来。
来到临河当这个县委书记,自然要安排几个手下。
别说现在有空余的岗位,哪怕没有,他也会想办法腾出空位。
这就是作为县委书记的权利。
目前空出七个正科,十二个副科岗位,自己只拿四个正科,七个副科,才刚过一半,很过分吗?
当然一点也不过分。
不过,看来阻力还是很大的。
不管多大阻力,自己这些人手也必须安排下去,否则,这项人事任命自己绝对不会同意。
只是,有点失误的是,刚才自己找的那个看似漏洞最大的任命,竟然是最不合适拿来作攻击目标的。
看来这个苏昊有点东西,他可能也是被孙德文等人看成了临河县的未来希望之一。
既然如此,不妨就想法在苏昊身上做文章,以此让孙德文林琳做出让步。
孙德文和林琳来到孙德文的办公室后,在招呼秘书齐苍明给林部长沏上茶水后,就让齐苍明出去并关上了门。
“部长,你怎么看?”
“书记,我认为,一个正科,两个副科,就足够了。”林琳回答。
孙德文点点头道:“对,和我的想法基本一样。部长,这次咱们一定要坚持。咱们临河人能出去的人很少,这次再这样被挤压,以后能出去的干部就更少了。”
林琳知道,孙德文所说的出去,是指临河县人成为市一级领导干部。
目前,在市一级的在职领导中,去除人大政协这些没有实权的单位,目前没有一个是临河县人。
固然这和临河县的经济较差有关,但这种现象依然很不正常。
毕竟,其他县都有人正担任着市一级领导,包括其中两个和临河是难兄难弟的贫困县。
在市级领导中越是没人,临河县籍贯的人就越难出头。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孙德文忿忿不平地说道:“市里认为咱们临河县没有合适的人当书记县长也就算了,但若是认为连个镇长局长的都没人能胜任,那就太过分。咱们不是有苏昊这个典型吗?那就要借助苏昊,把临河年轻干部的形象竖起来,全力阻挠从外面调入干部。这份名单是咱俩征求了其他多名常委的意见,所以一定要坚持下去。他虽然有一票否决权,那又如何,我就不信他能一再否决。既然市里指示尽早解决好咱县的人事安排,我就不信他能否决几次。所以,我的意见是,最多留给他一两个从外面调入的名额,正副都无所谓。”
“那王县长哪?”林琳问道。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