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蒙蒙细雨,远处***忽明忽灭。
张宣凝负手卓立于甲板之上,任着细雨洒在身上,河水因巨舟的移来,涌拍堤岸,沙沙作响,而水手巧妙的拨动河水,保持巨舟在河心的稳定。
此时,已经是大业十二年八月十一日,而陈长林在身边恭谨而立。
当年在张宣凝在杨公宝藏中获得二个面具,一个基本上已经废了,没有用了,还有一个却从没有戴上,当下就戴上,却是一个三十余岁人,看起来就是商人,并无特殊。
自张宣凝取下了永嘉郡,陈长林就拜见主公,移子弟二千人,到水师之中,高占道就任水军大都督,实际上掌握着水师的任免、后勤、家小,而陈长林就任第一水师第一任都督,掌握着实际水师指挥大权。
这时,船队,早已经穿过了洛阳,离长安已经不满数十里。
张宣凝叹息的说着:“圣上下令开挖修建南北的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别的不说,将南方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长安和洛阳,就是圣上之功了,我们现在才能直上长安。”
“但是圣上开此运河,动用200劳夫,运河开成,死者十之四五,近于百万,也使圣上怨声四起,起义因此层出不穷。”陈长林说着,他的家族,因为隋吴郡太守沈法兴而受到大祸,对朝廷当然没有好感。
张宣凝望了他一眼,从容一笑,却没有再说什么。
这次前往长安,当然就是一举把杨公宝藏取出来,此时隋炀帝南迁。兴师动众,人员数以百万,南北来往船队不计其数,吸引了天下所有人的眼光,混在其中,区区千人之数,微不足道,根本不吸引人注意,此时不取杨公宝藏。还等什么时候呢?
五月,夺取永嘉全郡,并且收降苗海潮,耐着心思,等了二个半月,由于这时军政骨干多了,因此花费的时间就少了,二个月半来,就整顿好了郡治。又在永嘉郡征八千步兵,一千水师出来。
本来为王者,不应远离自己的根据,但是杨公宝藏必须亲自去取,而且,这时,自己二郡,可所谓固若金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大敌来袭。
这是从战略上选择而得的最好结果。
此时,卢明月。大业十年,率起义军十万人屯据祝阿而起事,被隋将张须陀之袭击,仅余三万,如今又聚众十万,寇陈、汝间。
而起义军王须拔占领高阳郡。朱粲拥众数十万,寇荆襄,僭称楚帝,建元昌达,占有汉南诸郡。
最重要的有二点,第一,李子通自号楚王,建元明政,偏偏就在江都郡,而杜伏威部集结余部。以六合县为据点,重整旗鼓,六合县是什么?六合县就在江都郡,离隋炀帝江都宫不满百里。
一想到这个,张宣凝就发梦也要笑出来了,好吧,这样二条虎狼在江都虎视耽耽,你隋炀帝不解决他们,还想干涉我?真是扯谈。
心中也对李子通和杜伏威大加鄙视。江都郡有一十四万户是不错,但是是这样好吞下的吗?现在战略理错误。也就只有拼命和隋军进行不断消耗战了。
这点就决定了二人成不了气候,消耗几年,天下大势就已经演变了,就没有机会了,如是早早转战其它区域,避开隋军重点区,以二人才干,最怕起码可以割据一方,并且有时间来巩固和发展,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们根本没有多少退路可言,只有一门心事攻下江都再图发展了。
这正是张宣凝所需要的,这甚至不算是阳谋了,而是一种天人的掌控,就如国手落棋,一下子就决定了自身早期发展的一帆风顺。
至于以为有挫折才有成功的人,也许在日常生活中算是歪理,但是在天下之争中,一错就万劫不复,一次挫折就很可能再也没有办法翻身,有这种思想的人,都是纸上谈兵之辈,一上阵就是死身族灭的下场。
就拿杜伏威来说吧,这个世界的杜伏威已经是四十岁老头了,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此时应该是十九岁,真正的少年英雄,远在李世民之上。
李世民毕竟靠着世家之力,而他区区一个贱民,白手起家,自十六岁就在大业九年九年起兵,大业十年就称将军,击败隋将宋颢,合并苗海潮、赵破阵等部起义军,势力就达到五万以上,这时才十七岁。
大业十一年,杜伏威才十八岁,占领历阳郡,兵力已经膨胀到十万,这时,只要他小心翼翼,夺下江都郡,统一南方不过是三年内的事情,那时,隋炀帝根本来不及去江都,只能留在洛阳。
一旦形成这样的格局,李渊,甚至瓦岗军都无法顺利崛起,必须和隋军决死战才能统一北方,而杜伏威大可从容统一南方,坐看北方大乱,一旦时机成熟,几方消耗的差不多了,就可北上统一天下,说不定这时连二十四岁都不到——这才是千古一帝,十六岁白手起家,二十四岁统一天下,就凭这个过程,历史上必称其武略第一帝。
可是事实呢?
大业十一年,杜伏威才十八岁,也许是太过年轻了,也许是大意了,当另外一支起义军李子通部亦转战淮南与杜伏威汇合,杜伏威就不进行严格防范而笑纳了。
结果,李子通企图吞并杜伏威部,对杜部进行突然袭击,杜伏威受重伤。隋军乘机攻击,杜部惨败。杜伏威幸得部下西门君议之妻王氏,骁勇有力,背负杜伏威突围。其亲信王雄诞率壮士
,死战得脱,虽然突围后,杜伏威集结余部,以六合重整旗鼓,但是这时,已经打回原形,隋炀帝也移二十万军到江都,因此以后几年战斗,虽有胜利,对大局来说,也无济于事,只是为人作嫁衣。牵制了此时最大的一股隋军而已,最后虽然被李阀招安,封为吴王,但是就在唐武德七年二月,就被毒杀。
可以说,就这次错误,就断送了一代千古帝王的基业,也断送了杜伏威的性命,一旦失败。还想翻身?难比登天,在大业十二年后,就算李世民换位于杜伏威,也难以成事了。
一旦想到这个,张宣凝就心中警惕无比。
所以,虽然五月,陈长林就臣服于他,并且率领二千子弟前来助战,但是张宣凝还是耐心的等到了他族人前来,并且一一在内郡县。尽量远离沿海,安排田,这看起来是优待,又何尝不是控制其家人呢?
再将水师打散了重编,把陈家子弟分开,种种手段。就在于避免这种“突变”发生。
因此花费了二个月时间,才突然之间率一千军,前后分成三只船队,伪装成商船,相互呼应,混来这时上百万人来往潮流中,前去长安,时机抓的可所谓狠辣无比,这时,混在浩荡的无数船队中。谁能检查出呢?
见得张宣凝不说话,陈长林冷哼的说着:“圣上上个月就下旨,要移去江都宫,以越王、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总留后事,结果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于建国门上表,说不宜巡幸。圣上就大怒,把他杀了,本月。圣上车驾到了水,奉信郎王爱仁。又以盗贼日盛,谏上请还西京,结果又被他杀了,连上谏言事都杀人,圣上怕是已经疯了吧?”
“圣上怕失了南方,如是圣上此时不去江都,那李子通和杜伏威部,只怕今年就可以声势复震,说不定就可以取下江都,一旦取下江都,以江都郡财富人口之多,又是南北交通核心,谁占了此,立刻就有卷席南方之势了。”张宣凝感慨的说着,见得陈长林似有不服之意,又说:“当然,其实圣上坐镇洛阳更好,一城掌南北,江都,如是能够派张须陀为大将,也足以平南方了。”
说到这里,张宣凝不由颜色难看之极。
张须陀,可所谓此时隋朝名将,开皇十七年二月,张须陀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昆州刺史、羌族首领翫,大胜。
仁寿四年,隋炀帝继位,并州总管、汉王杨谅感到安全难保,遂于晋阳起兵反炀帝。张须陀又随并州道行军总管杨素平定叛乱。
大业七年三月,王薄率众,在长白山起事,达到数万人。张须陀带兵征讨,王薄连连大败,不得不度黄河逃亡,但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