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还被人家活捉了。
一个是外甥兼驸马都尉,一个是未来的驸马都尉。搞出这种事情来,李世民想骂娘。
不等李世民想好如何处置,陆续的长安消息又传来了。东宫的表现,巴陵公主的表现,李世民都不知道该说啥才好了。巴陵公主倒是小事,回去骂一顿就完事了。但是李承乾是怎么回事?遇事毫无主见,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息事态。
李世民非常的不满,更为不满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于志宁的奏折送来了,李世民看完直接把奏折给撕碎了,愤愤怒道:“愚蠢之极!狂悖之极!”这话是骂李承乾的。
两天的时间,信使跑了五趟,整个事情经过才算是明了了。大理寺的查案结果是最后到的,经查有无名氏接触柴杜二人,以火烧李庄仓库作坊泄愤为诱饵,柴杜二人对李诚心怀怨念,给予配合,并临时起意,改变计划,率部曲杀进李庄,欲杀李诚……
事情的经过非常清楚,这也是李世民最愤怒的地方。这两个家伙,居然蠢到脸合作者的长相都不看一眼,也没想过派人去跟踪一下,然后找到对方的真实面目。
李世民把大太监叫进来问一句:“可有查实?”大太监也不说话,默默的把一份卷宗放在李世民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默默的退下。卷宗上的蜡封都没动过,李世民拆开后展开,仔细的看完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丽景门的密报,查探的结果出来了,事情可能跟魏王府有关系。并且长安城里最近还在传一个八卦,太子在事发当夜,在东宫后院喝酒作乐。导致张士贵在东宫等了半个时辰。
对照大理寺的材料,李世民心里渐渐的有了整个事情的雏形。有人要搞李诚,然后兜了个圈子,把李泰、柴令武、杜荷都绕了进来。至于说李泰想搞李诚的事情,打死李世民都不信。丽景门早有密报,李泰有意让幕僚萧未央从萧家找个娘子,送给李诚。
目的自然是拉拢李诚,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拉拢李诚,怎么会派人去放火?再说了,李泰不是跟着来了九成宫么?还有一个情况,李世民也很担心,居然能凑出三百死士,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了。偏偏又被李诚以很小的代价打了个稀里哗啦。
这里头,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丽景门的人没查到呢?
大理寺调查的结果,李诚家里养的狗提前发现了藏身的死士。这让李诚有了准备,丽景门的结论也是一样的。这点李世民持怀疑态度,可惜没有证据。
事情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不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李世民对李承乾的不满,头一次变得如此强烈。在此之前,李承乾在李世民的心目中,是个聪慧的青年,只是缺少经验。
缺经验不要紧,但是没担当就不行了。而且他在东宫聚众喝酒到凌晨的事情,李世民也很生气。自己前脚走人,后脚太子就开始自我放飞了?
毫无疑问,作为大唐帝国的继承人,李承乾这一次的表现非常的糟糕。这样的表现,怎么能让李世民放心把帝国的未来交给他呢?深思熟虑的李世民,没有轻言废立东宫之事,而是想着怎么加强教育。
要不要把李诚丢去东宫呢?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李世民放弃了。高句丽是他心头的记挂,水师对于征高句丽至关重要,放别人去,李世民不是不放心,而是觉得李诚会闹腾。
这次的事情,说实在的皇帝做的不地道,但是就结果来看,却让李世民大跌眼镜。明明是有心算无心,结果却是一边倒。这就很说明问题了,李诚这家伙是有大气运的。
这样一个家伙,却对留在帝国的中央,给皇帝当打手一点都不感兴趣。这让李世民的心里很不舒服,本想着趁机拿捏一下李诚,现在闹出来的迹象看,不用皇帝说话,那些对李诚心存觊觎的人,估计正在承受内心的痛苦。
那么多死士,要花多少钱才能培养出来,没曾想在李庄碰了个头破血流。
觉得诸事不顺的李世民心情很差,招招手,大太监悄悄的上前,李世民淡淡道:“查一下,看看是谁,在算计朕的子侄女婿们。”这才是李世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其实都不要紧。对于柴令武和杜荷的处理,反倒可以先放一放。
当然放一下不等于不处理了,如何处理李世民还没个头绪,事情的性质太过恶劣了。
李世民需要跟几个臣子沟通一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再暗示一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