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真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太守得此一梦,乃上天垂示,要你平定乱局”

    丈人似乎大为兴奋,往前一探身子,小心问道:“如此说来,梦是吉兆?”九德真人微微摇头:“上天指明方向,成败还在个人。此梦吉凶参半,且待老夫为太守详细解来”丈人急忙稽首:“正要请教。”“梦中先见一手,太守姓‘爰’,得此一手是个‘援’字,”九德真人捋须回答“是有辅弼高人,即将来到成寿之象,若能得之为援,吉兆可显”丈人匆忙问道:“未知这高人从何而来?是何形貌?”

    九德真人不理他,自顾自说下去:“太守梦见大鲤腾跃,此乃龙象,是有真主将兴,若能攀附其尾,便亦可飞腾,若是错手失了,便墮深渊,永墮沉沦。”丈人脸上的表情一会儿喜一会儿惊,连番问道:“真主何在?小人不敏,真人解惑。”

    其实老家伙这番话,若寻根究底,大有谋逆味道。天子尚在,就说什么“真主将兴”不是谋逆是什么?我预感到此后事态的发展大是危险,开始有点后悔前来投奔丈人了。

    九德真人听了丈人的询问,捋须微笑:“天机不可尽参。太守但请牢记,若有机会,绝不可失。适才所说高人,既然太守梦中见那一手引你南去,料不日定出现于此城南门外。要寻其人,切记老夫描述,其人头顶星月,脚量山河,心忧天下,情感黎庶。”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真正的高人“心忧天下,情感黎庶”是不用说的,星月、山河云云,却又模糊得令人难以索解。丈人听了这话,果然满脸疑惑,想要再问,真人却起身告辞了。

    这老家伙象要逃走一般,匆匆就出了大门。我们翁婿才待远送几步,老家伙转身稽首:“老夫去也,太守不必再送。”随即“呼”的一声就消失了影踪。按其精通缩尺成寸之术来推测,说不定已经回到朗山秩宇宫中去了。

    丈人的表情中隐含着兴奋,却又有些嗒然若失。他回到正厅,屏去众人,只单独和我商量说:“适才真人所言,贤婿可明白吗?”我知道丈人本是一名剑士,靠军功成为一郡之长,书读得少,肚子里墨水有限,他一定以为我既然是炼气士,又是朗山出身,是九德真人的门下,对于真人的言语,或许更有详细的注解告诉他。可惜对于那些所谓高深的预言,我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可我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对丈人人:“很遗憾,我也不明白。”那样会使他看轻我的。我假作沉思状,良久才回答说:“天机深奥,凡愚难测。在小婿想来,先派人往南门去访求那位高人,高人若到,真主所在,也定露端倪。”这话看似有理,其实无用,正是十足十的官场言论。

    丈人微微皱眉,凑近一些,低声对我说道:“说起真主,倒是颇有所指。”我以目相询,丈人解释说:“贤婿前往朗山这几日,忠平王、高市王都有密信送来”我吃了一惊,细想却在情理之中。忠平王郕瑜、高市王郕琅,对于今上继位,心怀不满是必然的事情,况且据说大司马崇韬隐有削藩之意,这两位大王当然就更生疑惧。如果他们两人以讨伐“擅国逆贼”崇韬为名揭竿而起,真人所言“紫薇黯淡,凶星冲冒”“大乱之兆”也就不难索解了。

    丈人皱紧了眉头:“所谓真主,定为二王之一。然二王皆为先帝昆仲,一在永泰,一在南定,国富兵强,难分轩轾。所从正合天命,我可为一代能臣,所从不合天命,我便为叛国逆贼,真人所谓吉凶参半之梦,恐正此意也。”

    我微微点头,赞同丈人的判断。然而仅有这样的判断是毫无意义的,两位大王实力和影响力都相当,我又从来没见过他们(丈人虽曾有幸拜谒,却也都没有深交),天晓得哪一个会成功,哪一个会失败?别说跟错了主子,整个家族的前途就都毁了,两位王爷都秘密前来结交丈人,他反应慢一点,等对方起事了甚至已经掌控大局了才表示拥戴,一样不会有好下场。

    丈人没好下场,我的下场也一定不会妙。这种政治风波,一个搞不好就是诛九族的罪过,很不幸的,我也在丈人的九族之中——就算不在,我现在寄居成寿,怎么也逃不脱干系。想到这一层,不禁额头涔涔汗下。

    丈人依旧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似乎希望我帮他拿个主意。我只得推托说:“先寻见高人,料他定有所教。”丈人点头:“如此,就烦劳贤婿前往迎迓吧。”

    没来由揽到这样一个差事,还真是无聊得紧,若非此事和我的前途性命有莫大干系,我一定找人代为办理,自己躲在家里读书。在南城门口接连等了三天,到处寻找“头顶星月,脚量山河”的人,却都没有发现——况且,什么叫“头顶星月,脚量山河”呀?

    第四天早上,城门才开,就进来一群打扮奇异的家伙。这群人一共十来个,全都头戴草笠,足登芒鞋,虽然穿着长袍,大概为了方便赶路,却都把袍角掖在腰带里,满身风尘,污秽不堪——虽然没有见过,却有耳闻,这一定就是所谓的“孤人”了。

    孤人的祖先,据说是至圣家臣弧增。郕氏灭亡,至圣南走大荒之野,弧增并未跟从,他身为一名无主的流浪之士,招募一些弟子,竟然开始了讲学的生涯。他的理论,和当时盛行的“本有”、“元无”两个邪道宗门都不相同,和三圣的炼气学说也有所差异,主张“人本孤穷,合而为万物之灵,分而为草鸡刍狗”因为这样的学说,他和他的弟子们就被称为“孤人”

    孤人士不象士,民不象民,自成体系,据称以平靖乱世为己任,到处依附他们认为“仁德、平和”之主,为了这样的主子刎颈沥血在所不惜,在威末乱世中,颇留下了仗义轻死的侠名。提到这个“侠”字,我就不禁联想起所谓的大侠膺飏,心中对这些孤人也由衷地生出厌恶之感,正想退过一边,避开他们,却猛然在孤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