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行遇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景隆,厉声道:“景隆,老九糊涂,你却不该糊涂,跟着他胡闹”

    李景隆叩着头道:“陛下圣明,王爷是微臣的直属上司,一个命令下来,微臣只有遵守。”

    “哦!他要叫你造反杀死朕呢?”

    “这微臣自知选择,不受乱命。”

    “可是这禁宫的警卫是由你担任的,但你只是警戒而已,还无权作主把这儿借给谁使命吧!”

    “是,微臣知罪,微臣该死。”

    永乐帝冷笑一声道:“你放弃职守不说,还让别人坐在朕的龙座上,这表示你的心中根本没有朕的存在,老九的行为还可以说他糊涂,你的罪就不是糊涂两个字顶得过去的。”

    李景隆叩首连连,哀声道:“微臣自知罪该万死,不敢要求赦免,但求陛下宽免臣的家小妻子。”

    “你也知道你犯的是族灭的大罪!”

    “陛下慈悲陛下开恩”

    “李景隆,朕登基到现在已经四年了,一共处过多少大臣你是清楚的,大部分还是在你手上经办的,朕记得有十二起满门抄斩,有十起是你拟定的罪刑,肤记得大理寺正卿为此还跟你争辩过,说你量刑过苛,你是怎么辩驳的?”

    李景隆的头已经磕破了,血流满地,他兀自不觉,仍是不停地在磕头。

    永乐帝冷笑道:“你说皇帝新登大宝,宜严正典刑,以一改前逊皇帝朝纲颓靡之风使朝臣知所警惕,怎么事情到了你自己头上,反而要求朕慈悲了,仔细地想一想,那十二个人所犯的罪不会比你重”

    李景隆知道皇帝绝不会赦免他,而且也放不过自己的家人了,他只有作最后的努力,又叩了一个头道:“圣上,微臣先走一步,来生变犬马,再来效忠陛下了。”

    他朝一支柱子上猛然撞去,啤地一声,脑浆飞溅,整个人倒了下来。

    永乐帝的脸上泛起了怒色道:“好个狡猾的贼子,以为一死就可以逃过刑罚了。三宝,叫人把他尸体抬出去,枭下首级,示众市上,家中人口,全部斩决”

    郑和应了一声,然后道:“陛下,李景隆两子早夭,只得一个孙子,今年才五岁”

    永乐帝冷笑道:“三宝,如果朕放过了这个孩子,等他长大了,他是否会感激朕的不杀之恩?或是只记得朕杀他全家的仇恨?”

    郑和一怔道:“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

    永乐帝一皱眉道:“三宝,你又来了,朕已经说过,你是朕的故人,又担任过征西兵马总监军和经略西洋特使,不要自称奴婢了”

    “是微臣遵旨。”

    、“对于处分李景隆的家人,你还有什么意见?”

    “微臣不敢担保那孩子将来必无仇恨之心,为了省麻烦起见,还是一并除了的好。”

    永乐帝哈哈大笑道:“朕对那个孩子将来是否会记恨报复的事并无太担心,但却不想放过他的家人,因为李景隆这几年来招怨太多,得罪的人也不少,杀他满门,可以大快人心,身为人君,行事有时要权衡一下利害,要以群臣万民的好恶为所依归,你想要万民歌颂你圣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平时培植一个人人痛恨的权臣,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杀了他”

    他得意大笑的声音尖如豺狼,听得每个人都心中发毛,笑了一阵后,他看看仍在跪着的梅玉道:“梅玉,你起来吧!难道还没有跪够”

    梅玉叩了个头,站了起来。

    永乐帝看了他一阵道:“记得十年前,你我在宫中见过一面,你跟允-在一起,也叫我七叔,那时你还是个毛头小伙子。”

    梅玉只有道:“儿时无状。”

    永乐帝哈哈大笑道:“听说你是个很精明的人,怎么这次会叫人骗了。”

    “微臣是由一个张光儿的近侍召唤来的,那个内侍的身份由微臣门前的侍卫们证实无误,那些侍卫都是锦衣卫派来的,微臣自不疑有他”

    永乐帝点点头,然后道:“三宝,这件事还有不少涉及的人,必须一体严办,内廷侍卫和近侍们的纪律太糟,正好借此机会整顿一下,这件事交给你办。”

    郑和答应了。

    永乐帝又道:“梅玉,后来你难道也看不出真假吗?”

    梅玉道:“在门口已经有人先向微臣打过招呼了,微臣倒是没有再上当,那封密函,微臣推说已经交给郑元帅转呈了,没有被他们骗了去。”

    “原来你心中已经有底子了,可是你仍然对着那个假皇帝行了群臣大礼。”

    梅玉正色道:“微臣不敢造次,微臣所敬的乃是那张代表天子威仪的宝座”

    “这么说,不管谁坐在这张椅子上都能令你屈膝了?”

    梅玉道:“在微臣而言,确是如此,微臣对大明天子只有一份臣属的忠心和敬意,并不限定哪一俱。”

    永乐帝的脸色微微变了一变,终于叹口气道:“朕知道,你跟允-的感情很深,不可能再对第二个人有那种忠心了。允-在那儿还好吗?”

    “大哥性怡淡,在外邦参悟佛理,日子过得很平静。”

    “圣光寺可不是参禅的地方。”

    永乐帝的脸上又显出了那种阴挚之色。

    每个人都焦急地看着梅玉,连郑和也是一样,梅玉知道自己此刻的答话必须十分小心,一个不慎,就可能牵出无限风波。

    他顿了一顿道:“大哥毕竟是朱家的子孙,就是要学佛,也得与众不同些”

    “有什么不同法?”

    “大哥出身帝胄,所习所事,都是帝王之学,即使要学佛,也必须是至高至上的万家生佛,在那个地方非常适合大哥。”

    “他不想回到中原了吗?”

    “那倒是从来没想过,大哥也明白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于中原,他是才不居人上,品不能居人下的人,只有在西南夷的地方适合他,也只有圣僧那种地位适合他。”

    也亏他有那个胆子,居然敢侃侃而言,但永乐帝显然十分欣赏,笑笑道:“他会在那边以圣僧而定吗?”

    梅玉道:“以前有李至善那种人兴风作浪,西南夷可能会作怪,现在已不成问题了,至于大哥,陛下乃可放心,他是最怕与人争战的,否则也不会轻易地跑到海外去了,反正他是不会与陛下争的。”

    话很直接,永乐帝听得不太顺耳,不过也没办法,梅玉代表建文帝的说话,无论如何,天下原来是属于建文帝的,因此他笑笑道:“好,关于允-是个怎么样的人,朕是完全明白的,朕对他也不想做得太过分。以前,谷王和李景隆对他迫得紧一点,那可不是朕的意思。”

    若非皇帝授意,谁又真敢多事,但是谁都没把话拆穿。

    永乐帝笑笑道:“朕说这话,你也许不相信,不过朕也不必说谎来讨好你吧,朕假如真有对付允-之意,该叫三宝去帮李至善,加把劲就行了”

    这下子梅玉也没话说了,因为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永乐帝笑笑又道:“朕叫郑三宝去帮了他那么大的一个忙,可见朕对他没有恶意了,他既是无意再回来,手中把持着一样东西不肯交回,又是什么意思呢?”

    梅玉知道永乐说的是传国玉玺,倒是无话可答,只得道:“这个臣就不知道了,大哥与陛下是一家人,这些家务事外人不足与闻的。”

    他推辞得很技巧,永乐帝大笑道:“你很会讲话,允-的家书呢?希望在信上他有个交代,否则可不能怪我这个叔叔不念亲谊了。”

    梅玉把信从身上取出来,交由郑和转呈了上去,信封上写的是七叔亲拆,文侄颐首。

    可见建文帝是撇开了皇帝的身份,纯论亲谊了,永乐帝看了就笑道:“允-这孩子某些地方还是很聪明的,他是上一任的皇帝,现在对朕的称呼很难,倒不如只谈亲谊了。”

    他拆了信封,一字字看得很仔细,一直等他看完了,才抬抬手道:“火来。”

    郑和忙到一旁的香炉旁,取过了火,交给了永乐帝,又退了开去。

    永乐帝自己把信烧成灰之后,用嘴把残灰吹散才笑笑,道:“原来允-不仅把那件东西交了出来,还把一笔价值数亿的宝藏交了出来,可见这孩子是真心跟朕合作了,也不枉朕对他的一片心意”

    郑和一怔道:“怎么还有一笔宝藏呢?”

    “是的,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前元灭之后,开国公徐达首先进入大都元宫;取得了所谓的忽必烈藏珍,这批珍宝是三次派人西征所得的战利品,完全是一些奇珍异宝,价值数亿,他把这笔藏珍密献给太祖洪武爷,因为天下尚未安定,一时也没有取来,暂时藏到一个地方去了。太祖殡天后,似乎没有对此作个交代,肤遍寻宫中诸人,也没有知道的,原来太祖还是告诉孙子了。”

    郑和道:“信上把藏珍地点说出来了?”

    永乐帝笑笑道:“这封私函听说是允-先交给你,再交给梅玉带来的。”

    “是的,不过微臣没有看过信中的内容。”

    永乐笑道:“这个朕相信,不但你没有看过,梅玉也没有看过,否则你们两个人也不会如此大意,随便把信放在身边了,我一直在奇怪,老九这次胆大妄为实在没道理,他玩的这一手可以杀头抄家,却没有一点好处,现在才知道他还是有用的,多少也知道一点风声的了。”

    郑和一怔道:“九王爷怎么会知道的?”

    “这虽是天大的秘密,但老九是掌管秘探的,他自然也听到了一点蛛丝马迹,所以他对搜查允-的事十分着力,却不对朕说明一声,看来他的野心不小。”

    郑和立刻知趣地不问下去了。

    永乐帝却高兴地笑道:“建文这封私函随便用酱糊封了口,骑缝处也没有签名盖章,想起来倒真是太大胆了一点”

    梅玉道:“但这封信只经过郑总监和微臣之手,大哥对这两个人都是信得过的。”

    永乐帝一笑道:“这就是他与朕不同的地方,他是以心来待人,朕却是以利害来待人,如果由朕来处理,绝不可能把一件大事作如此草草处置的,现在朕倒希望知道一下,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梅玉感到十分为难,永乐帝却笑道:“没关系,你说好了,我们这是私下谈话,我想听听你心里的真话。”

    梅玉道:“臣以为以心换心是为上策。”

    永乐帝一笑道:“不错,朕也以为如此,只不过这样做有一个缺点,万一所托非人,就会全盘皆失,而识人难,识人心尤难,允-当皇帝时,就是太感情用事,虽然他也用对了几个人,交到了几颗人心,但大部分的人对他的忠心却不足,他做人是成功的,做皇帝就失败了,国家大计是不容有一点错失的,而且必须以严刑苛法与紧密的监视去督促臣属做事,不能光靠信任。”

    梅玉心里尽管不同意,但是口中却不便驳斥。

    永乐帝轻叹道:“朕知道这番话你听不进去,你跟允-一样,都是很重感情的人,所以你适合游侠江湖,却不能居朝堂”

    梅玉忙道:“臣自知无食肉相,所以对继承侯爵一事,甚感惶恐”

    永乐帝一笑道:“那你倒不必客气,你们家一门忠烈,数世忠良,侯爷是太祖皇帝所赐,后世子孙怎可轻易退还,你父亲先前只是有点想不开,现在不是好了嘛,他是领惯了兵的人,朕没有兵给他带了,他自然闲不住,所以看破世情出家修道去了,对他而言,未尝不是解脱。”

    皇帝的话说得很含蓄,但也表示了对梅玉不满,只是没有作进一步的斥责而已,梅玉也不便再说什么了。

    永乐帝的脸色变为峻厉了:“梅玉,侯爷乃国家所赐,你不要漫不经心,有此一爵在身你才有很多保障,行事也有很多方便,这个朕想不用一一数说给你听了。三宝保荐你出长西南都护府兼经略西南夷,对这个官职朕倒没有意见,尤其在西南夷的经略上,必须要跟休王府合作无间,也只有你去才适合,不过这个官叙职一品封疆大使,你的年岁太轻,遽尔寄以重职,在廷议上说不过去,你最好是替朕做件事情”

    梅玉怔住了,道:“臣不过略解兵马,可干不了什么大事,陛下囊中有的是人才。”

    永乐帝道:“不错,朕的手下人才济济,但是这件工作只有你去干最适合,而且这件事也是允-的推荐。”

    梅玉更是愕然地道:“怎么大哥会推荐臣呢?”

    永乐笑道:“朕这个侄也是有心人,他说要把忽必烈宝藏归还朝廷,但是没说出一个确实的地点,只要朕派遣一个适当的人选,跟你一起去取出宝藏”

    梅玉道:“臣也不知道宝藏何在。”

    “允-没说出宝藏何在,只说要肤派人跟你去,可见他会把地点告诉你的,他在信上一再为你赞扬,说你胸蕴奇才,堪常大任,要朕好好地借重你”这倒是大出梅玉的意外,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永乐帝又道:“三宝跟他交换过一些意见,对于你能出任西洋都护的事,他是极力的支持,大概也是怕你的年岁太轻,在廷议上难以争取,所以要建一次功,朕也干脆做足人情,把这件差使交给你了。”

    郑和一再向梅玉示眼色,叫他接受了下来,梅玉也知道事情是不容推辞了,尤其是涉及西洋都护的问题,那等于是条件,换了第二个人去干,不可能对圣光寺有如此尊敬,对建文帝而言,使自己官居极品,逍遥异邦,也算是一番酬答了。

    这不是梅玉的心愿,他志在江湖,倒是想以德行为他的终身事业,可是,看来这个心愿是难以达到了。

    跪下谢过了恩,永乐又跟他聊一些家常,大致是问及圣光寺在西南夷的情形,颇为兴奋地道:“梅玉,朕也不必跟你说冠冕堂皇的话,形势比人强的时候,最由不得人的,对允-朕只有一番歉意,圣光寺在那儿能够适合他,朕是不会去干扰他的,只会尽量去帮助他,关于忽必烈宝藏的事,朕交给你全权处理了,也不再另外派人,免得允-不放心,一两天内,朕会叫三宝旨意给你,也由他全力支援你完成任务,只要立下了这次大功,不仅你的西洋都护没问题,汝南侯也可以晋为汝国公了。”

    梅玉对于加官晋爵的兴趣实在不高,但对永乐帝的谕示却无可推托,而且这西洋都护官儿也非争取不可,因为换了个人,对于圣光寺的存在不会那么尊敬,他无法不佩服永乐帝的魄力,居然把挖取忽必烈宝藏的工作,交给自己来办,看上去似乎吃定了自己一般。

    但仔细地想一下,却又不尽然,这是一笔举世无匹的大财富,如能掌握在手,将可以无往不利。

    永乐不是手下无人,可能是他对手下的人都还有点儿不放心,这毕竟是件叫人容易动心的事。

    对于忽必烈宝藏,梅玉多少有个耳闻的,那是跟建文帝在闲聊时谈到过,建文帝透露了那笔宝藏的来源与大致的数目,那几乎是朝廷五年的支付。”

    当时建文帝并没有对宝藏的事作更多的说明,那一伙小兄弟儿也没有太留心,总以为是建文帝不知从哪个老太监那儿听来的传说而已。

    如果那笔宝藏真是掌握在皇家之手,太祖早就派人去取了回来了。哪知这笔财富竟是实在的,而建文帝竟然肯将它献了出来,这使他对建文帝的胸襟多了一层了解,也相信建文帝的出亡海外,虽是不得已之举,但是无意于帝位却是千真万确的了,否则他挟这一笔举世无匹的财富,作为召师复国之资,大事未必无望。

    而永乐帝能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去做,也是一种难得的信任,他相信自己不至于见财起意而中饱拐逃,因为这笔财富之巨,实在太动人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