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对于《道德经》第二章,由于意思连贯而明朗,我便串讲了一下:
“这第二章老子承接第一章世间有大道,切合现实进一步论述,其目的是要引出功成身退的观念。
实际上此处也指出了何为德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首先铺垫以美丑、善恶、有无、长短、高下、音(音乐)声(噪声)、前后的相辅相成之互见是大家铁定认同的道理,再进而引出圣人行事的标准与风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
(这是老子一再强调的地方)、不恃有(不把持、箍定事物的发展)、不居功。
也指明了圣人伟大功绩一直为世人认同,就因为不居功。
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也在于欲以圣人之治匡正统治者的治理行为,故而几乎动不动地又要说圣人如何如何。
这一章老子就说得直白了,圣人都是那么不故意干涉事物的发展(潜在之意即不要扰民),不自以为是地乱来(顺其自然,处无为之事),默默地以身作则,顺其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教化风气。
不好大喜功,即使有了成就也不就揽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永远受到民众的认可!
当然,老子说这些肯定有所针砭的。
估计自中国社会走出原始制度之后(他不可能那么认识,只觉得很久以来统治者路走歪了而已),统治者越发骄逸,对外常彰显自己功绩以自我标榜,实际上反而起了坏作用。
关于这点,也许老子真没有庄子那么认清统治者的实质。
但作为他的角度,也只能谆谆教诲罢了。
故而他只能一再强调圣人如何如何做的。
老子用心良苦,希望周天子重振圣人之治以拨乱反正。
但他真没考虑到孺子已是不可教的程度了。
不过他还是留下了这些,对得起他做史官的责任。
当然,对后世肯定是很有意义的,毕竟还有那么极少数人听得进去的。
其中汉文帝算是个标准好学生了,他取得如此好的业绩,却一直谦虚地说还做得远远不够(的确,按老子的高标准要求只能算勉强及格而已),还要把帝位禅让给贤者。
这一方面吓坏了汉景帝及手下一众大臣,也埋了颗刺在汉武帝心中。
这成了淮南王刘安和太子刘据的根本死因。
这些当然属于茶余饭后闲吹历史的噱头了。
不过历史的分水岭也往往在此:作为社会领袖的统治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汉武帝因为惧怕人们以道家观念拥立贤者,故以叛逆之名诛杀刘安,逼死刘据,再来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使得中国的发展完全走向了另一条路。
这大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其实,经文景之治后,西汉社会已呈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之势。
竟出现钱都不够市上流通之用了。
朝廷竟允许私铸铜钱用于流通。
大家想想,如果一直照此发展下来,中国该是何种繁华景象?
言归正题,老子在此章中也透露出了尊重民生自然的意思。
如他所说的圣人“作而弗始”
,即民生自然发展起来了,而不是统治者强求那么去干的。
当然,这有一定历史局限性。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你写的小说里,你会做何感想!林芜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那么她一定要好好写,不会虐主角...
header...
家境普通貌不出众的穆羽偏偏心怀梦想,一心想做主持人,怎奈现实是残酷的。一次偶然的海边度假,让他穿越了,成了一名省电视台的主持人,没想到却又面临失业栏目停播,他该怎样绝地反击,成为自己的人生赢家呢?请看我就是大玩家!...
本文又名〖大龄女人第二春〗出差归来的柳庄荷在机场取行李时和刚从国外回来的顾肆琅行李拿错,晚上在婆婆家吃饭,发现丈夫衣领上的唇印,柳庄荷的质问遭到丈夫的否认,婆婆希望儿子休了她,小姑希望哥哥另娶她人。回家收拾行李时发现并不是自己的行李,而丈夫却误会她出轨,因为行李箱中除了衣服外还有两打男士四角内裤。她身无分文狼狈的走...
男主智力超群,天生感情淡漠,遭到陷害出车祸变植物人,被渣男洗白系统选中,去三千小世界洗白那些遭人唾弃的渣男,让女主获得幸福。...
醉酒醒来,身畔竟躺着美女上司的双胞胎妹妹兵王廖飞很纠结,一个冷艳高贵,一个娇蛮可爱,该选谁?本书已上市,书名最强特工谍影京东当当等都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