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贵听了钟跃民的话,心酸道:“先前村里实在是穷,金锁的口粮、娃们的书杂费也供不上,没法子停了课。实在是对不住娃们。你们给娃们上课教知识是好事情。”
“年前看着几个娃到处跑,也不上学,就临时让蒋碧云给孩子们上课,我们几个知青也轮流当老师。学东西还不多,拿块黑板,找几张纸就能上课,没啥挑费。”钟跃民接着道:“可如果正式上课,孩子多了,要买书本子和笔,是一笔花销。”
“是啊,现在村里有三十二个娃在读书年龄,刚才几户社员也跟额提重新开学校的事情,跃民你咋看?”常贵重新点了烟,有些犯愁。
“支书,不读书不行呢,不能让石川村的后代都变成文盲,让人瞧不起。”钟跃民坚定道。
“可这个花费”
钟跃民知道常贵其实已经有倾向,只是需要人再推一把,“支书,账不能这么算,咱们大人再困难都是一时的,可孩子们耽误了可是一辈子。”
常贵手里拿着烟锅子,背着手,低着头,打着转转,过了一会儿,下了决心:“跃民你说的对,不能耽误了孩子,这个学额们要办。”
“哎,好,支书英明!”
“别捧我了,我都有些后悔前些年停了小学,可也没办法。现在额们一定要把学校办起来,你们五队出老师,其他几个生产队出钱粮。”
“我们倒是没问题,其他几个队能同意吗?”钟跃民提了自己的担心,“还有,孩子少咱们还可以在知青点办学,孩子多了咋办?”
“在你们窑洞旁边再盖两间房嘛,各个队上出劳力,材料大队负责行不行?”常贵想了想道。
“行,我们五队双手赞成,没有比这样更合适的了。”
常贵道:“下晚上额们开个会,赶紧把这个事情定下来,不能耽误。”
可能是白天学生们在田间地头的读书声起到了一个绝佳的宣传作用,重新办小学的事情得到了几个生产队长的同意。
常贵提出的分担经费方案也获得了通过,大伙儿都认为让知青们给娃们当老师是好事情,出一些钱粮是应该的。
在知青点建校舍的事情也得到了大伙儿的同意,毕竟只需要出些人力,材料也只需要一些木头和油毡布。
其实这么顺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几个生产队队长都预计今年收成不会差,淤地坝建起来,每个队都多了一块水浇地,蓄起的水也让大家放心旱地灌溉。
晚上村委大队部的碰头会极其顺利的结束了,关于教育的重要性所有中国人几乎都就有一致的认知。
钟跃民出了村委大队部,黑色已经黑了,他打着手电筒走在村子里小路上,听见远处犬吠,感觉分外的宁静。
他并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摸着黑去了陈老汉家里,老两口住在一口破窑洞里,儿子儿媳分家单过。
“老头子,跃民来了。”四奶奶冲着炕上躺着的陈老汉道。
“咳咳,跃民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