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巩义和吴冰向刘家辞行。
二小姐给他们准备了两个行李包。一包是绸缎面料;另一包是红肠、茶叶和糕点。
离开的时候,二小姐、刘远达和他的妾室们,还有那十一个孩子,一共十六口人出门相送,场面蔚为壮观。
由于车昨晚扔在了陈家医馆门口,刘远达没办法开车送行,他给巩义和吴冰叫了辆黄包车。
黄包车夫载着二人,大步直奔火车站。
坐火车回吴家村是刘远达的建议,他想让弟弟弟妹感受一下现代化。
铁路是洋人修建的,南北纵贯东北大地,东西出境国外口岸城市。
火车是老式蒸汽火车,刷着复古的绿漆。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响,车轮转动起来,发出哐嘡哐嘡哐镗的声音,火车启动了,很有仪式感。
滨江县和吴家村只有两站地,巩义买的是硬座票。他们坐在车厢里,感受着复古的现代化。
车里,有不少洋人。
吴冰环顾四周,没有发现年轻的洋女人,吴冰悬着的心落了地。
车厢里飘着红肠和烈酒的味道,混着洋人的体味。
吴冰拉开了车窗透透气,江风扑面。
乌拉江,江面宽广,色如银河。太阳照射的地方,泛出粼粼波光。
火车冲上江桥后,停了下来,上了一波乘客。吴冰明白了,她穿越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自己的家乡阿锦市。她记忆中,旧时代跨江而建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只有她的家乡才有。
如今,阿锦市的江桥已不再通行火车,它被装扮一新成了人们旅游打卡的网红景点。
而所谓的吴家村,正是自己居住的桥北区。
吴冰的内心百感交集,她踏上了家乡的旧土,和前辈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时至中午,火车开到了吴家村。他们下了车。
车站很小,一应俱全。出站台除了有马车、驴车、黄包车三种车型的车夫候着外,还有几位接站的村民东张西望地找寻下车的亲友。下车的人不多,只有十几位,其中还有洋人。
巩义他们选择坐马车回家。路上,吴冰又晕车了,恶心了一路,但是身边却没有西红柿了。
“少爷、少奶奶回来了。”约四十多岁的门房开了门,咧着嘴笑,牙被旱烟熏黄了。
院子里,翠花正在晾衣服。见到少爷、少奶奶回来了,她丢下盆里的衣服,擦了擦手,一溜小跑过来。
“少爷、少奶奶回来了。”她一把接过巩义的行李,扛进了东厢房,放好行李后去了正房向老爷太太汇报。
“哎呀,好累。我要躺一会儿。”吴冰刚想躺炕上,就被巩义拦下了。
“咱们要先去爹娘那边,回来再休息吧。”
“就眯一会儿,求你了。我晕车还没好呢。”
“好吧,就十分钟啊,到点我叫你。”
巩义坐在炕上等吴冰醒来,等着等着就打起了盹,歪倒在吴冰旁边,睡过去了。
老爷太太得知他们回来了,坐在堂屋里,等着他们过来说话。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后来,刘妈陪太太来到东厢房,看见两个人在炕上东倒西歪地睡着了。
太太嘴里小声嘀咕着:
“这两个兔崽子,去了趟县城,还没规矩了。”
刘妈要过去叫醒他们,太太挥了挥手,示意不要惊动他们。
接近黄昏,吴冰先醒了。她转头一看,见巩义也在睡觉。吴冰噗嗤一笑,还说十分钟就叫醒她,他自己比谁睡的都沉。
她也不叫他,只将手放在了他的咯吱窝里,挠痒痒。
巩义被痒的咯咯直乐,就这样笑醒了。
“起来吧,我的睡神,天都快黑了!”吴冰说道。
巩义看了看窗外,火烧云都出来了,知道自己睡过头了。他睡眼惺忪地坐起来,摸了摸头脑勺。
“这下糟了,老爷太太会不会生气啊。”
“走,咱们赶紧去请安。把二小姐的礼物拿给他们看。他们见着准喜欢,再哄上几句,就不生咱们的气了。”
“此话有理,听媳妇的。”
他们二人拿起包裹,径直来到正房的太太房间。
太太正在炕上坐着女工活,聚精会神、一针一线缝制着。
“娘,我们回来了。”巩义说道。
“哎呀,你这傻孩子吓娘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