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轮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虽然我不知道是谁说的,but这家伙说的太对了,再好的明暗画在一个错误的型上,这幅画也不是一幅好画,画几何,刚刚学的线条派上用场了……先从圆开始,用长直的线条,要轻,最好用侧锋,便于定型和修改,画一个正方形,线不要太死,不要太认真,它只不过是辅助画圆的,然后用直线削去它的角,得到正8边型,然后再去除角它的角得到正16边型,再去除角……反复下去,切了n次,得到4×2?边型,一个类似于圆的平面物体诞生,再把边缘弄的圆滑一点,这就是圆了,非常熟练后就可以一圈一个,别说难,达芬奇就是这么过来的……圈的还不圆,和鸡蛋一样,人家不也是坚持多少年吗,最终可以画鸡蛋了,画椭圆的原理和此相似,需要掌握一下透视,同学,估计你要想歪了,你看你什么思想…………”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害怕素描老师,会再次走到我的身边,所以时不时的抬头看下他!
发现他现在已经来到了一位正捂嘴笑的男同学身边,正弯腰,扭头!
“此透视非彼透视,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也不是透过衣服看你懂得,而是我们绘画中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的空间关系。不解释了,顾名思义。实在不懂的再说吧……在素描中,没有完全平行的线,再平行的线从一头向它的远处看,也是交会于一点,所以就有了以上的透视关系,这个可以突出主体,制造出空间效果,我们的纸上已经有了一个圆型的东西,怎么才能让它变成球呢……我们需要制造出立体感。我觉得如果哪个女生觉得自己太平了的话有必要看看。想象一下,当有了光,我们看见了一个球,这个球于是就有了受光面和背光面,也就有高光最亮,灰面处于高光向明暗交界线的过渡处区,是明暗交界线,最深都是顺着结构,反光是外界对物体的影响,投影也即是影子!先找出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排线条从明暗交界线开始,顺着明暗交界线,一层层加深,过渡,物体和投影的交接处要最深,这样物体就会有质量,然后向亮面过渡,直到画面完成,结束……其实所有东西的画法都一样,打型,找出明暗交界线,过渡,画投影,就用这个公式套套就行了,其他原理就不说了,结合初二的物理的光的反射,想想就行了,犯不着用法线折射率什么的去计算的,实在不懂的就给我把它给记住!”
素描老师现在正走到了靠近窗户的最后一排!
“你的画哪里有问题?说注意事项!”
“老师,我这幅画缺乏整体美感,由于我缺乏长期性的作业训练,不能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往往是急于求成,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造成局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让整体的美感不能更好的体现出来,局部的构造已经很突出了,而其他地方做的不足,一幅画的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一幅画是不真实的。然而,一幅画只有局部,没有整体,就算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
“同学,素描的目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意境”和如何观察事物的“想法”。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就要靠比较的方法,比较色调的深浅,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作品,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但你别墨墨迹的,你就直接说你这幅画,画歪了!下面一位同学!你说说你犯了什么毛病?”
“老师,我的这幅画注意事项是,敏锐感需要加强!因为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他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素描训练的根本任务是,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但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我常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我胡编乱造的参照物。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虽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但它却能检验身为学生的我们,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如果长时间脱离对象去感受,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那么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敏感性。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画家重要条件的眼睛已经退化了!”
“同学,你就直接说你脸画大了,行不行?注意视觉透视缩变现象!好!下一位!就你!看我的那位,湛叶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