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爷的儿子阿成是山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阿成大学毕业后分配在重庆某水电站工作,很快就升为高层干部,指挥着一千来号人物,而且娶了城里的姑娘做媳妇。张爷风光无限,在村里碰到人便说:“让你家娃也多读点书,将来好有出息。”大叔大妈们不无羡慕地说:“您老有福气呀,我儿子烂泥一摊,扶不上墙呢。”张爷乐得合不拢嘴,忙不迭地递上阿成从外地带来的好烟。
家长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拿阿成来教育孩子:要想当城里人,住高楼享清福,你就得把书念好。有了活生生的榜样,孩子们读书特卖力。两年后,邻家浩哥考上了上海航运学院。一晃两晃,浩哥毕业当了舵手,开着万吨级的轮船周游各国。这回轮到浩子妈风光了:“浩子今天正在美国交流、访问,这次出海要历时十个月,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呢。”山村人都觉得脸上有光,陪着浩子妈说长道短。
有了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我和伙伴们读书更卖命了。1996年,山村迎来了特大丰收,八名山娃脱胎换骨,成了名牌大学的骄子。一时间,我们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声名远扬。连省城的电视台和晚报社都派人来山村采访了。我清楚的记得,电视里这样描述大别山北麓的这个小山村:“钟灵毓秀、物宝天华,大人们思想开放,有远见;孩子们胸怀祖国,有志气。这里前程似锦,明天会更好。”电视播出后,有几位城里的父母竟要把孩子送到山村来体验生活,沾点灵气。山村当时的轰动效果可见一斑。
大三那年的暑期,我回山村度假。正碰上张爷病危,邻居给阿成拍了电报,让他速回。三天后,张爷驾鹤西去。已八年没回家乡的阿成,这次又碰上新项目开工,脱不开身,只能寄来五千块钱略表孝心。乡亲们把张爷的后事照着乡俗草草办了。浩子妈无限感慨:“培养出去的儿,泼出去的水。可怜老张做梦都想见儿子一面,现在阿成连爹的坟墓在哪都不知道呀。”她又想到浩哥也已四年没回家了,不禁潸然泪下。
从此,山村人家不再看重孩子读书的事情了。渐渐地,读高中的山娃都少了,更不用说高等学府了。
前天,堂妹小岚来信说:她很想读书,可二叔逼着她辍学,让我劝劝她爸。我拨通电话,二叔粗犷的声音传来:“读书读书,即使读出阿成那样的名堂又有屁用?养儿为防老,不是让他们远走高飞的”想想自己,由于工作的繁忙、竞争的压力、恋爱的需要,已有两年没回家了,我不禁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