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才可以到那儿呢?
你现在可能还不能区分“动画设计”和“电脑编程”在专业上有何区别。我只能告诉你:可能差别很大。
如果你想学动画设计,那么,以后再高考填报志愿之前,就有很多工作要做了:你可能需要花点时间调查一下,国内的什么大学的什么专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最有利。
我觉得可能在大学里,老师都不一定真能教你些什么。这不重要。在信息如此丰饶的网络时代,你可以自己学。
我有一个看法,可以告诉你:在中国,很多时候,学校提供的更多的是一个环境和机遇。学习本身却主要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勤奋。
下面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你到一个好的学校,首先学习的风气就可能比其他的学校好。你周围的同学对自我的要求和生活的态度,或多或少也会影响你的行为。
所以,你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好学校:你在给自己一些正面的能量,给自己的未来存储选择的权力。
但是,你得明白:在离开学校后,在社会中,不能完全依靠那张学历的纸。如果每个人都有,你们就没有太大的差别。
你上了大学,你就对自己说:今后,我就想去那儿。你得自己了解你想去的那个行业,业界有哪些让人仰慕的公司,自己需要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有没有可能到这种公司去实习?你如何主动靠近这些机会?
如果你觉得国内的学校不行的话,比如,你想去韩国学习设计。那么,你就想:如果我要去的话,我的面前有什么障碍:语言?生活自理?自律?或者是成绩?性格和体力上,有没有问题?
用兰迪教授的话来说,这些就是你去往目标之前的那些“墙”你得想办法搞定这些墙。
生活中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实力、信心、机遇、谋略和运气一并带来的。
生活中有很多“墙”挡在你面前,让你眼睁睁地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你可能没有特别的技能,也可能没有太多的自信。最后,你也想过曾经的目标,自己感觉有点远,也没有尝试过,挣扎了几下,就很快放弃了。
如果一直用这种心态来做事,要真正做成一件事,恐怕很难。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心里的能量不足。
所以,我认为,你最好永远不要相信这样的断言:不可能。
就算你老爸生气时说过。你也别信。
你应该去想:如何才可能?
记住兰迪教授的话:“砖墙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阻挡那些其实没有那么想要这件东西的人,目的在于让我们有机会证明自己多么想要一件东西。”
(四)
儿子说:“如果我长大了,不想搞电脑了,那怎么办呢?”
我说:“这很有可能。人是在不断成长的。比如,比尔盖茨在微软干了20年了,实现了他年轻时的梦想,但随着事业的成就,他的人生目标改变了,他觉得做慈善比做微软更伟大,他就退休,去做慈善了。其他人也是一样。你做了一阵,才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或者自己并不满足现在的目标,等等。你可以选择离开。”
儿子笑了。
我说:“就算你做这个事情,做了那么几年。然后,你有一天兴趣突然变了。也没什么。你其实并没有损失什么。”
“你把自己沉浸在一件事情中,你过去的阅读、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你面对的人和事情,甚至是亲历的很多次的失败。这一切都不是浪费,都不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生活有它自己的逻辑:它用特别的方式推着我们走,让我们去撞墙,让我们去想办法:继续前进,还是换一条路。生命中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好像看见时间是浪费了,其实,并没有。它只是在耐心地教会我们成长。”
“所以,树立目标之类的活动,看起来更象是一个假动作。它并不保证生活本身是按逻辑发展的。生活也没有那么简单。它只是提醒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采取点什么行动,以免将来后悔。”
“我们不断地树立目标,采取行动。结果,我们发现预言居然可以自己实现。”“微软曾经为自己的xbox游戏机做过一个这样的广告:人从出生开始,就向死亡飞去。人生如戏。”
“人生需要假动作:你得到过什么或失去过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你是否让自己开心,你是否勇敢面对过生活的困境,你是否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是否为所爱的人真心付出,你是否让自己度过了有意义的生命?”
来自:喷嚏网(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