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论坛”的运作使中国和欧洲的学者、官员和百姓有一个持续的民间交流平台,体现平等、民主、分享等欧洲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种交流是思想层面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是欧洲和中国知识界、学术界和官员阶层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在中国和欧洲文化背景差异下,意识形态层面的相互对话不能代替百姓的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感知差异。本文关注一些中国人和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体验。
1、法国大餐和中国茶
法国大餐如同中国美食一样享誉全世界。中国人到法国之后,都会尝试吃一顿法国大餐。中国人中流传着法国人喜欢吃牡蛎、蜗牛、龙虾、鹅肝酱、奶酪、牛排、棍子面包等等。踏上法国的土地,品尝这些令人神往的“美食”之后,很多中国人对缺盐少味的“法国大餐”敬而远之。除龙虾外,其它的美食对中国人而言简直难以下咽。奶酪是中国人最难接受的美味,只能勉强从“微笑的牛”(lavachequirit)开始学习接受欧洲人的最爱;带着血水的牛排令许多中国人害怕;棍子面包被中国人评价为“把腮帮子嚼痛了”;生吃的牡蛎、放满蒜茸的蜗牛和夹在面包中的鹅肝酱也大出中国人的意外。此外,沙拉、土豆泥、生吃的咸肉、蔬菜汤等等欧洲人的主要食谱,都得不到中国人的认同。对奶酪做的空心粉、面食之类的美味如同嚼腊一般。最令中国人不能接受的是如同“子弹”一样的米饭,这些只在锅里煮了十分钟的米,对中国人来说是“生米”简直难以下咽。因此,移民海外的许多中国人还保留着他们在中国大陆时的“胃”海外中国人戏称“胃”是最爱国的身体的组成部分。
中国美食也吸引了无数欧洲人到中国探险。感叹于中国层出不穷的美食之后,对中国人什么都敢吃和花样翻新的吃法同样难以接受。“醉虾”是比较难接受的中国美味,他们开玩笑说:吃一只在胃里爬,会肚子痛;吃两只在胃里打架,会把肠子踢断;吃三只以上就是战争,一定无药可救了。吃狗肉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野蛮行为;对卤猪头、卤猪脚、卤猪舌头之类的中国人的下酒菜不能接受;对豆腐的态度如同中国人对奶酪,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豆腐没有味道。最不能接受每餐结束时没有甜点,而开始时是一碗汤,特别是一些养生汤更被认为是奇怪。甜的和咸的放在一起吃,让欧洲人不习惯,西餐最后一道菜才是甜的。面条、稀饭、米粉等也让西方人很难适应。来中国旅行的欧洲人也会尽情回忆比萨饼的淳厚,奶酪的浓烈和生菜的清香。如同中国人回忆叉烧肉、东坡肘子、回锅肉和小白菜一样。
茶是中国的符号和记忆。中国人品茶看重茶的产地、采摘的季节、加工的水平等等,即茶具有的色、香、味,还有就是泡茶的水的来源,最讲究的是好茶、好水和志同道合的品茶人。一袋茶、一壶水和一套茶具传达中国人的传统和修省的境界,是一种中国人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来到欧洲,带着中国的上等好茶和朋友聚会,当他们拿出咖啡壶,把茶叶放进去,象煮咖啡一样的泡茶,会心痛地感叹:可惜了我的好茶。即使遇到一个用开水泡茶的,当他(她)往茶里加糖或牛奶时,中国人会象遇见外星人一样的问:这是喝茶吗?更有人把杯子放在微波炉里加热泡茶的水,中国人对茶的诸多情感和联系都无从谈起。茶就成了中西方文明中最相似和最难以同化的一个主题。
我们从小在生存的环境中主动和被动地学习,形成一种后天的习惯,这些习惯自然而然,甚至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成年以后,异域生活的体验,才认识到后天的习惯是如此的不同。在没有生存威胁的前提下,我们是否需要改变自己适应新的环境?或是更深一步去接受异域的后天习得性,把对人和文化的理解从“胃”开始?
2、排队、预约和等待
排队买东西是中国上世纪60-80年代的特征,是老一代中国人在物资匮乏年代的记忆。那时候排队是为了买到稀缺的生活必需品,排在后面的人可能什么都买不到,因此,大家就拼命往前挤,或是找熟人“加塞”、脱关系先买等等,希望尽量缩短等待的时间,保证自己赶在最后一个人之前。中国人的“排队文化”沾染了许多失望和焦急的群体底色,对长时间等待失去了耐心,也可以说,中国人是不喜欢排队的。找“关系”就成为中国特色的“排队文化”的副产品。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人的物质供应极大丰富,日常生活用品供大于求,中国人不需要排队就能到买东西了。但是,中国人对排队的认识没有“与时俱进”总是怕排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不能形成耐心等待的排队群体心理,物质稀缺时代的行为习惯还在下一代人中间延续。
初到欧洲,中国人对无所不在的排队,甚至是排大队不太适应。到卢浮宫参观不得不在维纳斯、胜利女神和蒙纳丽沙前面排长队,慢慢地靠近这些艺术瑰宝,还能理解这是全世界人仰慕的结果。但是,当在超市、车站、银行、警察局、学校等等地方都要排队时,对排队就产生了一种浪费时间的感觉,进而感到西方人办事效率低下。仔细想一下,在中国好像也要排队的,但是可以有许多的方法缩短等待的时间。当中国游客开始席卷欧洲的时候,法国拉德芳斯的免税店的业主不得不增加营业员来适应不愿意排队的中国游客,提高销售额。
其实,欧洲人也不喜欢排队,只是没有找到其它的更好的方法替代必要的排队,形成了排队的习惯。因此,西方人形成一种“等待文化”:阅读或做填字游戏。大多数人都会随身携带一本书、报子或杂志,在长时间等待时用来消遣时间:如排队和乘车时。欧洲人的集体公共场所通常比较安静,最典型的是在火车上,几小时的路程中,欧洲人安静地阅读、处理文件或是睡觉,车厢里除了火车发出的声音,基本上听不到其它声响,相邻的人基本上不会相互打扰,旅途结束后也就各奔东西了。中国人的火车上可是人声鼎沸,打扑克、聊天、买东西、小孩哭、大人呵斥的声音刺激人们的神经,想安静的看一会书是比较难的,大家也都加入到制造声音的行列,天南地北地和周围的人熟悉起来,甚至有的情侣就是这样相识和相恋起来。同样是等待,过程和结果都如此的不同。
中国人初到欧洲最难适应的还有预约。在中国,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是很难见到预约现象的。学生找老师谈学习上的问题、下级找上级反映情况、领导找下属谈话只要到办公室看看有人在,就可以开始进行,没有人会问: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在欧洲,法国老师会拿出预约本说:我马上要接待某某人,你可以约在下星期的某个时间,你有空吗?领导的办公室门上会写着:谈话请在二楼秘书处预约。领导找下属同样需要问下属:某某时间可以谈一下某个问题吗?上医院、银行、警察局和学校各部门办事都要预约,在很多地方看到排队其实只是在拿预约时间。上医院预约看病,如果不是急症,可能要约到2-6个月以后。上警察局预约办居留,可能约到三个月以后。预约可以有效地协调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安排,使工作和生活更有计划,是一种可以预期结果的等待。因此,欧洲人形成了预约的习惯,人手一本年、月、日、时都标明的记事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