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幻風閣|kent。zhu"sblog原文:我是这样抄袭着做产品的
是的,我是个抄袭型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这点我毫不否认,如果某个产品模块我不会设计,我会毫不犹豫的拿我竞争对手的或者类似的产品来进行抄袭。然后把做出来的东西交给我的用户来做检验,最后修改与完善。
我的抄袭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求同
拿到某个需求之后进行分析,并与我脑袋中储存的我用过的我见过的产品进行比对,如果没有就去搜索。发现我现在做的产品和我之前用过的产品的相通点。
2)存异
认认真真的使用一次存在与我现在做的产品相通的产品,去看大家对他们产品的反应,以及我用我自己的观点和掌握的知识做出判断。看哪些是他们做的优秀的,哪些是他们做的不好的,哪些是对他们而言可行但是却不能放在我的产品上的。
比如,gmail的邮件功能做的很强大,防spam模块也很赞,但是,类比这个去做电子商务网站的邮件系统,那就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3)组合
研究完所有类似功能的产品之后,我会发现a家的未登录提示做的很赞、b家对于文案的优化很合人心、c家的信息架构很牛掰。然后我需要做的就是把a、b、c三家的优点做综合,然后分开抄袭。
是的,完全抄袭一家的产品是低级的抄袭,也是不认真的抄袭。
4)优化
也许d家的类似产品的创意很棒,但是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太烂了,用着超级不爽。我就会选择把他的创意抄袭来,然后进行优化。
比如,之前做电子商务平台商铺系统的时候,有个小站搞了个“邻家铺子”的小功能。但是,点击“邻家铺子”按钮的时候他只是对所有的店铺进行一个按顺序的在新页面打开而已。我觉得这个创意太牛掰了,但是这个设计太糟糕了。于是,我也做了个邻家铺子的模块,我把规则修改成从与当前用户浏览的该店铺的同类店铺中随机打开一家进行展示,既达到了邻家的目的也做到了契合用户兴趣。
5)修正
当把这些抄袭来的东西进行拼装之后,属于我的抄袭作品就出来了。它看着像是披着a产品的皮,拿着b产品的刀,走着c产品的步子,还比d产品多戴了顶帽子。但是战斗力如何则是由我的用户说的算。
快速上线之后,通过后台流量的监测、用户的回馈、相关领导的意见等等就能知道这个组装出来的家伙是变形金刚还是坨泥巴了。这个时候你也知道问题点出在什么地方了,迅速做出判定,然后修改之。
概括来说,这就是我的产品设计迭代理论。个人觉得互联网的产品设计首先是个快速迭代的过程,其次是个不断的被抄袭、抄袭、再被抄袭这么一个大的迭代过程,整体来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而决定你是否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的条件是,你是否能“抄越”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当然,不排除你是天才的产品设计师的可能,那么,如果你是个完全就只按照自己脑子里的设计想法去设计而不会参照任何其他人的产品的设计师,请,尽情的鄙视我吧,我完全真诚的接受你的鄙视!
附注:“抄越”一词我从我们团队的一个美女那听来的,后经bian和白鸦同学的演化就成了“因为抄习,所以抄越!”
最后,用毕加索的一句话结尾:good/badartistscopy,greatartistssteal——picasso
左岸。p。s:我支持原创,只有原创才有生命力;如果不能原创怎么办,那么就学习,借鉴并尊重原创者;我想,我们的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吧。这里再引用一篇“世界博览”中的文章——日本,模仿大国到创新强国,哎!虽然不喜欢日本,但某些地方他们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人们一直认为日本是创新型国家,实际上日本早年一直是善于模仿起家的。
2008年10月,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看到获奖结果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最重要的两个基础学科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名单上,竟然有4位日本科学家榜上有名。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日本科学家小林诚和益川敏英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个国家有4位科学家在同一年获奖,这在诺贝尔奖历史上,除美国外,其他国家十分罕见。当日本上下为之雀跃之时,人们不禁又提起“日本民族究竟是一个擅长模仿的民族还是一个更擅长创新的民族”这个争论多年的问题。
应该说,日本民族性格里,似乎先天总有一种“特有”的模仿能力。无论是古代日本积极寻求和模仿中国盛唐时期的先进社会文明和文化制度;还是近代打开国门,虚心学习和模仿先进的欧美文明;还有现代凭借其高超的模仿技术学到了许多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先进国家的尖端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模仿性格的独特历史作用。
然而,日本民族在欣喜模仿带来的进步和成功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对创新的追求,而且,他们对创新的追求甚至超过对模仿的热情和信心。在日本,无论是发明了改变世界饮食结构的小小方便面,还是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欢乐的卡拉ok;无论是善于二次发明的独特创新,还是连续多年申请专利数量全球第一的可喜纪录,还有近年来日本诺贝尔获奖者人数逐年增加的现实,均是日本民族创新性格的具体体现。
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并不只是重视应用技术的国家,更是一个由模仿、改良转向了自主、创新的新型国家。
创新立国
2001年3月,日本出台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雄心勃勃地表示,要在半个世纪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就在当年10月日本科学家野依良志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日本政府更是踌躇满志地重申了这一目标。虽然近年来日本每年的财政预算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科技领域的预算不降反升,科研经费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仅次于美国。21世纪的前5年,日本已经有4人获得诺贝尔奖。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日本也在努力追赶美国。1998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中微子有静止质量;2001年,日本科学家找到了宇宙中存在“宇称不守恒”现象的有力证据;克隆牛技术基本达到实用化水平;开始研制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宇宙模拟器”此外,日本在纳米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也位于世界前列,并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和人类基因组等重大国际合作科研计划。日本正积极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机械、环境、材料和能源技术等各个领域扩张。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战略目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人们的创造发明。日本各地约有50多个发明协会,喜欢发明创新的人都可以加入。协会的“星期天发明学校”每月举行聚会,大家畅谈发明设想,可行性发明将被推荐到企业和研究机构。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目前拥有100万项各类专利,每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专利的数量居全球第一。
日本的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4年的统计显示,2003年各国根据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110114件。其中,日本提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