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老就要去了,就要去了。他不是传统派,以事业为重,从来不管“父母在、不远行”那是孔孟之道,他是这样想的,离开父母去各地闯荡,不远行能混个出人头地吗?二老西去时候他没有回去送终,有什么好去的,就那么一亩二分薄田罢了。
轮上他自己将要“去”的时候了——当然,现在可是远远的、远远的不止一亩二分薄田,于是就得如同从前的财主,从四面八方把孩儿寻回来送终。回来了才能给他们一一交代嘛,有许多事都是需要交代的。
皇帝年代以来有这个老传统,离去前一定要交代好后事。比如谁家还欠自己家多少银两,比如给哪家放的债还差多少没有归还,利息该是多少,比如哪地方还埋了多少多少的金银财宝。当然,穷人则需要交代还欠了谁家多少银两,多少谷物,什么人对我们家有过恩需要报答。再不交代怕没有机会,去了九泉也牵肠挂肚的。
儿时听过一个故事。一家穷人,本来没什么需要交代的,就那一亩二分薄地罢了。可是他放心不下孩子的未来。
为了这个家的后代他日思夜想、操心操肺。儿子们少不更事,还好逸恶劳,怕他们饥寒交迫,死了以后岂不没有后人接香火了。无后是对祖宗犯罪呵。
他捉摸,如果交代他们好好劳动、辛勤耕耘,一定会被当成耳边风,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老人苦思冥想于是有了注意。老人把他们叫来。孩子围住等他说话时候,老人嘿的喘了口气,然后才开口:
一辈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积攒了一分财产,一直不敢交给你们,怕你们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只好埋在菜园里儿子们正瞪大眼睛等老爷子说下去,不料突然“哇”的一声,眼睛闭上,再也不能开口了。
兄弟几个使劲的摇着、喊着也无济于事。于是只好过七七四十九天后,一个个绑紧裤腰带、摩拳擦掌去菜园把老爷子埋下的金银财宝挖出来。
他们东一锄头西一锹,这里挖挖那里扒扒,可是什么也没有。不可能没有呀,老爷子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一直不敢交给你们,怕你们不务正业、坐吃山空,只好埋在菜园里。”
他们开始选几处挖,在土松又可能性大的地方和省力的地方先挖。比如接近老爷子房间的地方挖,他们推想老爷子一定是深更半夜也竖起耳朵听,怕他们偷挖他的金银财宝。结果一处处挖遍也没有。
想想可能在这里,想想又可能在那里。他们想,这老家伙怀疑心重,也许是往最不显眼的地方埋。可还是没有。再捉摸,也许老不死的怕自己年岁大了记不住地方,干脆埋在最方便的近处。可照样什么也没有。
如此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连坚硬处也挖了,整个菜园挖遍,还是没找着金银财宝。
舅老爷说,既然说了有就一定会有,平日那么省,一定会有一些,等些天看看会不会托梦给你们。既然把地挖透了,不如先栽一些作物。
兄弟俩想想也是,便一亩二分地全栽了作物。后来长势颇好,又恰遇灾荒,兄弟们不仅度过了饥荒,还着实卖了个好价钱。从此弟兄们渐渐勤快起来,家业也渐渐的发达了起来。
这位皮老临去之前也呼孩子们来,当然不是交代他们菜园子里埋了金银财宝,骗他们把地开了栽下作物。
时代变了,不是一样的故事。皮老要交代的是为人之道,是他转战南北,闹腾打斗的那个惨绝人寰的日子里,是他人生一辈子的宝贵经验,要赶快传授给他们。
大儿子说有事,一时三刻脱不了身。弟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