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到一些很好的技巧时,很多人首先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对于好习惯,也是这样——习惯确实重要,但就是培养起来太难了。是的,一个“难”字,几乎挡住了我们绝大部分人的脚步;也正因为此,好习惯几乎成了少数人的专利。
那么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真有那么难吗?今天给大家介绍周士渊老师的培养习惯的‘四步魔法’,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要培养自己各种好习惯、克服自己各种坏习惯的欲望。
那这“四步魔法”究竟是哪四步呢?
第一步:必要性分析。即对该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必须作认真分析。第二步:可性行研究。即对该习惯养成的可行性,必须作认真研究。第三步:策略性探讨。即对该习惯培养的策略,必须作认真探。第四步:操作性工具。即为了培养该习惯,还必须找到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操作工具。
第一步:必要性分析
所谓“必要性分析”顾名思议,是指培养这个习惯对你是否必要;如果没必要,培养它当然毫无意义;但如果有必要,而且必要性极大,那我们当然就会下大功夫。必要性实际也就是重要性,它帮我们解决一个动力问题。因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动力,而这动力当然就来自这件事对我们的重要程度。
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当我们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或征服一个坏习惯时,必须仔细研讨其必要性,千万别仓促上马。为此你可以为其列出许多条条来:比如这习惯一旦养成,对自己有多大益处;如果养不成,对自己有多大坏处。这种条条越多,你会感到越重要,实施起来劲头也就会越大。
其次,你要培养什么好习惯、征服什么坏习惯,可从你的理想、抱负中提取;因为理想、抱负对我们人生无异是再重要不过的事。同时,你也可以从困扰你的难题、阻碍你的瓶颈、你必须达成的目标、你极待提升的短板中去提取;因为这类事你内心迫切想解决,因此一旦你从中提取出某种习惯或“习惯配方”你实施起来劲头就会特别大。这正如一位原本“回头率”极高的漂亮姑娘,又正在人生的那种关键时期,可这一阵身体突然发胖,以至使她往日的丰采和魅力大减。试想,在这样的时候,如果她得到了一组可以征服她肥胖的“习惯配方”那她行动起来的劲头一定是超乎寻常的。因为对于她而言,这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即必要性太大了。以上是这“四步魔法”的第一步──必要性分析。
第二步: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显然是指当我们仔细分析了培养这个习惯的必要性后,还要对其可行性作认真研究。
为什么?
因为有了必要性以后,能否可行还是个大问题。
比如非典后,人们都深感健康的重要,于是有母亲就下决心,一定要带儿子养成天天清晨五点起来跑步的习惯。
你可分析一下,这习惯的可行性究竟如何?
这显然有问题。因为你这样做,一天是可以的,一个星期也可以;但一个月呢?一年呢?长此以往呢?显然就不可行了。
再比如有同学认为外语对自己实在是太重要了,于是心一横,发誓要养成每天记100个单词的习惯,这样,一天一百个,十天一千个,一百天一万个,这多带劲啊!
但这样做能长久吗?显然有问题。
为什么?
因为单词是要不断复习才能真正记住的。因此开始几天你也许还可以,但越到后来,这种复习量就会越大,以至大到最后你根本就无法应对。到那时,这习惯就只能中途夭折了。
再比如我们以前提到开复老师为增进人际关系,每星期请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吃饭的习惯。于是有同学听了也兴致勃勃准备养成这一习惯。但你有没有想到,你的状况与开复老师是完全不一样的。单就经济而言,人家每月是多少收入,而你又有多少呢?
再比如宠物随地大小便是京城一个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于是报上登出文章,说有人发明了一种宠物公厕,只要让宠物养成到这些公厕方便的习惯,这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但你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对其可行性进行质疑:让人养成往指定器具吐痰、扔垃圾的习惯尚且难而又难,那让宠物要养成这种习惯,岂不比登天还难
朋友,以上就是我所谈的“可行性研究”也就是必要性有了以后,还要对其可行性作极认真的分析。因为很显然,假如这习惯既必要、又可行,那我们实施起来就会节节胜利,劲头会越来越大,情绪也会越来越高涨;相反,如果虽有必要,却不可行,那总有一天,问题会暴露出来,使你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放弃;而到那时,你在失败之余,自信心岂不也会大受挫伤?
因此对于可行性研究这一步,望你一定要走,可千万别省略了。
第三步:策略性探讨
培养习惯“四步法魔”必经的第三步,便是策略性探讨。
所谓“策略性探讨”是指当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充分以后,真正实施起来,我们还必须讲究策略性。否则,这习惯照样难以养成。
对此容我举一实例,你就很容易理解。
在我一次课上,有位来自沃尔沃的年轻女主管向我提问:
“周老师,我家住16楼,我很想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上下楼不乘电梯,这样对我减肥、健身肯定很有好处。但为什么我试了几天,就不成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典型,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
试想,为了减肥、健身,天天爬16层高楼,那毕竟是一件极艰苦的事:开始她一定是咬着牙、喘着气、努着劲,才一步步艰难地把腿挪到那16层的;而随后几天,她一定会天天累得浑身酸痛,以至酸痛得她全身骨头架子都要像散了似的;而再以后,她心里每天一定都在激烈地斗争,以至终有一天,她感到实在无法坚持了,于是就只能中途放弃,并无可奈何地抚慰自己道:“胖一点就胖一点嘛,这算什么,还丰满呢?你看人家香港肥姐,活得多潇洒、多滋润啊!”
朋友,这也许就是这位女士败下阵来的真实过程,也一定是我们许多人曾败下阵来的真实过程。
那采用我所谓的“策略性”又应如何去做呢?
应该这样去做。
你想,你一下子要爬这16层高楼当然难度极大。那怎么办呢?你先别急,别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一口吞下个热汤圆。你慢慢来──开始几天,剩电梯到十三四层,爬二三层;爬二三层对你一定很轻松,没什么问题吧?好了,过些天再加一层;这加一层对你一定也没什么问题吧?好了,过些天再加一层朋友,你只要听我的话,不急不慢、循序渐进,一天天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加,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每天爬十六层楼还会感到轻松自如、兴致勃勃、精神抖擞、豪情满怀,仿佛珠穆朗玛峰也天天踩在你脚下似的
朋友,我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因为我许多现在你们看似不可思议的习惯,其实就是这样一点点养成的。
那我以上所举的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培养一种习惯,除了要研讨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还必须探讨它的策略性。
而经过我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我认为这策略性关键在两个字──“少”和“小”
所谓“少”就是从总体战略而言,每个阶段培养的习惯,要讲究一个“少”字,千万不能“多”;
所谓“小”就是从具体战术而言,每个习惯开始培养时,要讲究一个“小”字,千万不能“大”
因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因此让我来分别细说。
先说这“少”字。
我们培养习惯,为什么总体战略上,每个阶段要讲究一个“少”字呢?
这就要先从我们培养习惯的总体战略说起。
实际从我以前的大量论述中,你们一定能知道,我之所以如此强调“习惯”、如此重视“习惯”因为“习惯”决不是简单两个字、也决不是某项单一的素质,而是一条路,是一条您一辈子应坚持去走的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修炼之路。我们前面还提到,我们这里所谈的习惯,决不是一种狭义习惯,而是一种“广义习惯”
既然是一条一辈子要走的路、又是一种“广义习惯”那我们这一生要培养的习惯从小到大、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从学业到事业、从动作到思维、从思维到精神,是不是太多了、太多了?!
那如此多的习惯要去培养,我们如何应对呢?
显然每阶段要讲究一个“少”字。
不讲究一个“少”字,一大堆习惯都想培养和征服,到头来就会成狗熊掰棒子,一个也拿不到手。
而讲究了一个“少”字,就等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就等于用铁郎头,去砸一个小钉子,就很容易成功。
而一旦你成功了,兴趣有了,劲头大了,信心也足了,于是就会接二连三,势如破竹,开始了极好的良性循环;否则,岂不会产生可怕的恶性循环?
因此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每个阶段培养的习惯一定要“少”;尤其开头,一二个、二三个足矣。
以上我们讲的是“少”
下面再讲这“小”
这可是我的一个重大发现,其对成功培养一个习惯的作用,可以说妙不可言。我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以前面举的爬16楼的故事为例。
你看那学员为何十六层没爬几天就败下阵来了呢?问题显然在一个“大”字──你想,从来都是乘电梯的人,猛不丁天天要爬十六层高楼,这数字多“大”啊,简直大得吓人!
但如果我们把这“大”变成“小”把每天十六层变成这习惯起步时每天先只爬二三层,这问题岂不一下就迎刃而解了?
这实际是一种智慧,而且还是大智慧。因为老子道德经中就有这样一句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而实际细想起来,天下许多难事、许多大事,一件件不都是从易处、从细处着手的吗?而有了一个“小”字,不就一下子变得“易”了、变得“细”了吗?因此,通晓了这种智慧,我们在习惯上也一定要这样做。而从某种意义讲,习惯的培养和改变,其本质是要根本去改变一个人,这几乎是我们人生最难的事!试想,我们学习读书尚且要从一加一开始,从加、减、乘、除开始,那我们培养习惯,就更应顺序渐进,从一个“小”字开始!
我们说起步时要讲究一个“小”字,另一个缘由是,由于采用了这一策略,我们在习惯培养上最难过的两道坎,就给您一下子轻易迈过了。
第一道坎是“起步”坎。
我们还是以爬楼为例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